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輕佻之人,竟然當上了皇帝

輕佻之人,竟然當上了皇帝

宋徽宗名趙佶,生於公元1082年,是宋朝的第八代皇帝,他的書畫非常有名,留傳到現代的宋徽宗書畫,都已經成了無價之寶。他如果不當皇帝,應該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家。那麼,宋徽宗這樣一個很有藝術天分,卻不善於治理國家的人,是怎麼登上皇位的呢?

他能當上皇帝,完全取決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宋哲宗時期宰相章惇。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號大滌翁,漢族,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銀青光祿大夫章俞之子。章惇出身世族,博學善文,相貌俊美,性格高傲自負。

章惇是個做事很冒險的人。哲宗皇帝駕崩,章惇身為宰相,自然要率先提出人選。那麼,他推舉了誰來當皇帝?又為什麼說章惇幫了宋徽宗的大忙呢?

向太后問眾位大臣誰能繼統,章惇作為宰相,當然應該第一個發言。他張嘴就說:"母以子貴,如果繼統的話,應立先帝同母弟簡王。"也就是說,應該立跟先帝同一個媽生的第十三子簡王。他這句話一說完,太后的臉色馬上就變了。雖然隔著帘子章惇可能看不到,但是他也馬上明白這話說得太魯莽了。果然,太后隔簾就發問:"宰相你說的這叫什麼話,什麼叫同母弟啊,這六個皇子難道不都是哀家的兒子嗎?"這下宰相就傻了。

因為哲宗皇帝本身就是庶出,不是向太后親生,而是朱太妃所生。現在如果再立朱太妃所生的簡王,那朱太妃就有兩個兒子先後為帝。太后雖然是正位中宮,有這個位份,但是倘若朱太妃的兩個兒子都當皇帝了,那太后和朱太妃的關係就不好處了。因此,太后勃然變色,章惇的這個提議也就作廢了。

既然立簡王不行,章惇於是又提了一個人。他說:"按照長幼之序,當立九子申王。"因為皇子前十位里就剩老九了,所以應該立老九申王。他一說完,滿朝文武,包括太后都樂了。為什麼?因為申王有目疾,是個盲人。甭說中國歷史,就是世界歷史上,好像也沒有盲人做皇帝的。太后心想,你說立申王,他連奏章都看不了,你這不是成心的嗎?所以章惇一說,大家一樂就完了,根本就不再討論了。

再往下數,就該十一子端王了。章惇心中暗說,不好不好,實在不好!因為他知道,這個端王整天就是踢球、賞花、寫字、畫畫,跟名妓勾勾搭搭,這種人怎麼可以君天下?別看章惇是個奸臣,但是他確實有識君之才。果然,太后在帘子後面說:"那這樣一來,下邊就該端王了吧。"章惇一聽,腦子就亂了,也不顧君臣禮儀,大喊一聲:"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這一句,可就為他後面的凄慘人生埋下了伏筆。我們想一下,他敢說端王輕佻,那一旦端王當了皇帝,他能有好下場嗎?所以,章惇一代權奸,最後凄凄慘慘,被貶死在了外地。

太后聽了章惇的這句話很生氣,心想,你說立誰就立誰,我立的你就給否了,而且連君臣禮儀都不顧,這還得了?這個時候,同僚們也開始落井下石了。當時的樞密使曾布,覬覦宰相的位置已久,他想,先帝在位十年,章惇當了六年宰相,如果再讓章惇看中的人做了皇帝,那還有我當宰相的時候嗎?所以,曾布這個時候就跳出來指責章惇,說他"所發議論,令人驚駭,不知居心何在"。這樣的大帽子一扣,給了章惇一個承受不了的罪名。這時,太后發言:"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於諸王。"說這個孩子有福壽,而且非常孝順,不同於其他的皇子。最後太后拍板,說就立端王。隨即召端王入宮,在大行皇帝靈柩前繼位,這就是宋徽宗。

在皇兄早亡,又無子嗣,宰相失言,太后力挺,且群臣相嫉的因緣際會之下,在章惇一句"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大喝聲中,宋徽宗承繼大統,當上了皇帝,拉開了北宋王朝最後一場戲的帷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徽宗 的精彩文章:

難得一見,宋徽宗草書
亡國後,這位皇帝被俘,和敵國的女人生了19個孩子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