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首例人羊嵌合體問世!該項目一度面臨美國最高衛生機構資助禁令

全球首例人羊嵌合體問世!該項目一度面臨美國最高衛生機構資助禁令

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刊文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幹細胞生物學家Hiro Nakauchi 教授將人類幹細胞導入綿羊胚胎中,形成二者的嵌合體。採用這種方法培育出的生物個體可作為未來移植器官的優良供體,給無數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但據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之前報道,這項研究一度面臨美國最高衛生機構的資助禁令,頂著巨大的壓力,科學家們還是決定繼續嘗試在豬、羊等動物體內培育人體組織。

○ 作者|干玎竹

○ 來源 | 搜狐健康

事實上,嵌合體指的是不同物種細胞間的結合,並不僅限於人類與動物。Hiro Nakauchi教授的研究團隊將人類幹細胞導入綿羊胚胎中,形成二者的嵌合體。而此次實驗所得的人—羊雜交動物中,人類細胞貢獻非常小,幾乎99%的基因來源於綿羊胚胎,其中人類細胞僅約10000個(或更少),不會出現傳統印象中「人頭羊身」或「羊臉人身」的怪異形象。

在美國科學發展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會上,Hiro Nakuachi彙報:「實驗創造出來的胚胎在28天後就被摧毀了。但我們採用動物嵌合體這項技術,在大鼠體內成功培育出一個成熟的小鼠胰腺,並把這個胰腺移植到1型糖尿病的小鼠體內。移植後,小鼠的血糖調節就趨於正常了。將此項技術應用到人類可能還需要5年—10年,但我們一定會等到技術成熟的這一天。此外,人體—動物嵌合體技術的成熟還有助於緩解全球器官捐獻者短缺的問題。」

每年美國約有76000人,英國有6500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每位患者需要等上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平均每天有32位患者死於器官捐贈的等待中。

除了器官不好等,在醫療水平高度發達的今天,尚不能很好解決移植器官排異問題,器官移植者需要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來減少免疫系統對移植器官的攻擊。因此,除非來自同卵雙胞胎,即使是最匹配的器官在移植後也不能維持太長時間。而利用人類-動物嵌合體得到的器官攜帶的是本人的特異性免疫抗原,可以較大程度減少這種排異反應。

人類—動物雜交移植的實驗進展很迅速,這些成果發生在不到兩年間。當時美國政府為這些有爭議的實驗資助了資金,但在收到動物權利組織逾2萬起投訴後,又撤回了資金。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動物科學副教授pablo Ross承認,他也有類似的擔憂。「雖然,目前實驗中人類細胞佔比僅不到1%的水平,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類器官移植的供應,這就需要逐步提高嵌合體雜交物種中人類細胞的比例,這不可避免地會引發了倫理學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大醫 的精彩文章:

父母對新生兒最易犯的10個錯誤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兩種導致結腸癌的細菌被發現

TAG:狐大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