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1940年2月23日】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楊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東北抗聯的最高領導人之一,是少數得到日軍高度評價的中國軍人。

【輟學鬧革命的不孝子】

1905年2月13日,楊靖宇出生於今河南駐馬店市驛城區(原確山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本名馬尚德。4歲時,父親病逝。8歲,入讀私塾,15歲考入確山縣縣立高級小學。17歲,與來自汝南的農村姑娘結婚。

1923年(18歲),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業學校。受學校老師影響,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1926年,兒子出生,馬尚德輟學回家四處傳播共產主義。母親擔心馬尚德會闖大禍,但講大道理又說不過他。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只看了一眼的女兒】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確山領導農民起義,成立中共的第一個縣工農政權。起義失敗後,馬尚德被通緝,轉而從事地下工作。1928年3月23日,女兒出生。5天後,馬尚德回到家裡,給女兒取名「馬躲」,跟妻子告別說:「真是苦了你了。明天我要出遠門,也許幾年不回來,這個家就交給你了!」從此,再也沒能回家。

1928年8月,馬尚德被安排到開封和洛陽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28年底,到上海參加第一期軍政幹部培訓班,周恩來曾講過課。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大赦也不肯自首】

1929年3月,馬尚德坐火車到瀋陽,準備去蘇聯學習。7月,在滿洲省委書記劉少奇的要求下,馬尚德改名張貫一(取一貫忠誠之意),留下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省委常委,組織撫順煤礦的工人運動。

8月30日,張貫一因帶領工人罷工,被日本煤礦上的兩名持槍的日本警察抓捕。張貫一被逼供折磨,但始終否認是共產黨員。12月,遼寧高等法院以反革命嫌疑罪對他起訴,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1931年1月,張學良在東北實行大赦。張貫一仍然不承認,沒有自首,不在赦免之列。

4月下旬,張貫一刑滿出獄。張貫一出獄才3日,接觸中共的外圍組織互濟會,結果再次被捕,與趙尚志都關押在同一監獄。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抗日聯軍的總司令】

918事變發生後,11月張貫一經組織營救出獄,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1932年,他不再做地下工作,擔任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改名楊靖宇,朝鮮話「驅除外敵」的意思。

1932年秋,楊靖宇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任政委,並建立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組成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任師長兼政委。1934年4月,他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

1936年,多支抗日部隊組成東北抗日聯軍,他任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抗聯組織游擊戰,取得了不少勝利,牽制了大量日軍,當時有「南有楊靖宇,北有趙尚志」的說法。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楊靖宇領導的抗聯第一路軍警衛旅部分官兵)

【不去蘇聯留下艱苦作戰】

1937年七七事變後,關東軍司令部制定了三年消滅抗聯的「肅整計劃」。日軍集結了5萬兵力,進行「三江省大討伐」。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和第3路軍,被迫西征,朝蘇聯方向敗退。

楊靖宇選擇了留下艱苦作戰,轉戰長白山區。可是迫於日軍壓力,許多抗日武裝大多瓦解或投敵,到1940年,抗日聯軍只剩下不到1000人。

1940年,楊靖宇所率部隊在蒙江縣(今靖宇縣)被日軍圍困。因被叛徒出賣,他所率的60多人被發現。楊靖宇斷糧5日,堅持作戰。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孤身一人,與日偽軍交戰20分鐘,身中數彈英勇犧牲。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贏得對手的尊敬】

楊靖宇的遺體運到縣城,經叛徒確認後,將他的頭顱用鍘刀鍘下。經醫生解剖,他的胃腸里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在場的日軍都覺得不可思議,非常敬佩。

3月5日,蒙江縣警務廳長岸古隆一郎,請人雕刻一顆假的頭顱,搭建起祭祀靈棚,為楊靖宇主祭安葬。安葬儀式按日本習俗,用榆木做碑,請來一位日本僧人禮拜念經。

楊靖宇的頭顱裝在一個安有玻璃的木箱里,運到通化省城,在各學校、街道示眾,之後送到滿洲國首都長春,存放在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醫務課,裝在盛滿福爾馬林藥水的玻璃缸內。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日本人打死楊靖宇之後為其拍照以驗明正身)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頭顱可斷腹可剖的英雄】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中共地下工作者獲取頭顱,並護送至哈爾濱市,存放於東北烈士紀念館中。

1957年9月25,在通化舉行萬人公祭大會,將楊靖宇的遺首與遺骨,合葬於楊靖宇烈士陵園。朱德題詞:「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郭沫若賦詩:「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志不磨,碧血青篙兩千古,於今赤飾滿山河」。

楊靖宇去世後,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只知道原名馬尚德。馬尚德的家人,也不知道楊靖宇就是自己的親人。直到1951年,調查組找出楊靖宇離家前留下的唯一照片,才得以確認。此時,馬尚德的妻子在等待了18年已經於1945年病故。

78年前的今天,日軍砍下其頭顱、又為其下葬的抗日將領楊靖宇犧牲

(20歲出頭的馬尚德,攝於1926年。這是馬尚德留給家裡人唯一的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章太炎小傳:我反滿清,大罵袁世凱,44歲才發出徵婚啟事
古騰堡小傳:我的一個發明,讓世界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紀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