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處普通階層,再不努力,如何「仍是少年」

身處普通階層,再不努力,如何「仍是少年」

老劉語錄:查了學生作業以後發現很亂,上了一個多小時的政治課,現在回想起來,就把想說的東西說給孩子們聽。一個老師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教的學生有一個明媚,光芒萬丈的未來。

剛才我查了大家的作業,做的不甚理想,大部分同學的知識點標註不詳細,也有幾個同學作業沒做完或空題太多,一問說看不懂,但據我了解,這些孩子大型考試也能寫出來。這就是在家學習和考試的差別所在。有些孩子的字兒寫的跟張飛喝醉了酒一樣,東倒西歪,一掃一大片,看來就是利用了昨天晚上和今早上的時間隨便糊弄的。還有的完不成的同學大不了脖子一橫,來吧,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

其實過年嘛,大家放鬆一下無可厚非,但這十天時間一個字不寫就有些懶過頭了。有些孩子開玩笑和我說如果晚上不熬夜,早上八點多起;如果熬夜,估計得睡到下午再起。這和豬玀有什麼區別?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你學習不是給老師學的,老師成績教的好也就是聽起來好聽,財政不會多發一毛錢獎勵;你學習也不是給家長學的,你以後混的卑微落魄,去到廠子里干三班倒,你爸媽能拖著年邁的身體去給你幹活,你於心何忍!你學習就是為了你自己的將來。在我們廣饒這個地方,說富裕,他比北上廣等城市差距何止千萬;說貧窮,我們又比西部老少邊窮好上太多,所以廣饒的孩子學習目標感模糊,學習鬥志普遍不高,這正是我們要警醒的。

還想著去年廣饒一中三校區的一個橫幅: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雖然有些打油詩的調侃,但是卻道出了一個真理:學霸在假期就沒有放鬆過。他們的學習計劃嚴絲合縫,刷的題估計比在學校還多。那支撐他們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從來沒有和你們說過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確實,在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每天的翻來覆去,填鴨式教學,那一點點知識的小火苗可能已經被澆滅了。但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興趣而學,更要為了自己的明天奮鬥。錦瑟流年,花開花落,歲月蹉跎匆匆過,如果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手機戀愛和遊戲,在最需要吃苦的時候你選擇混吃等死或虛與委蛇,那你是自己親手埋葬了自己可能的成功。你自吹年少輕狂,但卻韶華傾負。青春沒有多長時間,浪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前幾天我看過幾個中國階層固化的帖子。其實說實話,中國現在除了玻璃屋頂(glass ceiling)的特權階層,其餘階層還是有流動性的。原因之一是高考的存在。高考作為「單一標準下的選材制度」,仍然是我國「公平性」的最佳保證。我國的基礎教育大多是公立教育,兼具教育義務和選材,所以我國的三級考試選拔制度,總體上把「教育公平性」保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原因之二就是我國目前處於產業轉型期,在這種宏觀產業結構重新調配的大環境下,新行業層出不窮,而且大量的行業都處於積累階段,資本對於這些行業的侵襲還不是很嚴重,機會很多,門檻不高,如果你願意努力,是完全可以趕上這波產業轉型的新紅利潮的。看到這裡,同學們應該相信,自己通過刻苦勤奮,升入廣饒一中較好的班級,然後考個不錯的大學,將來還是大有可為的。前段時間楊宵月同學來我校做報告的時候也說過,現在在北大人大等高校,來自縣級中學的畢業生比例越來越小。廣饒一中作為全省前十名中僅存的縣級高中,這本身就是個奇蹟,雖然我們的師資力量和硬體設施與省實驗,青島二中,泰安一中,煙台二中,勝利一中等學校還有不少差距。但我們廣饒一中的崛起,靠的就是真抓實幹,敢打敢拼。在廣饒一中60華誕的時候,各地校友歡聚一堂。他們當中有全國政協秘書長;有海軍和空軍的將軍;有農業銀行總行的行長;有神州飛船的設計師;有海洋大學的校長;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有許許多多在國內外大學或研究所擔任教授或研究院的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通過自己在中學時代的努力,跨上了較高的平台。他們是你們的師哥師姐,也是你們學習的榜樣。只有努力,我們可以從廣饒一中走向世界各地。看到他們,你難道就不心動嗎?

話又說回來,中國的階層固化可能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個經濟體之前就會到來。弔橋已經升起,我們這代人剛好處在城堡大門剛剛關上的時代。將相無種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只是平民階層的幻想和安慰劑。精英階層的一項殺手鐧,在於他們會為子女預留許多人生止損線,他們的後代,人生是被設了下限的,差不到哪裡去。良好的家庭背景絕不僅僅在於豐富的物質,其實父母自身的視野對子女更為重要,所以良好的家庭背景意味著父母這些方面有很大可能會更好,這對身於這樣家庭中子女來說更是莫大的無形財富。譬如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讓人更早地起步。這種影響僅僅通過什麼少年宮補習班是得不到的。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好處會伴隨一生。到了事業開始的階段,良好的家庭更是年輕人前進道路上的指示燈。如果你沒有概念,請想一下我曾經給你們介紹的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階級是真實存在的,階級背後的資源不平等也毋庸置疑。精英階層的孩子從7歲開始的觀念和普通階層就有巨大的差距,往後的人生髮展也確實不出人意料。普通階層的孩子大多沒有上大學,工薪階層,結婚很早,人生很早就固定在了普通階層中,甚至他們的孩子也很少有上大學的,人生軌跡與他們並沒有太大不同;而精英階層,從小的道路非常清晰,一步一步,名校畢業,踏入律師之類的職業,孩子也是名校,就算年輕的時候彷徨過,優越的背景也使他們彷徨之後依然有機會重新回歸富裕的生活。普通人的孩子中只有Nick一人真正打破了壁壘,從偏遠地區只有一間屋子的小學一路上了牛津,後來去美國當了物理教授,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我也曾經給你們放過《超級演說家》當中北大女生劉媛媛的《寒門貴子》,她提到了自己是如果一路拼殺,從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考上北大研究生,進而一步步離夢想越來越近的。雖然網上好多人說她急於求成,深陷虛名,但那些富裕階層的人根本不會了解貧窮對一個人下限的無限拉低。一個女孩子,刻苦勤奮,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舞動出最絢麗的舞姿,這本身就是對成功的最好詮釋。不怕苦,苦一陣子;怕吃苦,苦一輩子。

有的同學經常拿身邊不學習的人做安慰劑。說實話,如果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孩子不刻苦的話,那將來還有活路嗎?像我常跟你們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人家本來在羅馬」。滴滴的總裁柳青,是聯想大佬柳傳志的女兒,可她從小的零花錢包括去美國讀書的費用都是自己打工賺的。她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隨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現在把滴滴搞得風生水起;國民老公王思聰,畢業於英國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對投資和娛樂界有獨到的看法,也掘到了好幾桶金;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在加州聖馬利諾中學讀高中,此後進入洛杉磯佩珀代因大學,在娃哈哈從基層做起,刻苦努力;蘇寧董事長張近東之子張康陽15歲就來到美國賓州精英高中莫西斯堡學院就讀,畢業後選擇進入赫赫有名的沃頓商學院,並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如今擔任蘇寧國際公司副總裁和AC米蘭足球俱樂部董事。澳門賭王的兒子何猷君考上麻省理工學院,並且用三年的時間,讀完了四年的課程,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的金融碩士。他最喜歡說的話是:「當你在睡夢中時,我一直在工作。當你在工作時,我已經付出了雙倍於你的努力。」如果這些你不熟悉,那《爸爸去哪兒了》你肯定看過,去年李湘和王岳倫八歲的女兒王詩齡在微博上曬出一個她用英文示範解數學題的視頻,王詩齡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解答18+9的方法,讓人刮目相看。你想想,你八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孩子們,永遠要記得:當你想要放棄時,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功成名就的他們尚且不敢停下腳步,你又有什麼資格一邊抱怨生活一邊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呢?想成功,那就立刻行動起來,從剩餘寒假的這些天做起,一天也不要浪費。

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這個年代,學歷是敲門磚。今年我看了交通銀行總部招聘管培生,要求的條件必須985院校和指定的幾所財經院校,不管再怎樣強調能力的問題,進入壁壘這麼高,沒學歷進去哪裡能發揮你的能力。舉個身邊的例子:2003年我高中畢業的時候,華泰華星招聘員工考試,高中以上即可參加;2007年我大學畢業的時候,華星這些公司已經最低學曆本科了;等到2011年以後,華星等企業只要相關專業的本科,還需要花幾萬塊打通關係。學歷確實一直在貶值,但有的孩子會說「反正上大學也找不到工作,那就不上了吧」。說實話,上大學是一個人知識和閱歷最好的增值期,一旦錯過,終生後悔。你不上大學,高中畢業的文憑還不如一張廢紙,你拿什麼和那些本科研究生PK呢?

有的家長和我反饋,說孩子做的計劃很好,也一直嚷嚷著要考火箭班實驗班,但終究幻想抵不過無情的現實,雷聲大,雨點小毛毛。家長一責問他,他還滿腹委屈,我學習了啊。你是拼勁全力了嗎?你學習不走心,只求馬馬虎虎,可是學習這種事情,是絕對的量變引起質變,到最後你除了『還可以』這三個字,什麼都沒有。像《無問西東》中梅校長說言「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真怕有一天,你會感慨:「我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負了所受的苦難」,沒有真正磨鍊出的實戰能力,你根本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人生若沒有一段想起來就熱淚盈眶的奮鬥史那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還有個家長這樣自豪地告訴我「我是某某科長或車間主任,有關係,將來給孩子謀個差事沒有問題」,但我想說的是,孩子不是風箏,線不能永遠攥在家長手裡。孩子既然有成為雄鷹的能力,為什麼不鼓勵他玩命搏一搏呢?將來,你是有點權力,但無非也就是讓孩子上個廠里做個辦公室,你能跑到外交部去說「我是某某企業主任,你讓我孩子當個外交官吧」?估計這只是痴人說夢而已吧!

一個人要在這樣一個趨向固化,競爭激勵的社會中有所成就,兩點必須做到:一是拼搏精神,永遠不認命。在自己的熟知領域精益求精,在自己不熟知的領域勤學好問。這些人才是國家的希望,思維的僵化最為可怕。李鴻章當年去英國,轉了一圈說:無甚可觀。一個帝國就已經垂垂老矣,無藥可救。對於學生來說,就是要刻苦學習,珍惜時間,提升弱科,不懂就問。

二是順勢而為,觀察大趨勢,借力發力,決不固步自封。我們看到當下的中國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互聯網大行其道,各種新思想新技術蓄勢待發,大區域規劃打破了大城市的虹吸壟斷,新一線城市蓬勃發展,向周邊釋放出越來越多的資源,你有沒有看到這裡邊的機遇?對於學生而言,看到中高考的趨勢,早作規劃打算。只要努力上的了名牌,將來的第一桶金會向你頻頻招手!

有的孩子經常說「老師,你總是把社會說的那麼殘酷,動不動就心靈雞湯。人生不應該像韓劇那樣,一切都是思密達催高的」。心靈雞湯是否有用,關鍵看你從裡邊汲取了多少營養,又付諸了多少行動,有沒有走出改變的第一步。至於社會殘酷,我要說的是:勇者在任何一個時代,看到的都是突破的希望。弱者在任何一個時代,看到的都是絕望的壁壘。老師這兩天看了個視頻:一個被父母溺愛的羚羊第一次見到老虎就義無反顧地衝上去用角對抗老虎鋒利的牙齒,結果是死的很慘。學校並不是世外桃源,我們要做的是認清現實,看清自己,再義無反顧地去努力,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等到你功成名就,你可以美美地感慨一句「尚未佩妥劍,轉眼便江湖。願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之靈快樂成長 的精彩文章:

80後的童年回憶
還珠二十載,我愛小燕子

TAG:風之靈快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