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新年俗報告解碼春節消費趨勢:掃地機器人走俏
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反映年俗變遷和春節消費習慣的變化,以及生活品質提升、消費升級的新趨勢。
這是阿里巴巴經濟體首度合一的全維度春節消費大數據報告,數據來源包括淘寶、天貓、支付寶、口碑、盒馬、菜鳥、淘票票、飛豬、大麥網、閑魚、高德等10多家平台。
新年貨:無人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新三樣」走俏
買年貨是過年標配,隨著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規模化商用,土特產、保健品、衣服鞋帽等年貨「老三樣」正在被無人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新三樣」取代。
來自天貓的年貨數據顯示:新年增烹飪機器人長了145%,擦窗機器人增長169%,洗碗機增長188%,蒸汽拖把增長320%。看似高高在上的人工智慧,如今正在像水電煤一樣,變成中國城鄉消費升級的普遍方式。
有意思的是,「城會買」的城市居民並不是智能家居消費的唯一主力,「村會玩「更是體現出村鎮消費如今不輸大城市。
來自農村淘寶的年貨節數據顯示:全國農村個性消費最全的省份在河南。在河南農民的購物車裡,不僅有流行的智能機器人、智能音箱、無人機等等「城裡人玩具」,還有個性化的刀削麵機器人、智能床、智能馬桶等偏門科技產品。
其次,最愛「飛」的是雲南農民,他們在全國村淘需求里最愛買無人機,竟然不是為了噴洒農藥,而是為了旅行拍照,因為他們購買的無人機90%是航拍無人機。
消費升級:進口生鮮增長近300%,車厘子增長超400%
「民以食為天」,吃,是中國人過年消費永恆不變的主題。口碑平台數據顯示,今年除夕,通過口碑和支付寶下單的年夜飯消費超過30萬頓。
據天貓春節「照常買」數據統計:進口生鮮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頓大龍蝦、紐西蘭長壽魚、加拿大北極參、越南黑虎蝦等都成年貨餐桌寵兒。此外,水果大軍里智利車厘子一枝獨秀,支付訂單同比增長400%以上。
互聯網吹響了深刻改造各行業的號角,消費零售領域也不例外,2017年被業界視為是新零售元年,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加持,進一步提升新零售的效率和體驗,降低支付、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成本,讓商品以便捷的方式送到消費者手中,提升了消費體驗。
菜鳥推出「春節不打烊」,數據顯示,今年春節諸多一線城市不再空城。沒有提前備好年貨的,春節期間也能隨用隨買,一天送到家。
「桌上有酒,越喝越有」,來自農村淘寶的數據顯示:春節前1個月,全國3萬個村莊通過農村淘寶購買五糧液的消費額超過1000萬,占整個白酒消費額近四分之一;張裕葡萄酒的消費額也超過300萬元,占整個葡萄酒消費額超五分之一,同比增長近20倍。到底哪個省份的人最能喝?豪爽的山東村裡人在白酒消費額上明顯高於全國其他省份,安徽和河南也排進了前三。
消費的全面升級,還體現在健康飲食觀上,這點村裡人同樣不輸城裡人。村淘春節數據顯示:即使地處大西北的青海,蔬果消費額同比去年也增長了8倍多;而盛產牛羊的內蒙古,今年在水產上的開銷增長了近5倍。
境外消費: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衝到了最前面
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也讓團圓的傳統價值觀回歸。老話說:「父母在,不遠遊」,現如今變成了「父母在,一起游」,年輕人更願意和爸媽一起出門買、出門玩兒上了。飛豬數據顯示,「最喜歡去海外過年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廣深杭,在境外過年平均花銷上,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衝到了最前面。
在新零售「網紅」盒馬鮮生,春節期間最喜歡到店消費的依次是北京人、杭州人、上海人和深圳人,到店消費的人數分別比平時增長了131.1%、129.2%、89.4%和40.7%,帶著爸媽點龍蝦吃牛排成為今年「盒區」青年的新時髦。
選擇在家過春節的,帶家人去看電影是春節消費的新選擇。淘票票數據顯示,僅大年初一,單場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數量超過85萬,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0%,其中浙江省用戶佔比最高。
年俗:趕廟會火爆,北京地壇廟會門票2秒「秒光」
貼福字、勤沐浴、燒頭香、趕廟會……農曆狗年,互聯網讓中國人的傳統年俗更濃了。來自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大年三十晚22:18,全球有2.51億網友通過手機集齊了五福。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剃年頭,臘月二十八洗福祿」。根據口碑平台的數據顯示:根據口碑平台的數據顯示:節前三天,全國洗浴中心的生意異常火爆,消費筆數較平日增長了30%。到了除夕和初一,消費筆數便迅速回落至平日的一半。理髮店的生意波動更為劇烈,消費筆數在節前呈增長的趨勢,過了年二十六(2月11日)就開始逐漸下滑。到了大年初一,交易筆數滑落至平時的1/10。
「年初一,燒頭香」,來自高德導航的駕車數據顯示開年前三天:衡陽的南嶽大廟、韶光的南華禪寺、鄭州少林寺、寶雞法門寺、三亞南山寺,成為開年祈福最熱門寺廟TOP5。
來自大麥網的數據顯示:趕廟會今年春節又在全國火爆,以北京廟會為例,廟會門票從2月8日-10日連續三天每晚8點開票,30萬張門票被一搶而空。其中,地壇廟會門票2秒「秒光」,刷新全國廟會門票搶票最快紀錄;而龍潭廟會、延慶冰雪文化廟會、大觀園紅樓廟會等老北京熟悉的廟會門票,也均在20秒內被「秒空」。
新趨勢:傳統年味回歸,老字號倍受歡迎,共享風正興起
老字號是中國人共同的記憶,更是全球華人難以忘卻的味道。
春節期間,在國內傳統的年味回歸成為常態,各地的老字號餐廳都倍受歡迎,很多老字號年夜飯都要提前半年以上預訂才可能有包間。在全球買全球賣成為常態的今天,和喜歡淘洋年貨的國內同胞相反,旅居海外的華人越來越熱衷在春節海淘中國老字號。天貓的數據顯示:老乾媽、永久、大白兔、張小泉、西泠印社、龍泉寶劍等,成為了華僑搜索熱度最高的年貨品牌。
來自閑魚的數據略顯暖萌,閑魚魚塘今年春節剛颳起寄養寵物的風潮,就有一萬多名「春節宅」幫街坊鄰居代養寵物,讓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鏟屎官」鄰居放心回家過年,互助共享風正興起。


※2017年區塊鏈和比特幣:華爾街入局、ICOs爆發增長、山寨幣興起、區塊鏈發展空間更大
※區塊鏈韭菜定律:鍘刀落下之前是沒有韭菜的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