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畫蔥畫蒜,用生活百態畫出了最平凡時光的深情
最難是平常
——
美學大師蔣勛曾說,他希望可以戒掉所有的「賣弄」,不用任何專業的術語來顯擺自己的知識,而是用最平常的話語,來講大家都能聽得懂的《紅樓夢》。
但往往平常才是最難的。正如蔣勛這般的大師才能把《紅樓夢》講得通俗易懂,場外賣茶葉蛋的老婆婆也能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高僧同樣也不會用華麗的詞藻或者晦澀的經文來突顯自己的高深。高僧,他只道平常話。而能以生活中每一個瑣碎的平常之物入畫也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
一雙布鞋,一根水管,一隻撥浪鼓,一個韭菜盒子......我想要用繪畫的方式把那些最平凡時光的深情分享給大家。——李知彌。
△ 只要有光,就會有方向
△ 生活的小風景
△ 以上皆為李知彌畫作
平凡的不是時光,而是對時光的呈現
——
我一直覺得別人對我的喜歡也是一種意外,有些朋友可能恰巧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光,會有一些同樣的感受或者觸動。——李知彌
知彌的畫看來有一種懶洋洋的愜意,我們彷彿能透過畫作看到他慢斯條理作畫的模樣。兒時的煤球爐子、簡單的一日三餐、蘿蔔與青菜以及許多的小器物,相對於人、動物的互動情感,靜物的情誼顯然更來之不易。
倘若不是對生活,對萬物有著最虔誠的熱愛與尊敬,怎能生出這樣的感動。他筆下的每一個細節都細膩而靈動,彷彿是一席又一席的獨白,向我們訴說平凡時光里的深情,生活簡單卻也溫情脈脈。
中國畫的枝葉紮根在我的骨髓
——
1979年,知彌出生於「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之稱的安徽靈璧。靈璧尤其以鍾馗畫出名,從小就浸泡在濃厚的書畫氛圍中,李知彌從11歲便開始學習中國畫。
2003年,他從中國美院畢業後選擇在學校里教書,但工作之餘的畫畫是他每天感到最開心而自由的時光。他自問,是否有足夠的深情,要用一生的時光去堅守如今的事業?於是,他便下定決心為真正熱愛的畫畫揮霍餘生。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小寒
在他認定的藝術道路上繼續執著探索,知彌沒有受到傳統國畫著色清雅的束縛。一花一蝶,一果一木,他的配色時淡雅時繽紛,大膽卻舒服。
自小,我的身邊有很多傳統書畫藝人,11歲入門學習中國畫,所以中國畫的枝枝葉葉是生根在骨頭裡的——李知彌。
△ 李知彌
於無聲處,知物言志
——
蔣勛說:「忙」 字拆分開來,就是心靈的死亡。生活需要享受柴米油鹽、閑庭漫步的溫度。知彌的畫彷彿是那個舒適的溫度,不冷不熱,剛好卻能喚起生活的滋味。
他的筆墨不多、尺幅也不大,方寸之間卻是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往往一朵花、一個碗、幾顆瓜菜、一小籃水果…便是一副畫作。這些常常被我們忽視的平凡之物,也都值得被虔誠對待和認真感受。
李知彌說:這是在修復我們與萬物的關係。這些小物件被繽紛的色彩與任性的水墨所點亮,閃耀著生活的喜悅。溫暖與真情也好,質樸或散漫也罷,這都為我們於生活中的選擇的姿態。謂之,知物言志。
把生活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
可在淺人面前,可在深人眼前,可在慧人心頭,是一份需憑內心去體味的生命味道——藝評人評價知彌的畫。
知彌的畫有平凡生活的驚喜,而我們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你的字與畫,你的作品,都向世人透露著你的內在。遵循自己的內心,把生活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今日互動話題·
你最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
配圖來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李知彌所有
有禮有節微雜誌編輯
暫不支持轉載,歡迎關注


※諸神歸位,敬一份香火以啟山林
※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TAG:有禮有節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