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年四季中為何「春」為首?

一年四季中為何「春」為首?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釋「春」

?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中的「春」字

清代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春牛圖》。

清代山東高密年畫《春夏秋冬》之「春」圖

「春節」顧名思義是「春天的節日」。古人認為「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河安南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現了「春」字的十餘種寫法。其實,在中國古代,「春節」這一稱謂原本是在「立春」節氣過的「歲節」,而非指現在正月初一過的「年節」。民國初年,作為「歲節」的春節被改到正月初一,成為「年節」即現在的春節;原本是「年節」的「元旦」被挪到了陽曆1月1日。宋代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即現在的春節……

春字最早為什麼寫成「萅」?

《說文解字》中:「萅,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

春、夏、秋、冬,從四季用字類型上看,「春」與「秋」是一組,常稱「春秋」;「冬」與「夏」則是另一組,多說「冬夏」,兩組雖均表示季節,但取義的角度完全不同:春、秋取自然物候來定義,強調長成;冬、夏則從自然氣候層面表述,反映冷熱——生長的「春」和成熟的「秋」與酷熱的「夏」和寒冷的「冬」,構成了一整年的全部光景。

春季草木萌生,繁花似錦,是名副其實的「花」季;與冬季相比,春季氣溫回升,陽光明媚,溫暖宜人,但古人為什麼不稱「暖季」而非要稱為「春季」?

從漢字的形成來看,「春」與「秋」一樣,原本都是會意字。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發現多個「春」字,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春」條下便收錄了13個,雖然字形有所差異,但基本都由、、這三部分變化而來。即屮(chè),象徵小草; 即日,表示太陽; 是小草萌芽,即屯(zhūn),上面的「一」代表土地,下面的「屮」是小草,表示小草不畏困難破土萌芽。其意為:在溫暖的陽光下,種子萌芽,草木生長,生機盎然。這樣的光景只能春天才有,可以說還沒有哪一個字比「春」更適合用來表示這樣的季節。

從現代漢語的「春」字上為什麼看不出上述內涵?春季的最大特點是花花草草,欣欣向榮,應該是「艹」頭才合理。可不論是現代字典,還是清《康熙字典》,「春」字皆歸入「日」部。其實,在早期漢字中,「春」字均有「草」,如從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上發現的、、均釋為「春」字,皆有草木。之後的金文「春」字寫作或,也都是「艹」頭。篆字更進一步規範,大篆寫作,同樣突出「艹」頭。

與甲骨文比較起來,金文和大篆「春」字形趨向勻整,但結構作出了規範:上部是「艸」,中間是「屯」,下部是「日」, 「春」由此形成了標準的古「萅」 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將此字劃歸「艸」即「艹」部,並釋稱:「萅,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屯聲。」

「萅」既表義又表音,是一個很完美的字。「萅」為什麼又變成了「春」?與秦始皇嬴政有關。秦統一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進行標準化改革。在統一度量衡的同時,以秦字為標準,對六國用字進行規範,秦人用的「春」字與六國「春」字造型差異很大,從「日」從「」。在字體隸變過程中,最後「萅」被定型為「春」。考古發現證實,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甲)》中的春字便寫為與現代的「春」字造型相似。

「春」是何時成為一年之始的?

《漢書》:「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稱:「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意思是,春天,周王的正月。「元年」什麼意思呢?是魯隱公攝政的第一年;「春」是什麼意思?是一年的開始。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孔子修訂的魯國史書《春秋》即起於這一年。因其體例和褒貶隱晦寫法對中國史書編撰產生深刻影響,又有「春秋筆法」一說。之所以起名《春秋》,就是因為史官記事一般是從「春」記到「冬」。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叫《春夏秋冬》?西晉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作過考釋:「年有四時,不可遍舉四字以為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為所記之名也。」又稱:「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雖說杜預考釋的是書名,但反映的卻是古人對四季的理解。

把春當成「歲之始」,在先秦周代已形成,但《春秋公羊傳》所謂「王正月」並非指現在的正月,相當於現在陰曆十一月。這說明早期「歲之始」的「春」並不是以春季或立春為起始點,春乃「開歲」之意,與反映氣候變化概念的「春」並不一致。為什麼會這樣?《漢書·天文志》稱:「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君王規定的一年之首,而立春則是四季的開始。早期中國曆書中的「歲首」不同,是因為「王者歲首」:夏代「建寅」,歲首為元月(與現代同);商代「建丑」,歲首為陰曆十二月;周代「建子」,歲首為陰曆十一月;秦朝和西漢前期「建亥」,歲首為陰曆十月,稱為「陽春月」。也就是說,古時的歲首並不一定是現在的春季元月。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陰陽」宇宙觀有關,古人認為歲首與年尾是「陽生」與「陰生」的關係。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南回歸線)、陽氣始生的「冬至」和太陽運行至黃經90°(北回歸線)、陰氣始生「夏至」,都曾被古人當過歲首年尾,並選擇在此時「過年」。陽生即春生,故有「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等說法。

到漢武帝劉徹時,「代易歲變」現象被終結,「春天在哪裡」有了明確的說法。元封七年亦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劉徹頒行以夏曆為基礎的「太初年」,採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立春」為一年二十四節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從此成為春季到來的標誌性節氣,春季也成了真正概念上的「歲之始也」。

春夏秋冬為什麼「春」排第一?

《尚書大傳》:「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

春夏秋冬春為首,春季為農曆正月、二月、三月這三個月份。為何把春季作為四時之首?陰陽家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土」生萬物。古人又將春、夏、秋、冬與東、南、西、北相配,《史記·天官書》稱「東方木,主春」,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一日之始」;相應地,「春」與「東」相配後,生機勃勃的春季,自然就成了「一年之始」和「四時之首」。

關於「東方」與「春」的哲學關係,舊本題漢伏勝撰《尚書大傳》稱:「東方者何也?物之動也。物之動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故謂東方春也。」而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稱為「立春」,也在「物之動也」的說法里。所謂「立」,建立的意思,引申為開始;「春」呢,《尚書大傳》稱:「春,蠢也,物蠢生,乃動運。」所謂「立春」就是到了生物蠢蠢欲動的時候。

秦漢人崇東方,當時的宮殿和在考古中發現的這一時期墓葬幾乎全部「面東」,故對四季中的「春」也推崇萬分:「春者,天地開闢之端」,民間更有「春朝(立春)大於歲朝(正月初一)」之說。因為對「春」格外重視,古人視立春為「歲始」,過「歲節」往往比過「年節」的聲勢還大 。從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為一歲的大典,民間有「立春大過年」的諺語。古人對何時立春、陰曆年有無立春都特別在意,立春節氣還有「迎春禮」、「祀春神」、「進春山」、「鞭春牛」、「咬春餅」、「戴春花」、「占春兆」等一系列全民性活動。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周期編訂的陽曆來制定的,立春一般在2月4日前後,而在陰曆以月球繞地球周期為基礎,與陽曆有約11天差距。為此,古人通過增加月份,即「閏月」來調整,以便陰曆與陽曆在寒暑變化上保持基本一致和協調。但這樣的後果就是有的陰曆年份沒有立春,而有的年份則有兩個立春。

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俗稱「無春」年。春是生機,無春則無生機。在民俗文化中,「春」還有男女繁衍生育的寓意,因此古時還有「無春年不宜結婚」的迷信說法。具體到2018戊戌狗年,立春在2017年丁酉雞年臘月十九(陽曆2018年2月4日),也就是說2018年陰曆歲首無春,但因為2018年歲尾有春——即在臘月三十(除夕,陰曆2019年2月4日)剛巧有一個立春,「咬」到2019己亥豬年的立春,所以並不是「無春」年。

本版聲明

本專欄文章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供本報專稿,摘轉請務必與作者本人聯繫。

原標題:一年四季中為何「春」為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報網 的精彩文章:

京平:請人民群眾來閱卷
65歲文保監督員收集街巷珍聞 聽老街坊說往事

TAG:京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