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岑、秋葉並不懂PPT,他們做的只是平面設計

許岑、秋葉並不懂PPT,他們做的只是平面設計

許岑、旁門左道、阿文、秋葉、曹進、錢嘉文……如果你關注過PPT設計,應該多多少少聽說過以上這幾個名字。

我也曾經購買過其中某些老師的教程和書籍,教你用PPT畫圖標,做有層次的排版,做炫酷的動畫等等。

也下載過不少老師們設計的模板,有年終彙報模板、簡歷模板、述職模板等等數不勝數。

在這些作品中,我看到老師們追求電影海報級PPT的設計態度。但大言不慚地說,這種PPT設計理念始終停留在平面設計領域,因為他們的方法論僅僅是在追求單一頁面的美觀性,並沒有理解PPT設計(本文主要指演講類PPT)的精髓。

對於平面物料而言,所有的信息都呈現在一頁內。設計師可以通過控制元素樣式、排版布局劃分信息層級結構,從而控制受眾的視線移動方向。

又因為所有信息都在一頁內,更利於形成前後內容和形式的對照,輔助受眾理解頁面元素之間的關聯性。

然而,與平面物料在一頁內傳遞所有信息不同,PPT在連續的幾頁甚至幾十頁內傳遞所有信息。

此時,信息層級結構不直觀、內容和形式的前後關聯性差等問題就凸顯了出來,增加了受眾的負擔。

一個優秀的PPT應該是能夠儘可能減輕受眾的負擔的。本文將從減負的三個角度切入,拆解一個優秀PPT的設計原則。

一、減輕視覺負擔

是否清晰易讀

對於平面物料而言,受眾的觀看距離可以調整,如果字或元素看不清,可以湊近一點看,因此平面物料上元素的尺寸大小和樣式細節度的選擇更多。

電梯框架廣告

地鐵站廣告

PPT就不同了,在會場內要照顧到最遠一排的觀眾,因此元素的尺寸大小不能太小,樣式也不能細節太多,否則都會看不清。

是否易於分辨

很多人沉迷於下載絢麗的PPT模板,但這只是美觀性上的追求,假設你PPT的信息層級、內容類型都讓人分辨不清,看得眼花繚亂,那還談什麼美觀不美觀呢?

為了防止受眾費大量眼力去分辨不同的元素,設計師更需要做的是針對不同的信息層級、內容類型定製不同的樣式。

按視覺權重劃分,信息的層級有高有低。設計師需要將高層級的元素樣式突出,將低層級的元素樣式弱化。

對於一個完整的PPT而言,可以分成多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每個部分下面又有好幾個小節(第1小節、第2小節…)。「部分」比「小節」的層級要高。

每個部分和小節的開頭,都有一個起始頁,俗稱分隔頁。「部分」的層級更高,因此「部分」的分隔頁樣式應該更突出一些,能夠更明確地提示受眾這是一個新的開頭。

對於單頁內的文本內容而言,也有標題和正文這樣的高低層級之分。標題的樣式應該要強於正文的樣式。

以營銷課件PPT為例,PPT內容按照內容類型可以劃分成理論、方法、貼心提示等等。

設計師可以將不同的內容類型設計成不同的形式便於受眾快速區分,比如將理論內容做成書本的樣式,將方法做成筆記本的樣式,將貼心提示做成小白板的樣式。

二、減輕理解負擔

元素之間被清晰分辨了,並不代表受眾就理解了。受眾怎麼就知道這個樣式代表「高層級」的呢?怎麼就知道這個樣式是代表「理論」呢?

能否成功被理解?

一個元素能夠被受眾理解,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需要符合受眾的習慣和生活經驗。

舉個例子。前文說的「理論」、「方法」、「貼心提示」的樣式設計並不是毫無依據,而是參照了生活的經驗——「理論」是由書中得來,「方法」是總結在筆記本上的,「貼心提示」是寫在小白板上的。

再舉個例子。我們知道PPT上的內容經常會增減、切換。對於受眾來說,在屏幕上任何突然的變化在感知上都是很突兀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環境不會突然切換,物體也不會突然消失或出現。

不過也正因為是電子屏幕,PPT的切換有機會通過動效輔助理解。消失和出現可以用淡出和淡入,更符合生活經驗。元素的任何大小形狀顏色位置變化可以漸變移動(keynote的神奇移動功能)過渡。

GIF

GIF

Ps:關於PPT動效設計的原則和方法,我日後會單獨寫一篇文章介紹,此處就不展開了。

再舉個例子。有些人喜歡在PPT中大量使用投影,認為這樣的設計風格更精美,但是毫無疑問這樣會增加理解負擔。

生活中,我們看一個物體覆蓋另一個物體,它的下方才會有投影。同理,在PPT當中,只有出現了能夠覆蓋其他元素的元素(比如懸浮標籤)時,才適合利用投影樣式,隱喻上層元素與下層元素的位置關係。

再舉個例子。很多人喜歡把內容居中放置在PPT中心,隨後會出現新的內容,原內容再往上拱。這樣能保證畫面始終很平衡。嗯,美觀性滿分。

但回想一下,平日里你在瀏覽網頁時,如果看到一塊空白,你很自然會覺得下方還有內容出現,這是一個很直覺的暗示。如果一開始就居中放在中心,沒有預留空白,雖然畫面始終很平衡,但也失去了提示下方會出現更多內容的視覺線索。

最後舉個例子。「有序項目列表」和「無序項目列表」在日常行文規範中代表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有序項目列表代表的是前後遞進關係,項目要麼是按照重要性順序從前到後遞增或遞減,要麼是按照時間順序需要按步驟一步一步執行的。

而無序項目符號代表的則是並列關係,項目的前後內容相關且重要性相當。

有項目符號和無項目符號代表的含義也不同。

加了項目符號,無論是有序項目符號還是無序項目符號,受眾都知道每一行都是獨立的。沒了項目符號的列表,會讓人覺得上下是完整的一句話,受眾會想要完整讀下來,再去理解整句話的意思。

在PPT設計時切勿混淆,雖然設計時自己省力了,但實際上是把理解成本甩給受眾了。

是否理解無歧義

把認知過程拆解後,你才能發現原來受眾看一個PPT這麼辛苦。理解之後啊,還得保證理解的結果是準確無歧義的才行。那該如何做呢?

保證相同信息層級/內容類型的元素的前後樣式一致且唯一,反之則會導致受眾理解困難。

舉個例子。第1頁寫了某個內容類型,用的是桃心的樣式,而第4頁出現同一個內容類型的內容時,用了五角星的樣式。受眾就會好奇:「這第四頁這個內容有什麼特殊之處嗎,莫非是新的類型?」

再舉個例子。PPT中如果我們用彩色文字用來標明當前正在演講的位置之後,就不能用彩色文字來劃分信息層級了。

前一頁PPT中,彩色是用來標明當前位置的,該標記會隨著演講者演講的順序移動。

而後一頁中,彩色的樣式被錯誤地用在了標題上。

受眾好不容易在上一頁中學習到了「彩色用來標明位置」這個規則,原本以為後一頁的彩色樣式也是用來標明位置的(即剛剛演講者正在講第一條內容),並等待它跳到第二條內容,結果發現它僅僅是一條標題而已。

最後舉個常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由於圖片傳遞信息的效率比文字更高,更有代入感,因此在PPT中圖片的運用很普遍。

圖片類型有很多樣,當然也要注意圖片樣式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如果是案例引用類,那就用引用圖片的樣式(比如加白色描邊),如果是渲染氣氛類,就渲染氣氛的樣式(比如全屏鋪滿)。兩個樣式不要交叉使用了。

三、減輕記憶負擔

能否記得樣式的含義

前文一直在強調,樣式要易於分辨,易於理解。但假設樣式沒法記住,也是白搭。怎樣的樣式才好記呢?

首先樣式設計應該要符合規律。以信息層級的樣式舉例,假設通過粗細和明暗度變化來表現不同的信息層級。那麼所有層級就應該遵循相同的規律——越粗的、越鮮艷的信息層級越高,越細的、越黯淡的信息層級越低。

其次樣式不能有太多。但假設樣式定義過多,超過了記憶負荷,那就前功盡棄了。

能否記得上下文的關聯

上下文的關聯在平面物料上很容易被發現,但是在PPT當中就捉襟見肘了,畢竟頁面一直在切換。很多設計師還喜歡把邏輯上屬於一頁的內容硬是拆成好幾頁來講。

好在你可以藉助視覺線索輔助記憶。

Chrome瀏覽器和Safari瀏覽器,都通過縮略圖的方式,展示用戶經常訪問的網站。通過這種方式提供了更多視覺線索,相比直接提示網站名稱,減輕了記憶負擔。

同樣,對於PPT你也可以使用這種用識別而非回想的方式。假設你在第10頁需要引用第5頁的內容,就可以將第5頁PPT的縮略圖貼出來,而不是告訴大家說「第5頁中曾寫道XXX」。

再舉個例子。前文說過動效是PPT的一個有力武器,設計師可以通過動效來解釋發生了什麼,幫助理解。這個過程也同時可以強化前後頁面的關聯性,幫助記憶。

GIF

能否記得講到哪裡了

在會場中,受眾時而玩手機時而交頭接耳,一般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更是「不如金魚」。

有的時候不聽你演講不是因為內容他不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回了條老闆的微信轉過頭來,就不記得你講到哪裡了。為了照顧受眾的「健忘症」,請使用標記。

對於一個完整的PPT而言,分隔頁起到了統領篇章的作用,告知受眾哪裡是本節的開頭,哪裡是結尾。

但這遠遠不夠,受眾中途走個神或開個小差,就會忘了分隔頁說了啥了。此時,設計師可以使用角標標記,在不起眼的地方提示一下用戶當前章節的名稱,也不會太佔地方。

必要時,也可以結合側邊或頂部導航菜單的形式提示受眾所在位置。

有時候為了照顧前後的關聯性,需要將大量內容擠在同一頁當中,如果一股腦將內容全部呈現,受眾會本能地先去閱讀PPT上的內容,而不會去聽演講者演講,更不清楚演講者正在講哪裡。

比較好的方式是用強樣式標記出當前正在講的內容,或逐條呈現PPT的內容,兩種方式都可以保持視覺焦點的唯一性。

GIF

結語

並不是說平面設計就不好就很low,或者說PPT設計就高大洋。只是由於媒體特性存在差異,PPT的設計者也應該調整設計的思路。

一個優秀的演講,僅僅靠故事性的內容編排和演講者個人魅力是不足夠的,你還需要一個易看易懂易記的PP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數學的設計師 的精彩文章:

看電影覺得燒腦並不是你的錯

TAG:懂數學的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