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這個春天開始,我要活成一棵家鄉的楠竹

從這個春天開始,我要活成一棵家鄉的楠竹

今天,是2018年2月19日,農曆戊戌年正月初四,節氣為「雨水」。

今天,武漢的天氣是小雨。小雨霏霏,與「雨水」的節氣非常吻合。

春雨至,萬物生。雨水一到,春回大地,田野一片生機,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開、八九雁來」時節。

這樣的日子,我忽然懷念起家鄉,懷念起家鄉漫山遍野、連片生長的楠竹林。

哦,對了,忘了告訴您:我的老家,就是「中國楠竹之鄉」湖北省咸寧市。

老家的親人,在電話里對我說:

這個春節,你沒有回老家過年;那麼,就再過個把月回來一趟吧!

我知道,再過個把月,老家的山上、竹林里,會有許許多多的春筍,從地底下鑽出尖尖的頭來。

是的,再過個把月,就可以上山去挖春筍了。

家鄉的楠竹與竹筍,是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神奇植物。

看得見摸得著的竹子,那只是楠竹的地面上身軀。

還有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是楠竹的竹鞭與竹根。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這樣的《詠竹》詩,吟詠的是竹子的地上部分。

其實,更值得吟詠、讚歎的,是竹子的地下部分。

我知道,楠竹的地下部分——竹鞭生長極為緩慢。

老農說,從竹根延伸出來的竹鞭,在最初的四年時間,僅僅只能長三厘米,平均一年生長不到一厘米。

然而,從第五年開始,竹鞭上的竹筍,會在春天的時候,從地底下冒出頭來,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只需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十五米高,長成一棵翠綠的新楠竹。

其實,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已經將竹根與竹鞭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方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四十五歲才明白:做人做事,當學老家的楠竹。

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

人生需要儲備。有多少人,沒能熬過那最初四年的三厘米?

什麼叫價值?

同是兩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

晾衣杠不服氣的問笛子:

我們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憑什麼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卻價值千金呢?

笛子回答說:

因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刀萬剮,精雕細做。

於是,晾衣杠沉默了。

四十五歲才明白:人生亦是如此,經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責任,肩負起使命,人生才會有價值。

看見別人輝煌的時候,不要嫉妒,因為別人付出的比你多。

有些人,用堅韌與執著,活成了一棵楠竹。

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說起錢鍾書的滿腹經綸,人們往往歸功於他的天分高,記憶力強。其實,錢鍾書學問博大精深,更多來自後天手不釋卷的苦功。

錢鍾書大學同窗許振德這樣描述:

在校時,以一周讀中文經典,一周閱歐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圖書館借書還書,必懷抱五六巨冊,且奔且馳。且閱畢一冊,必作札記……

代表他學術成就的《管錐編》,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進入清華後,目標是「橫掃清華圖書館」。

錢鍾書的治學心得是:「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人到中年,我忽有所悟:從這個春天開始,我要活成一棵家鄉的楠竹。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一心在一職,其職必舉」。

誰的成長也不能一蹴而就。哪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厚積薄發。

這就叫楠竹定律(竹子定律)!

-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我愛家鄉的青翠的楠竹。

在這個2018年春天,我定要專程回老家一趟,爬山,鑽竹林,挖竹筍。

在這個萬象更新的2018年,我還要活成一棵家鄉的楠竹,不驕不躁,堅韌頑強,沉默低調,厚積薄發。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分享給您的朋友。

敬請評論、讚賞。好文共讀,快樂加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在中年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心,該如何安放?
狗年說狗:這幾個知識點,你必須懂得

TAG:悟在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