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筆墨當隨時代」

「筆墨當隨時代」

GIF

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

告(部分)

魏某人

TIPS 1

摘要

在不同藝術主張的藝術家將傳統與現代理念撞擊融合的大背景下,藝術呈現出普遍性與包容性,上至藝術大家,下至民間藝人或是業餘藝術愛好者,其靈活運用材料媒介、畫面重構、思維轉向情感等新創作形式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特色。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宗教教義對藝術嚴加約束,大量宗教題材的建築、雕刻、繪畫用以鞏固統治,而這種無藝術意味的物件僅是宗教觀念的附屬品。直至人本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宗教作品回歸到「本體」,藝術家超越一切經驗賦予作品中主體豐富的藝術性與靈性。現當代的藝術作品在經歷各流派的浪淘沙之後藝術的邊界被不斷拓寬,固有思維被不斷催化成新一輪思潮,更值得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先行者從審美創造中將現代創作技法與傳統繪畫原理結合起來,揭示了藝術創作的本質。

TIPS 2

「筆墨當隨時代」

收到考察的行程路線時發覺這是一次重新審視歷史的機會,拋掉沉浸在現代藝術的衝動,把浮躁隱匿於意識深處,去品亭台樓榭、了生活人文。於是給自己一個暗示,試著把自身與藝術作品融入年代情景,試著用自己的體驗把握審美價值,去反思藝術的本質與變革規律,去接受一次洗禮。

從長沙南站乘坐火車到達南昌,借用鄰座的相機從天昏拍到天黑,雖一直以來都偏信現象刺激身體感官帶來的快樂與享受,但經機器的特殊處理之後照片每一寸所到之處更富有情感,人與物的個性表述凝結在光影之間,高反差、粗粒子、模糊、晃動、失焦將躁動與不安的情緒封存於圖像中。

黑白往往能給欣賞者設定一種特殊的、靜謐的氛圍,擯棄人們對色彩的感性認知所帶來的感傷、惆悵、安慰的情緒,以理性認知捕捉細微的情感體驗,嘗試還原黑白背後的彩色世界,例如人們往往在黑夜更容易投入自我審視,白日一瞬在肅穆的黑夜無限放大,錯誤得以正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發生的巨大變化直接反映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以藝術的獨特視角真實反映記錄這些變化,深刻認識並觀察社會生活,直面人性,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和捕捉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典型瞬間,當瞬間帶給人們種種衝擊和思考時,攝影作品就不僅僅是一種社會表象的記錄,而是一種透過表象尋找和觸摸影像豐富深刻的內涵和真實價值,超越美學認知與個體經驗之上的更高的價值。

通常說藝術之間是相通的,縱有萬千姿態的表現形式其藝術本質簡單來說即反映社會生活與意識形態,滿足創作者內心的藝術需求。世間萬物將自己的靈氣賦予了創作者,創作者觀覽萬物並融入自己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達到形式與內在生命的高度統一,在藝術創作者掌握了「通變之道、化育之法、運用之術」的「至法」之後,去抓住藝術發展變化的規律,感受藝術最本初的純粹的體驗,萬物的本性圓融貫通到創作者的藝術作品之中,這才是藝術創作的最高法則。在中國筆墨畫的創作過程中,以清代畫家石濤為例,其著作《苦瓜和尚畫語錄》—氤氳章第七指出畫有六病:

雕鑿之病——筆墨過分修飾,琢磨失真,流於形式。

板腐之病——獃滯僵硬,缺乏生命力。

沉泥之病——一味仿古,陷於淤滯框架之中,無有新意。

牽連之病——因果不明,立相不清,摸不透事物生長規律以至弊亂叢生。

脫節之病——不圓不融、不聯不系,無過程、無交代、無轉折導致支離破碎不貫通之病。

無理之病——涵蓋一切法則、一切變化與運用,為病之根。

石濤概述畫之六病意在指出藝術的創作性本質「在於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的最高創作境界,去偽存真、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此番前去參觀八大山人紀念館,便直奔真跡館,一睹一代宗師之風采。八大山人善筆墨,運用象徵表寓意,將物像人格化,寄託自己的個性情感,他的山水畫滿目凄涼,絕無平和優雅的格調;花鳥禽獸則做「白眼向人」之狀,抒發憤世嫉俗之情。以大寫意手法對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突出畫面主體,寥寥數筆,形似神似,從而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這種無為而為、無法而法、物我合一、體用合一的境界,是情感與技巧的高度結合,使藝術創作進入到一個自由王國。

八大山人 《荷下雙鳧》 立軸 178×87cm

中國畫中的筆墨運用蘊含了古典哲學的精髓,其表現與意境的表達是不可分割的。陶瓷山水畫強調筆墨情趣,在描繪對象時不以真實為目的,不客觀的描摹對象,融入創作者的個性風格、獨特的刻畫技法去營造自然。

享有「瓷器之都」的景德鎮作為瓷器藝術的集大成者融入傳統性、時代性、民族性於一體,全方位的向當代文化展示,不論是老一輩的藝術大師還是新生代的現代大家,將我國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有機滲入到主觀情感,糅合客觀生活感受和主觀創作激情,結合自然之「境」與「我」之「意」,將藝術人格化。

在景德鎮現代陶瓷工藝的探索中,綜合材料的運用更具多元化。如金屬、鐵絲、玻璃、石膏及一切可用於陶瓷的新材質,讓行色和肌理與陶瓷運用相協調,發揮物質獨有的審美屬性。形狀上也打破傳統上的對稱規整的構造,出現扭曲、殘破、幾何稜角等抽象的表現形態,極具有現代審美意味的極簡主義裝飾,今人的實驗探索正不斷超越前人的經驗認知。

本篇截選了考察過程中最具有藝術創作意味的兩處進行了簡要論述,從攝影、書畫、陶藝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嘗試捕捉藝術創作共通的的本質,體驗創作者的內心情境,感受在歷史變革的催化下藝術最本初的力量。古有石濤稱「筆墨當隨時代」,於「理」而言,這是他對中國畫發展問題的精闢論點,於「事」而言,這是他為中國畫筆墨提出了創新的理念,所有的藝術作品應貼緊時代精神。其實,不僅中國畫需要隨時代發展,其他的藝術形式在不同時代也有著同樣的發展趨向,如90年代初期的新生代藝術」。我們都處在藝術的旋渦之中,作為藝術的闡述者就要熟悉藝術的語言,用藝術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立足根本,自強不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女人要想幸福必須這樣做
區塊鏈與醫療IT:演算法、隱私和數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