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的作者因為縱情宴飲,毒瘡發作而亡

它的作者因為縱情宴飲,毒瘡發作而亡

徐讀詩詞系列(14)

文/江徐

提到「孟浩然」,喜歡唐詩宋詞的朋友想必非常熟悉,畢竟這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牙牙學語的孩子在文化啟蒙階段,有三首古詩屬於必學,一首詩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首詩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還有一首,則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立春已過,雨水將至,不妨讓我們重溫一下這首經典的唐詩:

這是詩人年輕時候隱居在鹿門山(在湖北襄陽東南)時所作的五言絕句,描寫了初春的一些景象,以及由此產生的感受。

春眠不覺曉:正所謂春困秋乏,加上詩人晚上秉燭夜讀,深山之中沒有喧擾,倒下去就進入酣眠,天光大亮也沒有發覺。那真是一覺睡到自然醒啊!

處處聞啼鳥:春天一到,就算沒有隱居深山老林,你也會在醒來的那一刻聽到鳥鳴,啁啁啾啾,讓人感覺窗外已是春光明媚。想像一下,如是在山林深處,「處處」傳來清脆悅耳的鳥鳴,那該是怎麼一番景象?

夜來風雨聲:春天的風雨,有時溫柔,就像杜甫筆下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時也張狂,就像這一句「夜來風雨聲」。詩人一夜酣眠,風聲雨聲,也是他後來憑藉屋外的落花去想像。

花落知多少:一夜風雨,到底摧殘了多少花朵呢?孟浩然他也不知道,只是為此感到淡淡哀愁,覺得應當惜取春光。就像李清照筆下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孟浩然的詩文恬淡風雅,為人瀟洒風流,就連狂放不羈的李白,也寫詩表達自己對孟浩然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天上來:「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說,我十分敬重孟夫子,他的風流倜儻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說白了,李白之所以「愛」孟浩然,是因為孟夫子甘願摒棄官職,歸隱山林,寧靜致遠淡泊名利這一可貴品質。

事實上,孟浩然也想求取功名利祿。在儒家思想為正統的天下,可以說,鮮少有文人心甘情願不求功名的。那些歸園田居的詩人,是因為認清了官場黑暗,感到報國無門、徹底失望之後才選擇離開,從山水田園中獲取安慰。

孟夫子也從有志於仕途。比如733年,41歲的孟浩然來到京城長安,給當時的丞相張九齡寫詩進行毛遂自薦,表達出仕的願望:「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表面看,是寫垂釣之事,實際上 是詩人渴望得到朝廷賞識卻又苦於無人舉薦的處境。

四年之後,張九齡被貶到荊州之後,征孟浩然為從事,任職了一年。

縱觀孟夫子一生,雖然文采斐然,只可惜考運不佳,幾次參靠都不曾及第。仕途上也頗為不順。就像他在寫給王維的詩中說道:「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從古至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知音稀有,伯樂亦難求。

所以,孟浩然歸隱鄉野,實為無奈之舉。

740年,同道中人王昌齡路過襄陽,順道訪問孟浩然。當時,孟浩然正患有癰疽,萬萬不可吃魚。孟浩然生性隨性放達,加上酒逢知己千杯少,全然不顧忌口的醫囑。

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放達風流的後果就是「浪情宴謔,食鮮疾動」去世,享年52歲。

有些人循規蹈矩,是一生,

有些人隨心所欲,也是一生,

生命的質量不可用長度衡量,

而在於過程體驗的豐富與自由。

就像《大話西遊》中一句台詞:

不開心,長生不死也沒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談唐朝 的精彩文章:

杜甫最狂的一首詩,狂的倔強、狂的悲哀!
千古一詞人,淪亡一帝王

TAG:談談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