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毫無疑問,全球通用的語言是英語,英語在全球各個角落、不同領域基本處於一種類似流通貨幣的角色。


有多少人使用英語?

英語發起於英國,近代英語發展於1450期間,目前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通用英語的國家面積佔了世界領土面積的近30%。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4億多人,而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口據說有15億,雖然兩者相差巨大,但是分布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口中,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卻要佔全球總人口的15%左右。

有41個國家把英語定為官方語言,且至少有60到70個左右的國家,把英語作為主要交流語言使用,這意味著,英語已經完全滲透入這些國家或民族的日常生活領域,完全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工業革命後的英國用堅船利炮到處擴張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了具有絕對話語權的統治地位,把英國文化、價值觀、英語強行植入到社會的經濟、軍事、政治等各個角落。歷史學家認為,世界上出現若干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與早期英國殖民主義的擴張有關。

一戰和二戰後,作為戰勝國的美國和英國都是既得利益者,從經濟和政治上地位穩固,不但在國際事務中佔據更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發展也是最快、最強勢,比如聯合國通譯的語言為英語,各種科研學術研究皆以英文為範本,文化方面,英語以各種形式散播到世界各個角落,這使得英語的國際地位更加缺之不可。甚至,為了迎合這些發展關係,很多國家把英語作為本國教育體系中學習外語的第一語言。


漢語文化真的很悠久,很璀璨,很輝煌,作為唯一傳承未斷的最有價值遺產,值得驕傲、值得自豪。

但是我們今天使用的普通話確實很年輕,1905年劉春霖還在用八股文考取了清朝最後一位狀元的頭銜。相比於近代英語發展於1450年,我們的近代漢語起步實在太晚了,1909年清政府將北京官話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3年決定基於現代中國北方官話的白話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語音,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彙》後,確定國語標準。經「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大眾語運動和國語運動,北京語音的地位得到確立並鞏固下來。期間很多白話文中出現的名詞、術語受日本影響較大,建國後還經歷了文字簡化,文字部首規範等系列改革。

雖然在外的華僑、移民很多,甚至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留學大軍,走出國門的他們雖然使用普通話或其他方言,但漢語在那些國家還是非主流語言,還是未有融入主流社會,畢竟客隨主便,那些走出國門的人,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和學習等目的。可見,靠走出去提升普及漢語的國際地位,任重道遠。

走出去行不通,那麼請進來!近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經濟貿易體量的增大,不斷從多方面吸引著各個國家。頻繁的國際雙邊交流,使得漢語普通話甚至方言成為很多外國人學習的語言工具之一,學習漢語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隨著年輕人的工作、學習、興趣等需求,漢語也在不斷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普通大眾日常。近年來,重拾古漢語文化傳統,傳承漢語精華越來越被社會大眾認同。

我相信一種語言受到關注的程度以及在世界範圍內的使用強度,與其國家經濟、文化的繁榮息息相關,更相信很多其他異國他鄉的人,終有一天會體會到漢語的含蓄之美、傳承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語言矯正 的精彩文章:

3歲孩子說話不正常 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
孩子思維認知和語言發育中最重要的工具——五感

TAG:陽光語言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