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鬥蟋蟀必讀:論牙齒的作用

鬥蟋蟀必讀:論牙齒的作用

在我們對蟋蟀的認識中,對牙齒的認識應該是第一位的。然而,這個問題的複雜性遠遠超過我的想像,思考了幾十年還是有許多問題沒弄明白。

我曾經寫過《淺談蟋蟀的牙齒》,之後看有許多問題都沒有說清楚。

激發我深談蟋蟀牙齒的誘因,是北京蟲友會的好友發來的三段視頻。有人用剪刀、水果刀等銳器象打草一樣與蟋蟀格鬥,而那三隻蟋蟀一邊鳴叫一邊衝上去對著銳器連續不斷地撕咬。

更誇張得是,用剪刀「咬住」蟋蟀的牙齒,不斷地往前推和往後拉,該蟋蟀同樣邊叫邊咬,未見敗像。

這三段視頻令我震驚,它比我用草引誘蟋蟀撕咬一般硬體更能說明問題:它有力地證明了擦牙即勝並不是牙齒本身的硬度所決定的,更進一步說明了我的基本觀點「牙齒硬度不是取勝的決定因素」。

一、牙齒的構成

蟋蟀在日常生活中是用牙齒來咀嚼食物、驅趕敵人、挖洞築巢。這些功能決定了牙齒必須是全身最堅硬的部位。由於牙齒表面沒有化學、物理感受器(昆蟲學名詞),也就沒有了痛覺、味覺、嗅覺等感覺。

這就導致其結構比外殼的其他部位緊密而堅固,也是牙齒顏色與其他部位有差異的主要原因。

然而,這些差異並不能改變它的主體結構,因為蟋蟀的牙齒是整體外殼(外骨骼)的延伸,被「昆蟲學」命名為:上鄂。所以除去一些微量的輔料外,其結構成分的主要部分與外殼是一致的。

此外,經過實戰的反覆驗證:大多數蟋蟀的牙齒顏色與身體顏色越是接近,格鬥能力越是強大。這個結論被許多人拒絕,也就成了他們屢戰屢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起來也很簡單,構成蟋蟀牙齒及外骨骼的主要化學成分: 糖和蛋白質。

糖有很多種類,構成外殼中的糖主要就是幾丁質,在整體外殼中的含量可達到33%。必須強調地是,蟋蟀的外殼有軟表皮和硬表皮之分,而幾丁質則是構成蟋蟀軟表皮也就是肚腹、須、尾等部位的主要成分。

在牙齒、頭、項、腿等硬表皮中,幾丁質的含量要少很多,但也不能沒有。幾丁質在表皮中起到柔韌作用,如果牙齒中沒有幾丁質,就很容易發脆導致運動中被折斷。

蛋白質可以分解成數百種氨基酸,構成蟋蟀硬表皮的主要成分是酪氨酸,被《昆蟲學》命名為「骨質蛋白」,它才是導致硬表皮骨化堅固的關鍵所在。

因此,從理論上講酪氨酸含量越高表皮越硬。反之,幾丁質含量越高表皮越柔軟!

另外,酪氨酸的衍生物是黑色素,也就是說表皮顏色越是黑就代表著外殼越是堅固。那麼,是否顏色越黑格鬥能力越強?

二十多年前,我就此問題請教上海著名的蟋蟀大師火光漢前輩,他斬釘截鐵地說:「色蓋問題,深色面蟲超過淡色面蟲是絕對的,沒有還價」!隨後有力地揮了揮手。

這些化學原料必須通過糅合劑的作用,才能合成表皮。至於幾丁質和酪氨酸是如何被糅合成蟋蟀表皮的,由於論述的篇幅大得驚人,只好麻煩各位查閱郭郛先生1965年出版的《昆蟲的變態》28頁「表皮的幾丁質合成和骨化作用」章節,有很清楚的論述。

糅合劑有好幾種,其主要成分是單寧酸。從理論上講糅合劑的含量越高,表皮越厚。當然,幾丁質和酪氨酸的含量也要同步提高。

但在實踐中這些化學成分的劑量很難把握,因為糅合劑與糖、蛋白質的比例尚不清楚,隨意加減會導致嚴重後果。

從我所做的大量實驗中產生的初步認識是:表皮的堅固取決於內在分子結構的緊密,與厚度無關;過分提高表皮的厚度反而會增加蟋蟀體力消耗及妨礙運動的靈活性,降低蟋蟀的格鬥能力。

也有昆蟲學家將外骨骼稱為與人類指甲相似的「角朊」,這很有道理,指甲遇濕則軟遇干則硬的屬性與蟋蟀外殼幾乎一致。換句話,蟋蟀的牙齒與人類指甲類似。

我熟悉的部分玩蟲高手都懂這個道理,蟋蟀洗浴後一天內決不出斗。但也有人為了鑒別攔截「藥水蟲」而在臨斗前用一些中藥水浸泡蟋蟀,這是糟蹋!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知道,蟋蟀牙齒及身體各個部位的構成中是沒有鈣的,所以它是低等動物,歸屬於無脊椎骨動物。

二、牙齒大小的成因

蟋蟀的生長可分兩種類型,平時是緩慢生長,而蛻殼(變態)時呈爆發性生長。本文重點討論的是蛻變時的生長。

按照舉世公認的昆蟲學「戴氏定律」進行推論:在蟋蟀的九次蛻變中,每一次頭部的寬度平均增長1.4倍。這樣大幅度的擴張是什麼動力源造成的?

1.肌肉膨脹。靠心臟及輔博器所形成的液壓力量將充滿激素和能量的體液,按照基因的指令送到某個部位,導致該部位肌肉膨脹產生向周圍擴張的力量,撐大其體積。

然而,蟋蟀在蛻變時光靠體內肌肉的膨脹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頭部肌肉再怎麼膨脹也不可能將寬度擴張1.4倍。

2.空氣壓力。用嘴大量吸進空氣,由胸(項)部肌肉膨脹並按照基因的指令將空氣壓到某個部位,然後與該部位的膨脹肌肉一起發力將周圍撐大。

在這兩項動力源中空氣壓力是最重要的,它比肌肉膨脹產生的擴張力要大數倍,它流向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會明顯撐大。

這在最後一次羽化成蟲的蛻變過程中,以翅膀的擴張最為明顯。在薄如紙張的翅膀內不可能有肌肉膨脹,只能靠翅根部的肌肉力量將空氣灌入,使得翅膀象氣球一樣膨脹。此時,氣壓成為唯一的擴張動力源,氣壓越強翅膀被撐得越大。

同樣道理,氣壓和液壓大幅度流向空心的牙齒,與牙齒內的膨脹肌肉合力將牙齒撐大。

所以,蟋蟀各部位體積的不同是由羽化蛻變時的基因及體能決定的。由此,翅膀、牙齒、大腿、頭、項等部位的大小,對判斷野生蟋蟀的好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至少可以說明蟋蟀在最後一次蛻變時的體能狀況。

向內的壓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就是擴張力。參考人類「醫學」以及「動物學」,我將在蟋蟀身上出現的這種力量源命名為:內壓。

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蟋蟀,其內壓的流向是基因決定的。而基因則是根據環境對其生存的壓力決定內壓的流向及流量。

例如,在北方乾旱板結的土壤中,蟋蟀打洞築巢要費勁的多,也就使得牙齒獲得的內壓流量要比其他地區的蟋蟀大很多。

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是否可以人為地改變內壓流向?

我的《淺談蟋蟀的牙齒》發表後,很多蟲友向我索要撐大牙齒的飼料配方。因為無法預測體型巨變後對蟋蟀文化帶來的後果,所以我反對過分地改變蟋蟀體型。但同時也難以招架蟲友的執著,權衡下來還是介紹些基本原理吧。

改變內壓流向的方法源自「中醫藥學」,那可是比蟋蟀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根據中醫的原理,任何中藥都有升、降、沉、浮的屬性。

例如柴胡升、牛膝降、珍珠沉、葛根浮等等。現代醫學證明:有些中藥可以明顯地改變人體內血液的流向。如牛膝運用在人體上,可以明顯地將血液導向腿部,當然,在蟋蟀身上同樣如此。

如果你熟悉中藥的屬性,再加上能接受上述原理,通過不斷地實驗掌握劑量度,那就應該可以輕鬆自如地改變蟋蟀體型的某個部位。

但是,這樣做會產生一系列難以預料的後果。最根本的原因是你在撐大體型時,內部肌肉的體積並沒有同步增加。

在正常情況下,蟋蟀的體型是由其遺傳的基因以及吸收的營養來決定。除非你有能力改變它的基因,否則在基因限定的範圍內只要改變某一部位,其他部位就會發生一連串相似或者相反的變化。

例如在白蟲的生產中,你把牙齒撐大,蟋蟀的頭部也會跟著一起大,而翅膀卻會縮短,小腿細大腿扁等。這樣的結果就是身體各部位之間的比例嚴重失調。

蟋蟀發力時肌肉必須要有著力點,人為地撐大牙齒和頭部可導致其內壁面積增加,而肌肉體積卻沒有相應增加,那麼肌肉的著力點就會分散從而導致肌肉力量的減弱。

因此,在肌肉體積沒有同步增加的前提下,越是撐大某個部位的體積,其力量越是縮小。這也是白蟲的肌肉力量明顯小於野生蟋蟀的重要原因。

所以,還是讓蟋蟀自然生長,由基因決定肌肉與體型之間的比例為好。

可是,我周圍許多蟲友就是鑽進牛角尖,一腦門子的大牙可以「咬死對方」的幻想,不能自拔。沒辦法,只好提三條不夠完善的原理供生產白蟲的朋友參考。

1.選擇大牙的母本和父本。雄蟋蟀接受的遺傳70%來源於母本,因此選擇大牙三尾是關鍵。

2.增加肌肉組織的體量。只有靠發達肌肉撐大的牙齒才是真正有力的。

3.減弱氣壓,引導液壓(體液)流向頭部,促使頭部和牙齒的肌肉茁壯成長。當然,如果你撐大牙齒是為了觀賞或出售,那隻要增強氣壓並引向牙齒即可。

由此,我們可以產生一條極其重要的認識:氣壓撐大的牙齒大而無力;肌肉撐大的牙齒小而有力!可見,就是在幼蟲的生長階段,肌肉力量也是最關鍵的,更不用說參與格鬥的成蟲了。

三、牙齒的開和關

蟋蟀牙齒的根部是橫斷平行的,約三分之二開口,三分之一封閉。它不象人類的牙齒根部又長又尖深深地插入牙床,而是很淺地嵌入牙床。在離根部內側開口與封閉的交界處有個結締組織將牙齒與牙床連接。

也就是說,牙根的大部分與牙床是不連接的,這樣的結構可以使牙齒左右開關自如。

牙根開口處可以讓頭部肌肉延伸到牙齒的內部,這是牙齒閉合的力量源。當牙齒開足的時候,大部分蟋蟀的開牙都呈八字形,導致牙根內側是露出來的。

但也有少數蟋蟀的牙根內側不會露出來,究其原因:1.牙齒嵌入牙床相對較深;2.牙齒內的肌肉粗壯。

當蟋蟀在格鬥中咬住對方扭轉時,牙齒與牙床的連接點也就成為最先受到大力衝擊的著力點,這也是蟋蟀在格鬥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大約佔了敗因的90%。

而那些牙齒嵌入牙床相對較深的蟋蟀,就不容易受這種傷,因為它的牙床分擔了連接點受到的衝擊力。

所以,開牙不露牙根是選擇蟋蟀好壞非常重要的標準之一。

另外,在格鬥中除了雙勁夾,往往有一方蟋蟀搶先咬住對方單牙進行扭轉。此時,主動的一方是兩顆牙齒的連接點在分擔衝擊力;而被動的一方只有一顆牙齒的連接點承受衝擊力,這就形成了兩個連接點對一個連接點的較力,導致實戰中主動進攻的一方勝率明顯高於對方。

當然,如果被動的一方牙齒嵌入牙床較深就不太容易吃這個虧。

蟋蟀牙齒的展開主要來源於氣壓。胸部肌肉膨脹將嗉囊中的空氣壓入頭部並在頭部肌肉膨脹地幫助下進入牙齒內,使得牙齒向外展開。

此時,頭部延伸到牙齒內部的肌肉處於鬆弛和向外彎曲的狀態,當需要閉合時,這部分肌肉迅速膨脹可在瞬間伸直,使得牙齒產生閉合的力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咬合力」。

顯然,氣壓展開和液壓閉合是蟋蟀牙齒開關的力量源。

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牙齒內肌肉粗壯強大的話,就不允許其開得過大,並由此形成開牙角度的區別: 肌肉強壯的開牙呈「11」形態;肌肉弱小的開牙呈八字形態。

四、牙齒的力量

蟋蟀牙齒的力量可分別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就是上面講的牙齒閉合的咬合力;廣義就是全身的力量。

為什麼要把全身力量扯進來,因為蟋蟀格鬥是全身發力,而咬合力太微弱,只佔很小的比例。

為了把這個主題講清楚,不得不把蟋蟀主要的發力形態按照格鬥時的先後順序描述一下。

1.腹部收縮力。這一步程序非常重要,腹部收縮的意義在於頂住來自胸部的內壓,使其流向頭部和腿部。腹肌一旦頂不住內壓而被其灌入後腹部,輕則打出去幾節產生痛感,重則可將腹部打爆裂。

力量強大的蟋蟀在格鬥結束後,腹部依然保持收縮狀態。而大部分蟋蟀則呈鬆弛狀態,拖出去幾節,然後通過不斷地收縮、放鬆,使其復原。因此沒有腹部收縮力則全身無法發力。

2.腿部的支撐力,這是最容易理解的。大敵當前,蟋蟀六腿鋪開,身體重心下降,重心越低力量越是強大。

小腿支撐力的重要性決不亞於大腿;首先是為扭轉對方提供支撐,其次是防止自身側翻。所以,選擇蟋蟀好壞時應該充分認識小腿支撐力的重要意義。

3.翅膀鳴叫的力量。個別蟋蟀僅憑鳴叫聲就可以讓對方倉皇逃竄。這樣的高級別蟋蟀我一共見過三個,都是一旦起叫對方立即脫草。

4.雙須敲打的力量。僅憑兩根須敲打對方就使其別頭逃跑,這樣的蟋蟀我生平只見過一個。我家四個蟋蟀分別牽到它的面前,被其雙須敲打幾下扭頭就跑,令人嘆為觀止!

5.這時,才輪到牙齒閉合的力量發揮作用了。它的意義在於咬住對方,不讓其脫離,以便後續的扭力發揮作用。

靠咬合力取勝,只能發生在剛羽化成蟲的嫩牙上面,因為此時的牙齒嫩如紙。

除此之外,光憑咬合力是不可能取勝的。你想,牙齒內部的肌肉由彎曲到伸直的過程中能產生多少力量?

6.頸部的扭力,這才是取勝的關鍵力量。只有咬住對方大力扭轉才能使其負傷、疼痛、逃跑。僅咬住對方牙齒不扭轉,不能讓其受傷。就算牙齒堅如剪刀,只要不是大力扭轉,同樣不能傷到對方。

以上1、2、5、6步的程序缺一不可,扭力的發揮,必須要有腹部和腿部力量的支撐。由此可見,從廣義上講牙齒的力量其實就是全身力量的綜合體現。

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蟋蟀整體各部位力量的分配比。

格鬥時在腦的指揮下由胸部將內壓分配到各個部位,如同生長期的幼蟲一樣,哪個部位得到的內壓多力量就相對強大。這個力量分配的比例也是由基因決定的。

我們知道大將蟋蟀在格鬥中不會輕易動步,都是靠平夾分出勝負,其六條腿就是落敗也不會輕易脫離地面,被對方掀翻甚至舉起。這就是全身力量強大及均衡分配的結果。

在普通蟋蟀力量有限的範圍內,如果人為地將內壓導向頭部或者腿部,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兩種局面:

1.內壓導向頭部。格鬥中,牙齒閉合的時間超過張開的時間,但腿部乏力。這種現象在白蟲中非常普遍:咬住對方不肯鬆口,哪怕是咬住草紙、芡草甚至咬空,也要持續幾秒才肯鬆口。

由於腿部乏力抓不住地,格鬥中很容易翻滾騰躍,局面精彩紛呈,甚至給人以格鬥能力強大的錯覺。究其原因很簡單,白蟲的飼料中大都具有升浮的屬性。

2.內壓導向腿部。格鬥中,牙齒張開的時間超過閉合的時間,甚至始終不閉合,上海人稱「不落夾」,但腿部的支撐力相對較強。我曾經做過這方面的試驗,格鬥中非常被動,老是只用一側牙尖去頂對方,很少咬住對方扭轉。但腿部有力,可將對方頂到柵邊迫使其身體變形而敗退。

因此,在白蟲的培育及成蟲的飼養中,內壓的導向始終是個大問題,它涉及到全身力量的分配比例。

五、牙齒的硬度

這個問題太複雜也太重要了!因為,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牙齒硬度是取勝的決定因素」,且對此深信不疑達20多年。

那麼,如何判斷蟋蟀牙齒的硬度?標準是什麼?我們不可能用測定人體骨密度的技術手段去測試蟋蟀牙齒的硬度,怎麼辦?大多數人是根據格鬥中的局面用經驗來判斷。

按照約定俗成的判斷標準,「一口即勝」或者「擦牙即勝」就是牙齒硬度在格鬥中的最高表現。這種局面在早秋很容易看到,但到了中秋斗蟲的旺季,「一口即勝」的局面少於3%,晚秋更是罕見。

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觀察,這種局面在蟋蟀的幼蟲階段更容易看到!凡是培育白蟲的人都知道,那些小秧子一出世就好勇鬥狠,只要一遇他蟲不由分說上去就咬,結果幾乎都是「一口即勝」!

於是我們可以初步得出一個結論:蟋蟀的年齡越小,「一口即勝」的局面越多。遺憾的是,人人都知道年齡越小牙齒越柔軟。那麼,「一口即勝」作為判別牙齒硬度的標準靠譜嗎?

所以,我們必須搞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口即勝」的:

1.由於雙方的年紀太輕牙齒太嫩,輕輕一碰即產生痛感從而迅速撤退。這種現象在幼蟲及成蟲的早期階段很普遍,完全是由牙齒本身的硬度決定的。

2.格鬥雙方的年紀反差太大,導致牙齒的硬度相差太大。一隻剛羽化(蛻變)才幾天的成蟲與養了60天的白蟲相博,被對方一口將牙齒咬扁變形觸及內部肌肉導致疼痛,迅速別頭逃跑。

3.外骨骼的硬度反差太大。尤其是力量強大的蟋蟀,在格鬥中一口即可重創對方甚至自己的外骨骼,請參考《淺談蟋蟀的格鬥能力之外骨骼》。

這種現象除了一些部位如牙床、須尾、肚腹等處較為柔軟外,也與用力過猛有關。

少數蟋蟀在格鬥中,內壓向周圍急劇擴張,導致腹部肌肉頂不住,或外骨骼薄弱處箍不住而被重傷。

這種局面往往出現在中晚秋,主要原因就是外骨骼堅固程度和肌肉力量反差太大,與牙齒硬度關係很小。

4.還有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所重視的原因:神經系統的痛覺。這也是本文想重點討論的。

感到疼痛就別頭是蟋蟀最基本的行為方式之一,它不可能因主觀意志而死扛疼痛。巴普洛夫將這種行為方式命名為「條件反射」,也就是你給它疼痛的條件,它就產生逃跑的反射。

蟋蟀的幼蟲和剛羽化的成蟲,其感覺神經中的痛覺非常敏銳,格鬥中只要產生一點點痛感,就立即別頭,導致「一口即勝」的局面層出不窮。

必須說明得是:這些敗蟲中有相當部分並沒有受傷,這是因為其運動神經也同樣敏銳,一旦感覺不對即迅速撤出戰鬥,避免進一步被創傷。

隨著蟋蟀年齡的不斷增長,其感覺神經則不斷老化,在格鬥中的痛覺也越來越麻木,甚至失去痛覺,導致「百口不勝」的局面逐漸增多。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中晚秋的斗場中。

必須指出的是:人們的飼養方式很容易強化上述局面。許多人在飼養過程中用增加營養的方式,如黃豆、胡蘿蔔等,無意中大幅度提升感覺神經中痛覺的敏感度,導致格鬥中「一觸即潰」。

而少數懂得這個道理的人,用飼料抑制甚至麻痹感覺神經,導致格鬥中即使被咬得遍體鱗傷也不敗退。

至於極個別天生不怕疼痛的蟋蟀屬於個案,暫時不在本文的討論之例。

由此,我認為感覺神經系統中的痛覺高度敏感,是導致「一口即勝」局面的重要原因,也是纏鬥中落敗的主要原因,且發生的數量相當可觀。

5.舊傷複發,也就是上海人稱的「隔籠傷」。這個原因很容易理解,上一次格鬥中產生的創傷被觸及,導致舊傷複發,被對方「一口即勝」。而且,這種局面在斗場中並不少見。

如此看來,導致「一口即勝」局面確實有很多原因,不僅僅是牙齒本身的硬度。因此,用「一口即勝」的局面作為判斷牙齒硬度的依據是遠遠不夠的。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更好的方法能夠判別牙齒的硬度。那該怎麼辦?難道我們的思維就永遠鑽在這個牛角尖里嗎?

其實,討論到這個地步,再爭論牙齒的硬度和力度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對蟋蟀的認識一定要立足於對全身的綜合判斷。

我始終覺得蟋蟀內在的格鬥能力,取決於肌肉的力量、神經的平衡、外骨骼的堅固。

文章來源:蟋都微訊。作者:蒼青2012。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牙齒 的精彩文章:

4歲兒子有了2顆齲齒,說說我在兒童牙齒防護上犯的3個錯
全國女孩公認最討厭的零食,第一種看著都感覺牙齒在打顫!

TAG: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