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真誠的一篇康奈爾大學就讀體驗!

最真誠的一篇康奈爾大學就讀體驗!

最深度的留學案例解析、最乾貨的語言考試資源,不容錯過

━━━━━━

2011年的八月,17歲的我和許多其他留學生一起乘坐一班北京直飛紐約的國航班機來到肯尼迪機場。母親的朋友從機場把我送到Port Authority大巴站。我從那裡乘上一班搖晃了六個小時的長途大巴車,到達了紐約上州(Upstate New York)的伊薩卡(Ithaca)。下車時已經是晚上了,下著細細的小雨。我帶著兩個50磅的大箱子(和一個滿的不能再滿的膀胱,我顯然不知道長途大巴車上有廁所),完全迷失在被稀稀拉拉的磚造建築物圍繞的黑暗裡。這時候一輛寫著「康奈爾巡警」的白色SUV停在我旁邊。車窗慢慢打開,高大壯實的警察蜀黍問我要去哪。

「康奈爾大學。」我說。

「你現在就在康奈爾大學。」警察蜀黍說。

「北校區。」我說。

「你現在就在北校區。」警察蜀黍說。

「Balch樓。」我說。

「上車。」警察蜀黍說。

就這樣,我在康奈爾大學的本科求學之路拉開了帷幕。

康奈爾的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

剛上學的幾個月自然是艱難無比,因為就算有了托福聽力29分還是聽不太懂美國人都在聊什麼;自己的穿衣風格明顯和本地學生不一樣;

康奈爾大學全國排名第一的食堂吃了四個星期之後也吃膩了(現在獨立了之後回頭看,學校食堂的伙食真是沒的說,超給力。勸在讀的大家且吃且珍惜)。

天真地對自然科學抱有熱情的我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選了一門自學生物課,導致每個星期K書20小時,每周還都要去study center,花半個小時被TA(助教)一對一拷問這個星期學過的所有內容。開學大概一個月之後的一個傍晚,我和兩個中國女生在宿舍Balch樓後面的院子里一起吐槽。

GIF

那時不知道我們中的誰問了一句,

「你們以後要留在美國嗎?」

我只記得另外的兩個人一起嚷起來,

「誰要留在這種破地方!?」

園藝社團, Horticulture Club

出國留學的艱辛是所有人都經歷的。每個人經歷的艱難也許形式不同,但總量大致都還差不多(都很多)。但不同的是大家面對這種困境所採取的應對方法。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有種蠻強的…自卑感,以及一種奇妙的和自卑感平行共存的「不能輸」的信念。當時,我的自卑感主要體現在總覺得其他中國留學生比我厲害,自己「和別人一樣厲害」的「偽裝」遲早會被拆穿。而不能輸的信念主要指向了國內親戚朋友口中和網上流言中強烈暗示的「中國人是沒辦法融入美國社會的」信息。在這兩種作用力下,我處理出國留學的種種壓力的腦洞方法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我避開了幾乎所有和中國同學建立友誼的機會

GIF

然後努力跑去參加美國人的活動。其結果就是我與和我同一屆的康奈爾中國校友之間聯繫甚少,只有幾位親密的至交。不過也因此獲得了許多在中國留學生中間不很常見的經歷。現在與其他同屆中國校友橫向比較,我覺得自己因為當時「幼稚的自尊心(?)」失去了蠻多信息通道和人脈,不過也很幸運地得到了其他的信息,朋友和成長。有得有失,其間能不能說「找平了」,大家見仁見智。

前面一張是康奈爾校園裡的瀑布;後面的是學校旁邊的伊薩卡瀑布。

沒有去參加中國學生會或者組織農曆新年聯歡晚會的我跑去參加了康奈爾的園藝(Horticulture)社團,並且因此從一名潛在的生物專業(錄取的時候是沒有固定專業的)轉成了農業科學(Agricultural Sciences)專業。成為農業科學專業之後的三年半里,我去參加了三次全國規模的農業大學生會議,一次全國的農業科研大會,做了園藝社團的溫室長,還成了我們專業的迎新大使。四次開會的支出在學校資金支持和主辦方獎學金的幫助下都沒有讓我自己掏腰包。其中的三次農業大學生的會議讓我受益匪淺。

被稱為「哈利波特圖書館」的 A.D. White 圖書館,最初是存放康奈爾第一任校長A.D. White的私人藏書。

和美國各地來的許多厲害的農業學生(大多數都是自己家開農場的)成了好朋友,也認識了很多農業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人。農業科學專業要求學生畢業之前必須要實習一次。媽媽般的指導員Kari每天都為專業里的每個學生的成績、課外活動和畢業去向操碎了心。在她那望子成龍的牽線和胡蘿蔔加大棒的鼓勵下,我終於每個夏天都給自己找了點事做。在大一的夏天我來到中國河北的一家蔬菜公司實習;大二的夏天在學校的一個實驗室里做技術員;大三的夏天去了印第安納州的Dow AgroSciences(在國內叫做陶氏益農,最近和同是農業科技領域的跨國公司杜邦先鋒公司合併了)的科研部門實習。夏天之外,在學期期間,我先後在三個科研實驗室里工作,從重複性的體力勞動做到自己有一個小的研究項目,然後在advisor的推薦下申請了博士研究生。

現在我在專業排名世界第一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PlantBiology專業,研究植物遺傳和基因組。

學術之外,我在園藝社團和一群不喜歡規矩喜歡搞怪的植物狂人用賣社團自己種的觀賞植物的錢去參觀了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各大植物園。

學生農場的辣椒田

農業科學是不折不扣的冷門專業。在中國人中不用說,在美國人里也是如此。我的這一屆我們專業只畢業了17個人。冷門專業的好處就是來自同級生的競爭壓力小一些,但壞處就是提供工作簽證的國際大企業也只有那麼幾家,需要有目的性地好好跟這些公司套詞,不能指望廣撒網。康奈爾大學地處偏遠的東北,離美國農業中心的中西部和加州都有些距離,但因為常青藤的名聲和農業專業的高排名也能招一些公司來納新。有名的Monsanto和我實習的DowAgroSciences都在康奈爾career fair上擺過攤。

如果說康奈爾大學有什麼不得了的好處,那就是機會多。相信看過我那繁忙的經歷之後你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

康奈爾有七個本科學院:文理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工程學院(Collegeof Engineering),農業與生命科學院(College of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酒店管理學院(Collegeof Hotel Administration),工業與勞力關係學院(Schoolof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人類生態學院(Collegeof Human Ecology),以及建築學院(College ofArchitecture, Art and Planning)。

每個學院都佔據自己的一片地盤。有趣的是,各個學院的人口組成涇渭分明。像我這樣永遠泡在農業與生命科學園地盤上的人,潛意識裡多多少少會以為康奈爾幾乎全是白人。每次經過工程學院的地盤,我都會驚異的意識到原來自己的母校還有這麼多中國人和印度人。在不同的學院當中,文理學院最大,人類生態學院的待遇(建築物的華麗和高科技程度,以及免費食物和咖啡的出現頻率)最好,工程學院和建築學院最辛苦。在滿足自己專業的畢業要求以外,每個人都可以修任何學院的課程,甚至跨學院修輔修專業。學校里至少有六個圖書館(可能還有我不知道的),其中工程學院的圖書館在我的印象里是永遠都開放的。我自己的農業學院的Mann圖書館有四層,提供超多自習空間和電腦室,還有供小組討論的白板-沙發區。只要你有想法——想要做點什麼,學點什麼,成為什麼——康奈爾就一定會有一個項目/一門課/一個人能夠幫你邁出你的第一步。

如果說康奈爾大學教給我什麼特別有用的知識,那就是「talk to someone」。只要問幾個人,總會有一個人會把你指向正確的方向——科研項目,找工作,慈善,參與政治…可以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寫到快要結尾,不得不說一些其他的康奈爾大學的重要特點:

A.康奈爾的校園坐落在山上。除了新生宿舍之外大部分住在都在山腳下,所以做好每天爬坡的準備。想要騎自行車的同學可以放棄了。

B.康奈爾大學有美國前十名以內的美麗校園。古老的建築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兼得,是許多都市校園或者歷史不是很長的鄉村校園所沒有的。尤其是秋天葉子變紅的時節,實在美不勝收。校園裡還有許多瀑布,讓我在國家公園都感到「曾經滄海難為水」。

C.冬天真的有點冷。

D.雖然在紐約州境內,伊薩卡市離紐約市仍然很遠,開車要4.5小時左右。多少有偏僻之感。

E.康奈爾大學有自己的蘋果和葡萄果園,學生農場,和奶牛牧場。康奈爾的蘋果汁和冰淇淋都遠近聞名。

寫了這麼多,我也開始強烈的懷念自己的母校。17歲到21歲,康奈爾記錄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曆程。如果沒有康奈爾,大概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吧。我從最初那個被文化衝擊和語言障礙嚇壞了的小孩子,成長為今天的有一丟丟科研能力,一丟丟交際能力,一丟丟獨立思考能力,和一丟丟人性關懷的成年人,是康奈爾保護了我並且支持了我。有我希望所有申請美國大學和研究生院的同學們都考慮一下我美麗又注重育人的母校。

讓我再親切地叫你一聲,「康村」。

「WordSunny」,留學行業的滴滴。

超過3000名海外名校學霸入駐,無論是商科、理工、人文社科還是法學、藝術~在這裡你都可以找到。

泡論壇無數,不如行家指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ordSunny 的精彩文章:

TAG:WordSu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