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用iPhone X拍了一張提車作業

我用iPhone X拍了一張提車作業

本文是駕仕派授權轉載文章,來自拍耍(微信號:pai-shua)。

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要往裡跳。

還記得上期轉載汽車大V JackieLXX的iPhone X測評文章的末尾我補充的一句話嗎:「未來幾期文章,我將充分利用現有的器材來發掘iPhone X的攝影極限……」說實話當天推送後我立馬就後悔了:為什麼我要在好端端一篇手機測評文章後面立這樣一個Flag?真是腦袋短路了。

好吧,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要往裡跳。如何利用現有的器材來發掘iPhone X的攝影極限?這是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

相機:尼康D810 鏡頭: 85mm 1.4G 光圈:f/10 ISO :64

曝光時間:1/125s 白平衡:日光

拍攝模式:手動 閃光燈:1/1

器材?單反系統我倒是有一堆玩意兒,不過現在討論的是手機,所以我的注意力只能轉移到閃光燈上。除了買iPhone X時一起購入的神牛A1手機閃光燈,我目前還有一支神牛TT685熱靴閃光燈以及一支神牛一代AD360外拍燈,這兩盞燈按照神牛的說法,是都能被神牛A1手機閃光燈通過2.4G無線系統實現同步。真如此這般,我想應該能夠搞事情了吧?

相機:尼康D810 鏡頭: 老蛙60mm F2.8 MACRO 2:1倍微距鏡頭

光圈:f/22 ISO :400 曝光時間:1/250s

白平衡:日光 拍攝模式:手動 閃光燈:1/1

鬼知道。

如何發掘iPhone X的攝影極限?乾脆找輛真車拍吧,一切都按照我平時的拍攝標準來。至於車從哪裡搞,向車廠借我怕太冒險,畢竟最終的效果我也不敢保證。不過現成的倒是有:今年初我才換了新車,一直說拍「大鵬展翅」,不過因為工(lan)作(ai)忙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付諸實踐,那乾脆借這個機會交一張作業吧。

相機:尼康D810 鏡頭: 老蛙60mm F2.8 MACRO 2:1倍微距鏡頭

光圈:f/22 ISO :400 曝光時間:1/250s

白平衡:日光 拍攝模式:手動 閃光燈:1/1

好了,現在器材有了,題材也有了,接下來該行動了。用手機同步閃光燈拍車能拍出個什麼名堂?說實話我是完全不抱任何希望的:就憑手機那可憐的CMOS能拍出個啥?手機鏡頭的解析度能高到哪兒去?沒有RAW我該如何向Photoshop交代?恆定光圈又該怎樣來平衡閃光燈和環境光?媽蛋一想到這些鬼問題,我果斷準備了一套難度驟減的備選拍攝方案以便拍車失敗時替換,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另寫一篇拍耍場記繼續裝逼。

備選方案:「快給朕圓潤地滾好嗎?」

還好我現在有一套還算完善的閃光系統,多年使用閃光燈的經驗告訴我,相機亦或是鏡頭的不足,完全可以通過布光彌補,希望它們能夠保佑我這次立Flag成功吧。

那麼先來說說我自購的這台神牛A1手機閃光燈吧。前面說到這個小玩意兒不僅自己能夠充當閃光燈(閃光指數就別指望了,在ISO100下只有弱弱的GN8.1),官方宣稱在全光輸出下可以拍700次,而且還能引閃神牛的其他閃光燈(同時兼容2.4G和433MHz)——這就很有意思了,在2.4G無線系統下只要頻道和組別設置得當,神牛A1手機閃光燈就能充當主控單元來通過手機控制熱靴閃光燈功率並實現同步。經過測試,我手裡的神牛TT685熱靴閃光燈和神牛一代AD360都能順利實現同步引閃。不過在手機上神牛一代AD360不支持功率調節,這裡我在神牛A1和AD360之間加入了一個神牛X1N引閃器作為 「中繼站」,實現了對AD360輸出功率的遙控調節。

手機閃光燈系統搭建示意圖

神牛系統倒是完美兼容了,但要在iPhone X上玩轉它們還必須有個前提——只能在神牛A1閃光燈的專用APP(目前僅有iOS版本)下實現,這意味著我需要放棄iPhone X自帶的 「人像」模式。當然作為彌補,這個專用APP能夠自定義ISO(ISO25-ISO1800)、可同步的快門速度(1/60-1/5)以及白平衡(6種模式),基本滿足了手機閃光燈攝影的需要。

不過這個專用APP的操作較為繁瑣,要想調節閃光燈功率必須退出相機進入閃光燈菜單。在閃光燈菜單下有一個「Test」按鈕,按下後可以讓我檢查是否每一盞燈都能被引閃——但也僅此而已,它並不能生成試拍預覽,也就是說在設置好閃光燈組別和功率後我還要退出進入相機菜單進行試拍,然後再進入相冊進行查看,周而復始。

另外在相機界面下,出現了顯示內容與手機信號格重合的情況,看來神牛需要把菜單界面與iPhone X進一步完善適配。

接下來有請本次拍攝的主角,我的座駕「藍胖子」,奇瑞捷豹路虎發現神行(它只是一輛車哈)。它擁有路虎引以為傲的智能全地形反饋系統和全地形進程式控制制系統,涉水深度600mm,論越野性能稱得上是同級車型中的佼佼者,我眼中不可或缺的戶外攝影「附件」。另外它的裝載能力也很強,這次出行拍攝我甚至沒有放下後排座椅,就把已經組裝好的160cm×35cm的柔光箱放了進去——好吧,我已經在提醒自己這是一篇拍耍場記,不能寫成了試(ruan)駕(wen)。

當我把柔光箱、閃光燈、燈架、手機支架、三腳架一股腦裝進車裡,去哪兒拍又成為了一個問題。不過至少我認為,要想發掘iPhone X的攝影極限,簡簡單單在光天化日下拍攝可不行,於是我把地點選擇在了光比大,以暗場為主的停車樓內進行,按照腦海中的設想,汽車就停在停車場中央,車背後是露台,最終處理出來的效果應該是車被閃光燈照亮,陽光從露台外照射進來形成逆光,這樣一來明暗冷暖對比就都有了,一幅「大片」的樣子——為了堅定自己手機拍照的決心,出門我甚至連相機都沒有帶。

我真是作得一手好死。因為妖艷兒的我在買車時精選的「盧瓦爾河藍」 車漆(我對相機發誓在陽光下它真的是個非常漂亮的顏色)在停車樓里秒變「煤炭黑」好不好!從iPhone X里看過去我當時就萌生了直接回家改拍備選題材的想法。

「哎,來都來了,還是捏幾張看看效果吧。」每次遇到不太理想的拍攝環境,我總是這樣對自己說。架好腳架我立刻發現iPhone X的廣角鏡頭讓我有些不太不適應:日常拍車為了不讓車身變形,我幾乎都在使用長焦鏡頭,現在面對廣角視野,需要我更小心地去對待。

藉助雲台上的水平儀,我將iPhone X固定在相對水平的位置,機位差不多與引擎蓋持平。注意,對於建築拍攝來說「相對水平」很重要,CMOS的平面(可以理解為手機屏幕)一定要盡量與建築主線條(比如畫面中停車場的立柱)平行,否則很容易產生鏡頭畸變,造成柱子歪倒變形的情況。

這就是沒帶相機的後果:連工作照都只有用手機拍

確定好機位,接下來該挪車了。在我看來廣角拍攝的照片要出彩,突出主體非常重要。如何突出主體?簡單來說就是把它盡量往鏡頭前靠,與背景拉開足夠的距離,進而讓照片看起來充滿所謂的「張力」。不過具體讓主體離鏡頭多近才合適需要視情況而定,比如這次拍攝我就沒有讓車過於靠近鏡頭,因為在廣角視野下,距離鏡頭越近的部位會變得越大越誇張(這也是廣角鏡頭可以拍出人像大長腿的原因),為了避免車頭顯得太大,於是通過iPhone X實時取景,我把它放在了距離iPhone X約3米,畫面偏左的位置。

構圖完畢,我首先在閃光燈白平衡下拍攝了一張只帶環境光的照片

ISO :25 曝光時間:1/60s 白平衡:閃光燈

嗯,看起來似乎還不錯,畫面中心到邊緣形成了由明到暗的漸變,逆光還尾燈的位置給車尾勾勒了一絲輪廓光。

接下來該閃光燈、柔光箱以及我的「人肉燈架」出場了。我把閃光燈開到1/4試拍了一張

ISO:25 曝光時間:1/60s 白平衡:閃光燈 閃光燈:1/4

加了燈的效果差強人意——等等,車頭下的地板色差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閃光燈白平衡下周圍環境受光後依然色溫偏暖甚至偏紅?

我哪兒有時間想那麼多,果斷把白平衡切換到自動,又拍了一張

ISO:25 曝光時間:1/60s 白平衡:自動 閃光燈:1/4

色溫的問題在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不過地板還是存在色差——在黑暗的環境,自動白平衡居然比閃光燈白平衡好用,這真讓我感到有些困惑,不過想到是手機攝影,也就忍了吧。

按照我的想法,我只打算把中網、輪眉、輪胎、ABCD柱依次用閃光燈照亮,然後導入PS通過堆棧用蒙版擦出需要的部分即可,拍攝條件實在有限而且車又是SUV,也只能這樣了。

不過不停地放大檢查再進入相機菜單拍攝太折磨人,且為了保險起見,我讓我的「人肉燈架」以半步為一個燈位環繞車頭拍了12張素材——想的是反正手機和閃光燈電量充足,反正按快門又不要錢,反正「開頭一張圖,後面全靠P」……

接下來按照同樣的方法,我將閃關燈功率調整為1/8,讓「人肉燈架」再次以半步為一個燈位環繞車身,依次給輪眉、輪胎、ABCD柱拍攝了共計24張照片——然後打完收工,從開始到結束,全程耗時33分鐘。

等等,該死的地面依然有詭異的色差,於是最後我用1/35的快門速度拍攝了一張空鏡以備不時之需,事實上在回家後我才發現這樣做是明智的,這張空鏡最後也成為了我背景合成的素材。

回到家便我急不可耐地將素材導入電腦,並逐一手動放大篩選,然後將有用的照片重新命名後導入PS進行合成。

經過合成後的車頭是這樣的

然後把車頭的照片隨車身一起導入PS開始合成

整車合成完畢後的草圖大概是這樣的

把合成時的「邊角料」裁掉,然後開始做最後的調整。

我當時調整的大致思路是:

為了讓照片看起來很「德味」,把陰影的部分往冷色壓,再把場景中明亮的部分往暖色提,使畫面形成冷暖明暗對比,可以讓車輛稍稍隨環境改變色溫。

地面稍微調高一些清晰度,突出質感。

停車樓外的環境既然已經死白沒有細節,那就果斷誇張一些,做一個5毛特效的炫光加強一下效果。

消防栓能P盡量P,可以讓畫面變得乾淨簡潔,至於那個紅色的消防箱修掉工作量太大,果斷放棄。

最終的效果

完成!

這便是以我目前的攝影功力可以發掘出的iPhone X的極限了,在此權當是拋磚引玉吧。這裡要特別感謝我的「人肉燈架」兼好基友托米,沒有1.78米身高的他,這張照片也無從談起。當然也還不得不提神牛A1閃光燈,儘管APP的操作界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過至少目前看來這個具有開創性的小玩意兒確實能讓手機拍照變得更有可玩性。

事實上現在夜拍我已經不再使用閃光燈轉而投奔了LED光棒的懷抱,LED光棒輕巧便捷,通過光繪的方式我就能夠得到比閃光燈更為均為的光照效果,而且車身的反光更為連貫均勻,至於這樣的拍攝方式是如何做到,我將在未來的拍耍場記中作出詳細的說明,請留意關注喲。

本文版權由駕仕派所有,侵權必究

轉載請聯繫授權

前沿資訊 原創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博:@駕仕派

駕仕派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台

企鵝媒體平台、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日均全網瀏覽量超過1,000,000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蘋果是否正確遏制iPhone手機 但有些事情仍然需要改變
微軟新專利可以縮小iPhone X的額頭「劉海」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