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蟠桃宮(東便門外

(7)蟠桃宮(東便門外

蟠桃宮,又名太平宮,位於東便門外。相傳始建於明代,後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宮內除供有王母娘娘、呂洞賓、財神外,還有八位女仙,她們掌管著女人的一生。蟠桃宮規模不大,香火卻旺。值得一提的是,三月三蟠桃宮廟會正值陽春,遊客可藉機踏青游春,屆時護城河要開閘蓄水,遊人可以乘船暢遊,廟會風光盡收眼底。《天咫偶聞》記載:「春波瀉綠,軟土鋪紅,百戲競陳。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搖颺春風,凡三里余。」好一幅《清明上河圖》的景象。

清末蟠桃宮廟會,遠處的是東便門轉角角樓

蟠桃宮前門的旗幟

抖空竹

廟會一角

燒香的人

拴娃娃

王母殿內

蟠桃宮廟會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相傳,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壽日,是開蟠桃會的日子。曾有這樣描述蟠桃宮廟會的盛況:「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匠地颺。」

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壽日,也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中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儘管位於東便門的蟠桃宮早已消失,但在很多老北京人記憶里,蟠桃宮廟會規模盛大。舊時北京求子「拴娃娃」者眾多,人們手腕纏紅繩,到蟠桃宮東配殿,獻上香資後拴住一個殿前擺放的泥娃娃帶回家,與子結緣,以求來年添子女。蟠桃宮廟會有特有的老北京風俗「拴娃娃」,這一風俗在北京已消失數十年了。「舊時人們期盼家庭和睦,人丁興旺,每逢廟會便有不少人專門趕往蟠桃宮拴娃娃。」民俗專家說。

蟠桃宮廟會的盛況延續了數百年,直到文革之前,廟會依然存在。後因修建東便門立交橋,蟠桃宮正位於主橋道被拆除,如今橋西南邊綠地中,有塊三米多高的石碑,就是蟠桃宮舊址。

【2010年蟠桃宮廟會的熱鬧景象】

2007年農曆三月初三,崇文區東花市社區第一屆社區文化節暨蟠桃宮廟會在崇文區明城牆遺址公園舉行。恢復了消失幾十年的蟠桃宮廟會。此後每年三月三、在古老的城牆腳下、伴著盛開的桃花都要舉辦文化節。

【北京「叫賣大王」在廟會上】

【舊京婚俗表演】

【蟠桃聖會:盛世重開踏青會,古廟曾號太平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人總有離開世界一刻
有喵有汪有愛人有朋友有故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