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智者為伍 與善者同行

與智者為伍 與善者同行

最近網上看到一段話:「做人,不一定要風風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處事,不一定要盡善盡美,但一定要問心無愧。以真誠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擁有的一切。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志同道合,敢為人先,正直,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與智者為伍,與善良者同行,心懷蒼生,大愛無疆。」

這段話誰說的我們倒不一定要那麼在乎,關鍵是說的是否在理。這才是我們對待真理,對待家國社會應有的態度!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那樣:「只要你說的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堂堂正正

語出《孫子·軍爭》:「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杜佑註:「正正者,整齊也;堂堂者,盛大之貌也。」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子同生》:「朱子駁之曰:『聖人一筆一削,堂堂正正,豈有以曖昧之事,疑其君父者。』」意思是,做人要正直不阿、光明磊落,不搞歪門邪道,說老實話、做老實人。風風光光,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抵達的高度;但堂堂正正則是任何人都可以到達的目標,關鍵看你做人有無原則。

問心無愧

語出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君無須問此,只問己心。問心無愧,即陰律所謂善。」意思是,做事不必過份在乎別人會怎麼看,而在於自己的內心是否踏實、安穩和坦然。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這不能成為一個人不斷犯錯、執迷不悟的借口,所以,一方面要強調「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另一方面也要追問做事的出發點是否出於善心善意,是否夾雜著過多個人的私心私慾。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私慾其實每個人都有,從某種程度上看,它就是愛自己、保護自己。但人慾望的滿足應當有道德與法律的底線,不能危害社會、傷及無辜,至少在行事之前不能有這種念頭。只要善心善意大於私心私慾,做事,即便不能盡善盡美,應當也能心安理得、坦然面對,而不至於寢食難安。

與智者為伍,是要吸取知識的力量。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但人與人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只有經常與智者為伍,交流、切磋,人才能進步得更快一些,讓自己強大起來。雖說知識未必一定能夠改變命運,但沒有知識則更難改變命運!這對於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

與善者同行,是要吸取道德的力量。雖說好人未必一定就有好報,但無德最後則必定遭殃,正所謂「德不配位,禍必相隨」、「德不配位,其禍不遠」。官越大,錢越多,越應當注意保持低調、行善積德。

堂堂正正、問心無愧,與智者為伍、與善者同行,讓我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揭樂行皆樂行 的精彩文章:

TAG:揭樂行皆樂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