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文三卷書香歲月《鄉思與行走著的靈魂如此靚麗》《惟伴詩心去遠方》《怎樣無愧於上帝的眷顧》《東方美人的優雅寫作》

散文三卷書香歲月《鄉思與行走著的靈魂如此靚麗》《惟伴詩心去遠方》《怎樣無愧於上帝的眷顧》《東方美人的優雅寫作》

九十一 鄉思與行走著的靈魂如此靚麗

陳曉鶯的散文集《我的靈魂在路上》大家都知道。一個從事新聞的職業女性,採訪、調查本就滿地跑,偏又愛上自駕游。例休和公休,邀一幫帥哥帥姐天南地北結伴而游。於是有了故事,看到故事,觸動靈魂。於是帶著靈魂上路,率意風行。一篇篇情深意長、圖文並茂的行走散文,通過各種期刊與網路自媒體,與更多旅遊愛者、文學愛好者見面。在行走日益風行的大勢下,真是想不火都不行。當然,有人的判斷標準停留在經典時代,對新世紀以來文學功能的轉變未能先覺,對她的處女集有所低估,也屬情有可原。文學在當下,已經與更多人的生活狀態相契合,雅閣小眾散文反而不如展露普通人心靈、性情和愛好的散文贏得讀者喜愛。曉鶯本是一個優雅溫和、詩意隨性的人,心靈與外貌都已處於人生巔峰時期,帶著靈魂行走,美景、美圖、美文、美人四美珠聯璧合。這種人文一體的力量抗拒不了,何況還有一幫行走愛好者等著看美人故事呢。散文不僅僅是語言與文字的藝術,更是生活與心靈的藝術。作為散文愛好者,更應注重書寫的內容,注重契入生活、契入心靈。

此作出版之後,陳曉鶯並未停止前行的步伐。她一邊風塵僕僕走鄉串寨,與扶貧對象親密接觸,與農民大哥大嫂交朋友,契入鄉村,講述鄉村,感動鄉村,為我們展開一系列樸實、厚重、曲折、多情的鄉村畫卷;一邊繼續走西域、走川藏、走內蒙,一路風塵一路歌,寫同伴寫見聞寫美景寫文化遺存寫心靈悸動寫內心感悟,一組一組厚重大氣、酣暢淋漓的美文應運而生;一邊沉溺故鄉的親情鄉親,展示心靈中最美好最柔弱的那些情感記憶、如夢往年,把靈魂定格在童話般的經歷之中,讓人萬般愛憐與遐想。

她本是自由自在飛來飛去的鶯,靈性的鶯,舞蹈的鶯。她的文字,如她的人,集美文美德美人於一身。這種骨子裡的超然,透入文字,便是那些時常被許多作者忽視掉的細節描寫,那些刻入靈魂的生動感受。她善用滿帶靈魂溫度的文字,冷靜捕捉事物、風景、人物、場景背後隱藏的真諦。誠如她自己說:「蟲二的寫作,文無定勢,如其為人,隨性而為,力求所寫文字讓人讀起來是享受的過程而非受累的煎熬。尤擅以圖配文,以文釋圖,文圖疊加,相得益彰。」

2017年是曉鶯散文又一個豐收年。年度內使我最受感動的作品是《父親我拿什麼懷念您》《割蜂蜜》《走西遊.一曲秦腔黃河淚》《走川藏.朝聖大昭寺》《我的呼倫貝爾.和你一起看草原》。這樣作品既體現了作品的厚重與深度,也體現了靈動與深情,磅礴大氣與靈性舒展相得益彰。只要你有時間坐下來讀,就一定有地方吸引住你。她的大氣,厚重,深情,靈動,都不只在文面的理念和事件,而在敘述的方式和細節,在行文的生活化藝術處理。這與某些從純粹知見出發,與個人生活靈魂基本不搭界的文化大散文屬於兩路。而我更喜歡與個人生活心靈直接相關的大散文,不喜歡八股式不痛不癢的咬文嚼字。

這次2017作品年展,她沒有選擇大家熟悉的作品,而選擇了五篇鄉愁散文,可勁渲染心中濃得化不開的鄉情。從題材上看,都屬於鄉情散文,兩篇寫可吃的水果,兩篇寫可觀的風景,一篇寫童年做事。這符合女孩的心態,哪怕成年總是好吃的和好看的放在前面。可喜的是,接下來的一篇不是好玩的,而是做事的。這說明她出身農村,勤勞為本的美德並沒有忘記。如果是篇好玩的,則屬於只知道好吃好看好玩了,靈魂的靚麗立馬打折。從篇幅和特點上看,都屬於輕散文,題材集中於一事一物,既不沉重,也不複雜。從這些散文中,我們看到的多是輕靈、舒緩、清遠的那一面。

我無法說,她的輕散文比大散文更好。但輕散文更難,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幾乎所有散文作者都是先從輕散文入手,寫著寫著,有了更宏大的追求,才進入大散文寫作。沒有幾樣壓箱底的功夫,上手就寫大散文,往往會被事件、觀念、資料牽著鼻子走,散文的藝術味道就會差很多。所以輕散文也是不可小看的。能把輕散文寫好,至少也成功一半了。

回看陳曉鶯這些輕散文,依然有很強的抒情性和悠然的節奏感,回味與事物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頗具細節感、場景感。無論是小小的地方果、門前的杏樹、春天的花朵與夏天的黃荊樹,還是可怕的蜈蚣,都寄託了滿滿的鄉愁。行走並寫滿鄉思的靈魂如此靚麗,它牽動許多人,勾起我們的鄉思和回憶。

2017年9月14日

九十二 惟伴詩心去遠方

懷著詩心的女人是美麗的,詩心有骨頭錚錚作響的女人是美麗的,懷著詩心憑一把骨頭去遠方的女人更是美麗的。讀罷徐春芳的2017年詩選,我對女詩人的美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她的詩中我讀出男兒少有的智慧與堅強,真地好喜歡這個表妹。

當然,這個表妹跟萬燕妮叫我元爸一樣是認的。不過,我的母親的確姓徐。而我和萬燕妮的爸爸也確實情同兄弟。恰巧她倆都是一直堅持寫詩的女性,年紀不大,卻是老詩人。還有覃毓華也是一直堅持創作的女詩人。都剛剛人到中年,如日中天,正是出作品的好時候。我愛她們,鼓勵她們,甚至嚴厲地批評她們,都是為了推進夷陵區的詩歌創作。拉點關係,人熟了說對說錯不會見氣,並非庸俗地拉拉扯扯。

徐春芳的詩並不以女性的柔美見長,相反她決意掩蓋自己的女性身份,專註于思想的力度和維度,在日常生活中冷靜思考,尋找紛繁複雜的社會萬象背後隱藏的哲理,書寫心中的大愛與執著。詩心無性別,大愛無性別,智慧無性別。男人女人,都得獨自面對世界,闖蕩人生;一入江湖,收手也難;孤寂、背反、曲解、冷漠,家常便飯;無可代替,無可逃逸。耕種收穫,得失榮辱,進退順逆,獨自面對,全憑詩心化解。詩意的嚮往調製詩意人生,在多少個月明星稀之夜,自酌自飲。

所以詩意的生活,詩意的人生,僅僅出於詩意的態度。寫詩的人,如果沒有獨立的人格、高揚的意志、大愛的胸襟,說寫出了如何動人的詩,是唬人的。大境界出大詩人,小境界出小詩人,沒境界不成詩人,是一定的。尤其在人人識得字、個個能吆喝的今天,僅憑文字技巧和一時偶得成為詩人,是難上加難了。想寫詩,先得有詩意的生活態度,調製自己的詩意人生,把自己變為適宜寫詩的人,再讀歷代經典,讀社會生活,用自己的詩心詩意表達感悟和見解,詠之嘆之哀之贊之,日積月累,不想成詩人也難了。這雖然不算金科玉律,但確為長久之計。大概也有陸遊所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之意。

徐春芳的詩至少很好體現了這樣一種態度。儘管如她自己所說,天天在銀行上班,生活面並不是很寬,也沒有那多新奇的題材和曲折的經歷,比花哨確實不如很多人;但她憑一顆詩心的思考,步步逼近詩的內核,尋找詩意的骨骼,傾聽思想的聲音,極目遠方的天空,望穿世相與人生。於是,遠方有了涵括,車站有了溫度,原野有了夢想,守望有了溫情,毀滅有了新生的可能。詩中的那些日常意象也化為承載詩心的翅膀,帶著讀者飛翔,藍天下閃爍著思想的光芒,雨季中聽得見骨骼在歌唱。也許不能指認詩人究竟思考了什麼,卻一定能感受到詩人在思索,感到沉重、鬱郁中的開朗和倔強生長的詩心,推己及人的愛意。這樣的詩,少了虛飄,多了沉著,一步步走向天地人心的內里,屬於青銅之聲,積以時日,終成重器。

當然,思考著的詩也是危險的,思索過多容易陷落,成為思辨;思索泛泛容易流俗,成為傳聲筒。徐春芳避免了這種危險,成就詩思,兩不分離,是為不易。期望這個表妹,詩越來越靚麗,人越來越青春。

(2017/10/13)

九十三 怎樣無愧於上帝的眷顧

——宋桂蓮散文讀後

編髮老作者宋桂蓮的2017年展散文,事先沒準備寫評論。一個年展做下來要發幾十人的作品,如果每個人的作品哇啦哇啦鼓吹一通,哪有那麼多話說。評論不是禮物和福利,可以逢人派送。而是感動之後的心靈流淌,可說可不說的時候,不說為好。可這次忍不住說了。因為編髮前看一遍稿子,受到觸動,很喜歡她散文里的人生味道,不說對不起作者。於是有這篇短文。

上帝說,每個人都有寫作的天賦。這是我看她稿子想起的第一句話。上帝說沒說我不知道,但她的稿子告訴我一定說過。她這幾篇稿子,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瑣事,有少年回憶,有成年後的現實生活。這些事,每個人都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但很多人不會寫出來,或者寫出來,沒有她的可讀,感覺不到生活本來的味道,感覺不到心靈的溫度、人生的趣味和情義的纏綿。上帝給予每個人的寫作天賦能不能很好發揮,關鍵不在詞語有多麼高妙,老實說散文的文字功夫固然也非常重要,但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還是對人生的感悟和把握。寫什麼,不寫什麼,文字怎樣書寫自己經歷過的生活,取決於人生領悟的程度。宋桂蓮這六篇散文,都是小事,口子開得很小,卻寫得非常厚實,彷彿就是一部長篇紀實散文中的某些章節和段落,讓我們感到了生活的厚重、時代的變遷、成長的溫度和心靈的訴求。沒有就事論事的生煙味,沒有小資的泛情,沒有屌絲的賣弄,實實在在,直逼心靈,文如其人。能把小文章寫得大氣厚重,舉重如輕,擯棄形式和套路,信筆拈來即成妙文,我所見過的不多。這得益於她的生活功底、人生感悟、生命質量的成熟度。在她哪裡,生活與文章是融為一體的。安於平凡,樂於實在,沒有絲毫奢求和捏拿。上帝眷顧於她,她沒有辜負上帝。

只是她寫得太少、太零碎,還斷斷續續。她把更多的時間給了生活、生意、親人。其實,她和趙曉嵐是宜昌縣最早寫小說的兩個女作者之一,不時有小說點亮我們的眼睛。散文也有不少質量很高的篇什,只是要隔一段時間才能見一篇。她說她是圖舒懶的人。其實也不是。想她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總有很多擺不脫的責任和纏繞,有段時間,還要為生意打拚。業餘作者面臨的許多苦衷,她一樣不少。但她的文學感覺和行文功底沒有退化,並且越來越成熟、大氣。斷斷續續地寫作,沒有影響她走向典雅、厚重一路,甚至可以說,寫得少反而成就了她思考多,寫一篇就有一篇的進步和收穫。

而且她寫過小說,對於散文趣味、事件交待、人物刻畫、場景與對話組接,比許多純散文作者技高一籌,這在《老跟班》中體現得尤為突出。短短900多字,抓住一個「跟」字做文章,有情景有對話,功夫絕了。我看過不少寫母親的文章,能像她這樣把老年母親寫得如此活靈活現、讓人過目不忘的,實在不多。她寫三個老太太拾麥穗,開篇從空中府視江漢平原上一動不動的三個黑點,然後將鏡頭推近,看見她們在緩緩移動著,再具體寫她們的行動和對話,頗有「天蒼蒼地莽莽」的感覺。不多年,三個老人走了,年年拾麥穗的這幅畫面留在她腦中,她就用這幅畫面來闡釋天地人的關係,給人的震撼可比一本大部頭的哲學著作。這就是散文的力量。

為什麼我們沒有察覺到上帝賦予我們的寫作天賦?為什麼我們以為散文同照相機一樣就是原封不動照搬實錄?為什麼我們守著豐富無比的生活經歷卻常哀嘆不知道寫什麼?是選擇的問題、感悟的問題、表達的問題。宋桂蓮的寫作中有經驗,也有教訓。可以對鏡參悟,各取所需。該堅持什麼,該改變什麼,不需要我一一說出來。

但宋桂蓮若能將親身經歷的這些片段連貫起來寫一部非虛構散文,會是一本好看的大書,我一定要說。社會生活大散文,親歷,非虛構,是尚待千軍萬馬各自開發的廣闊領域。其間個人史,家族史,地方史,民族史,人物命運,社會變遷,人文風俗,哲思意趣,人情冷暖,都有了,即可單篇,也可長篇,何必都擠在行走、親情、鄉土、文化隨筆這樣一些開發已足、實難臻效的小路上呢。

2017年10月19日

九十四東方美人的優雅寫作

認識菡萏,是幾年前在長江網新散文版。

自打相識,她貼出的每一作品,我都仔細閱讀,復帖交流。一來二往,成為要好。建立新漢語文學聊天群後,我專門推薦過她包括說紅隨筆在內的散文小輯,她後來推薦我接任中國文學論壇散文隨筆首版。幾年來文墨交往,對她的經歷與創作狀態大致有所了解。

她自己說,早年從事播音、撰稿、宣傳、黨辦工作。年輕時,曾在當地媒體發表一些文章,後下海經商,封筆。重新提筆寫作之後,屢有作品發表,並在論壇和微信群中被大家熱評熱轉。她喜歡用自己的視角解讀社會,相信愛和溫暖,喜歡優雅地讀書寫作和生活,希望在文字的海洋里早一步觸摸春天。許多我們常人看來非常煩心和窩火的事,在她筆下都變得閑靜而淡然,不願被世俗的無奈弄壞自己的心情,更不願文字沾染怨氣和殺氣騰然的腥味。她寧願以悠閑應對繁雜、以優雅靜待變化。她的文字有一股典雅之氣。文字、學養功夫好,是所見不多的毓秀類作家。

她把綢緞、蘇綉與女人聯繫起來,認為女人就要有絲綢一般的質感,象蘇綉一樣用綿綿的情感與自己談一生的戀愛,活成綢緞一般,成了煙,入了畫,一生都那麼細膩溫和,風雨不浸(《綢緞、蘇綉與女人》)。

她把書信稱作紙質細軟,認為是文字中的黃金,帶著靈魂的香氣和體溫,值得一封封碼好,用紅色絲帶打上蝴蝶結,安放在藤條小箱里,隨我坐綠皮小火車流浪遠方(《紙質細軟》)。

她希望養一朵雪花,一直捧在心裡,認為我們都是自己的旅者,風過竹響,溪流花紅,一片雪花就是一個童話,一群美好的精靈住在潔白的城堡里,靈魂就該養著值得養的東西(《養一朵雪花》)。

她以情致烹制光陰,認為情致是一種慢光陰,是老了的月,生活之美緣於細微的情致,光陰是煨出來的,走累了的時候,不妨停下來,伺弄點花草,翻兩頁閑書,學會以情致烹制光陰,才有細細的美(《情致,烹制光陰》)。

她認為「高貴,緣於羞澀」,「修養,是一個人的精神長相」,「女人,不管多大年齡,都要長一雙隱形翅膀,飛向喜歡的地方」。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相信通過這些簡約的轉述,大家對作者菡萏如「瓷上光陰」般的典雅氣質與聰敏毓秀有了大致了解。她是東方美人,一直堅持東方美人式的優雅寫作,在散文領域開拓自己的一方天地。

而且她還寫了一部《菡萏說紅樓》的文史隨筆,正在出版之中。這部書展現的,不僅是優雅的氣質,不凡的學識和紮實的文字功底——這些雖然極為難得,但用心的網友也可以做到;更是那種不計功利,沉心讀書思索,撫摸《紅樓夢》里的每一個人物的臉龐,熟知每一個情節,心領神會把握原作的精妙之處,準確評點,發出內心最誠摯的聲音——這種功夫和狀態不是當下每個人能做到的。

總之她的儀錶、內心、寫作,都難得的優雅。她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如此優雅,我不知道,我們沒見過面。但她在公公生病期間表達的情感,所做的表現,使我覺得她是表裡如一的,並非只是文章寫得優雅。在當這種人心浮躁的狀況下,在她已人到中年、經過各種磨難之後,依然能保持優雅心態,這樣的人不多。她的文章與為人,都使我這個痴長二十來歲的人肅然起敬。知音,神往,是其一吧。

2017年2月20日

微主簡介

元辰,本名袁國新,宜昌人。作家,網路文學批評者,著有《悠悠人生》、《網上漫語》、《現場批評》,發表小說、散文、詩歌二百萬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些在抗戰時期的玩具,滿滿時代的味道!你都見過幾個?
《偶像練習生》其實就是在下一盤大棋,不轉不是寮國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