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軍服上的「兵」和「勇」,一字之差,待遇天地之別

清朝軍服上的「兵」和「勇」,一字之差,待遇天地之別

這些年辮子戲一直比較多,大家看電視或許也看到了,在清朝的士兵裡面,有時候發現士兵軍服上有一個「兵」字,有時候卻是一個「勇」字。這個「兵」和「勇」有什麼區別嗎?

?

實際上的區別大了。這就得從清朝建國開始說起。努爾哈赤在東北起兵時,組建了八旗兵。在明朝末年那個時候,八旗兵的戰鬥力相當了得,但是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數量不多。從關外突入關內掠奪一把,再跑出去,八旗兵綽綽有餘,但是要佔領中原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在1644年的時候,一個巨大的機會出現在了清軍面前,那就是李自成攻佔了北京,推翻了明朝廷。明將吳三桂決定引清軍入關。清軍就此開始了統一天下的過程,打頭陣的仍然是明朝歸降的軍隊。在戰爭向南推進的過程中,投降的明軍越來越多。清政府參照明朝軍隊的舊制對這些兵進行了新的組建,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因此這些兵也被稱為「綠營兵」。綠營兵的軍服上有一個「兵」字,他們和八旗兵一樣都是清朝正式編製的軍隊。

之後由於清朝的疆域遼闊,守護國土需要的兵力非常多,加上八旗兵入關之後慢慢腐化,綠營兵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時,綠營兵就已經是主力。後來,戰事漸漸少了,綠營兵也走上了八旗兵的老路,慢慢腐化了。綠營兵畢竟是有編製的,只要佔著名額,就有對應的餉銀可領,很多士兵開始混待遇,訓練之類的都跟不上了。到了乾隆年間,這些綠營兵騎馬射箭都不行了。在嘉慶年間,這些綠營兵連白蓮教起義都打不過了。清朝廷只能另尋軍事力量,那就是鄉勇,他們的軍服上有一個「勇」字。遠遠看過去,一眼就能夠看出誰是「兵」,誰是「勇」。

有戰事的時候,臨時招募一批士兵,戰事結束後又解散了,這就是鄉勇。鄉勇也可以說是兵,但它沒有編製,是臨時性質的,不屬於國家的正規軍隊。綠營兵和鄉勇看起來是做同樣的工作,實際上待遇區別就大了。鄉勇是沒辦法混日子,以前綠營兵沒仗打的時候,還可以領餉,但是鄉勇如果沒仗打,沒活乾的時候,就相當於沒了工作,該回家種田的就得回家種田去了。

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基本上也是一觸即潰,清朝廷不得不重用鄉勇。不過,曾國藩組建湘軍的那種鄉勇又和以前的略有區別。曾國藩組建軍隊的方式是學習明朝戚繼光的,兵屬於將,這是有私人性質的軍隊。但是仍然是沒有編製的,在打敗太平天國之後,湘軍也就地解散了,說到底也還是臨時性質的。打仗時,鄉勇沖在前面,談待遇時靠邊站就好了,也別妒忌,誰讓你是「勇」不是「兵」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倉庫 的精彩文章:

慈禧一頓飯100多道菜,不是為了排場,而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發衣服助丈夫做皇帝,參與制作貨幣,影響300年,網友:女神

TAG:歷史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