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日報:好日子咋養不出壯孩子?

人民日報:好日子咋養不出壯孩子?

近日,來自東北某市中學生運動會的數據引發輿論關注,女子800米紀錄40年未被打破,女子100米、男子110米欄紀錄也分別保持了38年和36年。無獨有偶,前不久的徵兵體檢中,湖北某市逾55%的年輕人身體不達標。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逾七成,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從總體上看,我國中小學生身高、體重等身體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忽視體育鍛煉導致的青少年體質下滑問題卻日益凸顯,「好日子養不出壯孩子」現象令人擔憂。仔細分析,不想鍛煉、不願鍛煉、不敢鍛煉是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的三大原因。

所謂不想,就是青少年的業餘愛好從「體力型」轉到了「腦力型」。倒退幾十年,踢毽子、推鋼圈、跳房子、捉迷藏是少年兒童的最愛,既鍛煉身體,還結交夥伴。現如今,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玩遊戲成為不少青少年的首選,遊戲變成「電子鴉片」,孩子們對體育鍛煉「不感冒」甚至敬而遠之就不難理解了。

所謂不願,就是現代生活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變成了「宅男」「宅女」。過去即便不想鍛煉,吃飯、上課、上廁所總得動一動吧?現在可好,購物有淘寶、吃飯有外賣、娛樂有網遊、手機能聽課、宿舍有衛生間,於是乎,「葛優躺」和「宅文化」成了時尚,對「深夜擼串喝大酒、學習娛樂不下床」習以為常。視力下降、體重超標、脂肪肝、血壓高……這些中老年疾病早早敲開了年輕人的「命門」。

所謂不敢,主要是對學校而言,體育鍛煉、組織春遊等戶外活動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一旦出現問題,家長不依不饒,上級主管部門追責問責,學校和老師「吃不了兜著走」,確實讓人害怕。因此,一些「精明」的學校乾脆連學生運動會都取消了,春遊更甭想,反正「無過便是功」。這樣一來,還能拿出更多時間上文化課,家長「放心」、學校「安心」,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於是,在鍛煉身體的問題上,「老年人在奮起,中年人在覺醒,青少年在沉睡」。可孩子們的身體就在這不想、不願、不敢中變差、變弱了。

健康是「1」,有了「1」,其他的「0」才有意義。能否健康生活,對個人來講,關乎生命質量和家人幸福,對國家和民族而言,則關乎未來發展和前途命運。當代青少年,正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身體扛不住,如何得了?

讓青少年喜歡體育、鍛煉身體,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一方面要為學校減壓,上級主管部門和家長對校方非失職瀆職造成的學生體育鍛煉傷害,應給予必要的寬容和理解;另一方面要為學校加壓,對主科「擠占」體育課,不按規定組織運動會,學生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學生身體狀況總體欠佳的學校,要嚴肅問責。此外,還需要讓體育鍛煉的標準硬起來、考核指標嚴起來,保證學校有足夠的運動場地和設施。同時,豐富體育鍛煉的內容和形式,讓有意義的事有意思,讓孩子們真正愛上運動。

營造青少年愛好體育鍛煉的濃厚氛圍也很重要。比如,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和健身活動,吸引青少年;依法管理網吧、遊戲軟體等,限制青少年;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引導青少年。這樣才能激發更多孩子積极參与體育鍛煉的興趣,讓青少年快樂起來,身體棒起來。

(轉自人民日報,頂尖運動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泳者 的精彩文章:

武陵冬泳協會舉行除夕、春節跨年游活動
自由泳中,95%的游泳者都會犯這些錯誤

TAG: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