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987年的那個夜晚,我們目睹了一顆恆星的死亡

1987年的那個夜晚,我們目睹了一顆恆星的死亡

原標題:1987年的那個夜晚,我們目睹了一顆恆星的死亡


摘要:


1987年2月23日,SN1987A超新星爆發事件。

這是人類進入望遠鏡時代之後,發生距離最近的一次此類事件。



不同波段疊加的 SN 1987A圖像。基於ALMA數據的射電波段(紅色)展示的是中心附近的塵埃雲;基於哈勃望遠鏡數據的可見光波段(綠色)以及基於錢德拉塞卡X射線空間望遠鏡的X射線波段(藍色)則展示了不斷向外擴散中的衝擊波結構。


來源:NASA

1987年2月23日,一股爆發性的中微子快速穿過整個地球,在它們面前,地球幾乎完全就是透明的,暢通無阻,就像此時此刻正有數萬億的中微子粒子正在穿過你的身體,以及你正在看這篇文章的眼睛一樣。


然而,這一束中微子卻仍然被設在日本,美國和俄羅斯的靈敏探測器檢測到了。



SN1987A超新星爆發事件。這是人類進入望遠鏡時代之後,發生距離最近的一次此類事件。


來源:NASA

緊隨中微子信號之後數小時,在各個電磁波段,可見光,紅外線,X射線,各個波段的觀測信號幾乎同時襲來,天文台報告,在南部夜空中出現了一顆新的星星——一次超新星爆發發生了。


這些信號源自16萬年前一顆恆星的死亡,這是恆星死亡時發出的最後閃光。這些光子經過16萬年的長途跋涉,抵達地球,被我們所察覺。



人類持續監視1987年超新星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到隨時間推移,爆發產生的氣體塵埃環不斷膨脹擴散


來源:NASA

這次超新星爆發被編號為SN1987A,這是人類進入望遠鏡時代以來距離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發事件,機會難得。


由於這一超新星位於大麥哲倫星雲方向,因此天文學家們立即調用位於南半球的智利和澳大利亞境內的大型望遠鏡開展後續觀測。


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在北半球看不到。它們的名字是以最早看到它們並記錄下來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名字命名的。


位於智利境內的歐洲南方天文台上空的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SN1987A超新星爆發發生在大麥哲倫星雲邊緣。


來源:ESO


但「星雲」的說法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它們其實都是星系,只是規模比較小,結構不完善,屬於「矮星系」,就像太陽系中的行星和矮行星的關係。


大、小麥哲倫兩個矮行星都圍繞銀河系運行,屬於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就像月球圍繞地球運行一樣。


言歸正傳。自那以後,天文學家們對這一事件的觀測一直在持續,甚至直到今天仍在持續中。哈勃空間望遠鏡仍在持續監視著此次爆發產生的氣體環擴散,宛若宇宙珍珠串。



圖像中間位置,非常小的粉紅色環狀天體,就是SN1987A超新星爆發的痕迹。


在爆發瞬間,SN1987A釋放的能量超過1億顆太陽,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在地球上用肉眼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它,視星等達到3等,之後才慢慢暗淡下去,消失不見。


在超新星逐漸消失之後,天文學家們注意到原本在這一位置的12等恆星Sanduleak ?69° 202不見了。


由此,天文學家們確認,這顆藍超巨星正是16萬年前發生爆炸而死亡的那顆恆星。16萬年後,1987年2月23日的那個夜晚,我們在地球上目睹了它的死亡瞬間。



另一個超新星案例SN 1994D,發生在河外星系NGC 4526附近(圖中左下方明亮的光點),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也就是說,這次爆發發生時,地球上恐龍才剛滅絕不久。


來源:NASA


超新星(Supernova)這個名字很容易引起誤解。「nova」在拉丁文中意思是「新的」。同時單詞 「Supernova」 的縮寫「SN」 也正是所有超新星事件的編號開頭,比如SN1987A,意思是這是1987年被發現的第一例超新星爆發案例。


早期的天文學家,比如大名鼎鼎的行星三大運動定律提出者開普勒,當他在1604年目睹一顆超新星爆發的時候,他也認為自己所目睹的是一顆恆星的誕生。


開普勒所目睹的1604年超新星是一顆發生在銀河系內部的超新星爆發事件,比SN1987A的距離更近,但當時望遠鏡還尚未被人類發明出來。


而今天,我們知道超新星並非恆星的新生,而是恆星死亡的迴光返照。



SN1987A超新星視頻,可以觀察它的氣體塵埃環結構不斷擴散的過程,以及其內部的變化。


來源:星空早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鹹魚、普洱茶能致癌?喝王老吉延壽?看了這篇文章,終於能放心吃喝了……
我國商用衛星物聯網計劃啟動,商業航天模式開始新探索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