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了乳癌,中藥到底怎麼用?

得了乳癌,中藥到底怎麼用?

常常有姐妹們會問,乳腺癌治療到底要不要吃中藥,什麼時候開始吃?從筆者的角度來看,乳腺癌治療是以西醫為主、中醫協同的過程。正規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使得乳腺癌女性獲得更高的生存率以及更好的生活質量。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在乳腺癌的不同治療階段,中西醫可以如何搭配來發揮更好的功效吧:

手術後

手術後,病人經常有乏力、氣血不足、食慾不佳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採取口服中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提升機體抗病能力,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

另外,還有些術後傷口不容易癒合的患者也可以輔以中藥,幫助癒合及補氣血。

化療時

化療時因大劑量化療藥水注入體內,一般不需另外補充中藥用於輔助治療。此時主要採用中醫扶正法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化療副反應。所以,化療期間的中藥可以偏重於益氣養陰、健脾醒胃、壯骨生髓、和胃降逆等。

放療時

大多數情況下,放療患者的反應都比較輕微,不需要處理,部分患者有噁心、乏力、食慾不佳、厭油膩感等類似妊娠的反應可以加中藥,以健脾止嘔、養陰生津、清熱潤肺化痰為主。

靶向治療時

有爭議說部分中藥的使用可能會影響到靶向治療的效果。既然使用了昂貴的靶向藥物,建議您在此期間徵詢醫生的意見後決定是否需服用中藥。

內分泌治療時

部分內分泌治療藥物可能導致肝功能的損傷、轉氨酶的升高,可用中藥來清肝、疏肝、保肝。如出現子宮內膜的增厚、出血,則配合中藥以清下焦濕熱為主。但如果副作用比較嚴重,仍需諮詢醫生,及時換藥。另外,雌激素水平快速降低,也可能導致的煩躁易怒、焮熱多汗、夜寐不安等癥狀,也可配合中藥進行調理。

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病人(ER、PR、Her2陰性)因後續欠缺西醫內分泌治療,可以在扶正祛邪原則下使用中藥攻補兼施,減少乳腺癌的複發轉移。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中藥試圖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淋巴水腫

針對手術後或康復期因使用不當導致的上肢浮腫患者,比較早期的浮腫可以通過治療達到完全痊癒的效果。但如果是晚期的重度浮腫,中醫保守治療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所以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發現以後儘早救治。

此外,關於中醫還有一些常見誤區需要注意:

01

吃藥總比不吃好

有些患者上癮一樣地服用中藥。其實,老祖宗講的是「是葯三分毒」。一般建議患者後續治療3年~5年,部分可延長至10年,多數患者並不需要一輩子服用中藥。

02

複製其他人的藥方

有些患者看到其他人的病理類型、免疫組化指標與自己的差不多,就複製了同樣的藥方服用。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中醫講的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主要是針對病人的不同身體狀況(寒涼冷熱、陰陽虛實)來開具相應的藥方。即便疾病一樣,但證不一樣,就可能「千人千方」。

03

長期不換方

有的名醫的號非常難掛,因此,有些病患拿到處方後連續服藥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不更換。但是,中醫講求天人合一,所以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治療階段,用的藥方應該有所調整,建議還是適時複診,及時跟蹤身體的變化。

04

追求名貴藥物或迷信於某一味藥物

有些患者不斷提醒醫生開點好葯,而評定標準就是藥材貴不貴。其實,選擇藥物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效,貴不貴並不重要。部分患者還迷信於某一味「抗癌中藥」,四季不停服用,這種方法也不對。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是辨證,需根據病人身體情況來選擇藥物。

總之,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對一些人有用的藥方不見得適用於另一些人,更不要盲目地追隨網路上流傳的各種帖子。還是要通過判斷每個人的體質決定,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醫生做吧:)

提高生命品質,讓乳癌成為祝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gelCare粉紅天使 的精彩文章:

TAG:AngelCare粉紅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