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被中國式聚會毀掉的家庭!

被中國式聚會毀掉的家庭!

文/清清茶

「姐妹們,楊某某醫生昨晚和朋友喝酒,今早發現死在XX賓館了。大過年的,要看好你們的男人啊!」

閨蜜群里,燕子的一條消息瞬時炸醒了睡眼朦朧的我。幾個閨蜜一邊為楊醫生的離去感傷,一邊又為自己的家人擔憂起來。

「我家老張也是,過年前十多天開始,到現在基本沒在家吃過一頓飯。一開始說是單位同事聚會,畢竟是單位組織的,領導也參加,我也就很自然的讓他去了。可接著幾天都在外吃飯,後來我才發現,他們單位里幾個平時接觸多的同事又建了一個小群,有兩個女同事還時不時的@他,問他打算約她們去哪裡耍。我簡直忍無可忍,你妹的,原來一直打著同事聚會的幌子,掩飾他們齷齪的『群交』生活!過完年,立馬民政局見。」

一些隨叫隨到的聚會,大多都以聯絡感情、放鬆心情為由。酒場、飯店、夜場、賭場……一條龍服務,360°無死角花式放鬆。

同學聚會、同事聚會、朋友聚會、親屬聚會……一年不分四季,一天不分白晝。

有人的地方就有聚會。

幾個女人傷春悲秋、義憤填膺的聊了大半天,最後得出結論:中國式聚會,正在摧毀一個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

摧毀身心健康的殺手

燕子說的楊醫生,我們都認識。

他出生在醫生世家,是我們當地縣醫院裡小有名氣的外科主任醫師,他的父母自己經營著一家私立醫院,妻子在市醫院的婦產科上班。

大年初一剛過,他的幾個朋友約他到鄉下小聚,說是難得一次過年不值班,就好好放鬆下犒勞犒勞自己。沒想,從KTV出來後便醉得有些不省人事,他的朋友託人將他送到預訂好的賓館裡,到第二天早上打電話沒人接,請服務員開門進入房間後,看到的便是趴在地上已經沒有生命體征的他。

我們去到他家時,警察已經傳訊了那幾個約他聚會的朋友,而他的家人則正在做著是否要做屍體解剖法醫鑒定的艱難抉擇。

他的父母由神采奕奕的醫者,變成了六神無主的垂垂老者。母親不言不語的看著遠方,任由鼻涕、眼淚流進嘴裡也不擦不避;父親則一夜間花白了頭髮,哭紅了雙眼;妻子由於傷心過度,直接哭暈了過去;2歲的孩子剛學會說話、走路,不明所以的跟我們說「我家死爸爸、我家死爸爸……」。

一夜之間,一個幸福的家庭,瞬時悲傷成河。從這一夜起,他的父母沒了兒子,他的妻子沒了丈夫,他的孩子沒了父親。

而約他聚會的幾個朋友,除了需要在經濟上做出賠償外,或許還面臨著法律的制裁、道德的審判、良心的譴責。然,相較逝者家庭而言,這一切都於事無補,這一切都太輕、太輕。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每年有114100人死於酒精中毒,佔總死亡率的1.3%;致殘2737000人,佔總致殘率的3.0%。

而在各種聚會上的喝酒出事率是最高的。勸酒、逼酒導致喝酒人當場死亡的;酒後駕駛致死、致傷的更是層出不窮;酒後打架鬥毆、搶劫強姦不計其數。

2014年6月30日,畢業於重慶某大學航空服務專業的楊玉婷(化名),在陪領導參加應酬時被逼酒致大醉後,被何某暴力性侵大出血後,於次日清晨5時死亡。

2017年1月15日,江蘇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的研究生史國平,死於酒精中毒。而喝酒的場子,是其導師組織的聚餐。

2017年6月19日,廣東某985大學的大一學生王耀棟,死於同學一起小聚的酒吧,死因同樣是酒精中毒。

2018年1月22日凌晨1時左右,雲南省某市小區道路上,發生了一起酒後飆車致車內5人當場死亡的嚴重交通事故,死者最小的剛滿18歲,最大的不過25歲。事故前剛從朋友處聚會結束。

無酒不聚會,少喝感情淺的中國式陋習,已經奪取了無數年輕的生命,已經毀壞了無數美滿的家庭。而有更多的受害者,則不得不讓自己的身體來承擔這些苦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陳明說:胡吃海塞,沒有節制,難免肥胖。肥胖不僅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會誘發腎癌等惡性疾病。

聚會時有多歡,聚會後就有多衰。年輕時的任性妄為,自會有年老時的疾病殃殃來買單。

破壞夫妻感情的「小三」

這個春節,吐槽她家老楊「群交」生活的閨蜜安安,似乎過得更加艱難。

安安老公大東,在體制內上班,原本朝九晚五的工作應該更有規律性,也更能兼顧家庭。奈何他是一個極度喜歡狂歡的人。哪怕孩子已經四歲多,依舊改變不了他的玩性。

用安安的話說就是,一年365天,聚會至少100天。今天是同學會、明天是哥兒們聚,後天是同事會。星期一,老同學出差到此來一聚;星期三,送別實習生妹妹歡送會;星期五,同事哥兒們放鬆唱K約……

逢會必赴,逢請必到,理由是:這麼重要的應酬推不掉啊,真推了,豈不沒朋友?

安安說,真令人心寒,我和孩子在他心中居然不如他的一個同事重要。孩子生病了,我一人照顧;我生病了,讓我父母照顧,他從來捨不得為我們推掉一次聚會。我真不知道和他在一起,我除了替他洗衣做飯、孝老帶小,我還得到過什麼?

更為過分的是,他將四個老人接來,說是和他們一起過年的,卻每天不見人影。直到昨晚,安安偶然發現,他和幾個經常一起玩的同事建了一個名為「哥哥妹妹么么噠」的微信群,群成員輪流請客,每晚不醉不歸。

安安執意要離婚,我們除了深深的理解外,也唯有祝福。

每一個肆無忌憚的聚會狂歡者身後,都有一個替他負重前行的人。正如安安所說:每天白天在一起上班的同事,到了晚上還要繼續膩歪,工作時在一起,吃飯時還在一起,我怎麼可能相信他們睡覺時不想在一起呢?

近年來,由聚會引發婚外情致使夫妻感情破裂、家庭破碎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說發達的通訊技術使出軌變得更為便捷,那麼各種聚會則為出軌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

頻繁的參加各種聚會,看似活躍了自己的社交圈,實則扼殺了夫妻間最親密的感情。

離間親子關係的兇手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聚會除了傷害自己的身體、配偶的心靈以外,父母和孩子同樣被深深的傷害著。

在參加心理諮詢師培訓時,老師講過一個由於母親出軌,致使孩子精神分裂的案例。

求助者小A,17歲,由於其母親在一次大學同學聚會中,出軌其初戀男友。在其父母離婚的同時,母親同學的妻子也找上門來了,並在網上曝光了她的母親。頓時,不僅她母親成了「過街老鼠」,連正在上高中的她也受人指指點點,眾叛親離。

此後幾天里,每逢見人,她都覺得別人在指著她罵「你媽是不知廉恥的小三、不要臉,你也不要臉,你是野孩子」等等。一個星期後,她不敢出門,不敢上班,不敢見人,成天把自己弄得蓬頭垢面的躲在房間里。

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就這樣被送進精神科了。她的人生道路,就這樣被改寫了,遺憾之餘,引人深思。

當你把時間、精力甚至金錢都投入到聚會上時,你的父母,每次望眼欲穿卻總不見你時,他們便逐步封鎖了依靠你的心;你的孩子,每次渴望你抱抱他、親親他未果時,他們一步步長大卻也一步步與你遠離。

莫待父母已故時,孩子變壞時,空悲切。悔之,晚矣。

放棄那些不必要的聚會,陪同愛人,帶上父母,領著孩子,一起跑跑步,一起做做飯,身體更健康,家庭更美滿,生活更幸福。

作者:清清茶,心理諮詢師,一個左手帶娃,右手碼字的80後兩娃媽。

喜歡閱讀,喜歡思考,喜歡聽不一樣的人生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卡娃微卡 的精彩文章:

你住的地方,決定了你的運氣!(深度好文)
每日一笑,完美詮釋什麼叫君子動口不動手,哈哈哈

TAG:卡娃微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