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體不好,所以開始懷疑人生
我的內心現在對人有了另外一個維度的判斷——一個能睡好覺的人,一定是福德很大的人。因為他和世界在心理上的衝突沒有那麼強烈。每一個睡不好覺的人,都是因為他有還不能夠接受的世界和還不能接受的自己。
——梁冬:《每一個睡不好覺的人,都有不能接受的世界和不能接受的自己》
在眾多的鈍感力當中,能夠成為其核心代表的是良好的睡眠。我們稱之為「睡眠能力」,這是人們所有的活動和健康的源泉。
睡得香甜,起得迅速,這種睡眠能力正是人的基本能力。
沒有睡眠能力的話,人們就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就不能專心致志地工作。
睡眠良好,這也是一種真正的才能。
——(日)渡邊淳一:《鈍感力》
有同學看了我朋友圈曬的照片之後跟我說:「看起來你的生活挺滋潤的呀!」我只能苦笑,我可能對很多事情有體驗,唯獨不知道「活得滋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的身體狀況不好。倒也不是說有什麼大病,就是那種典型的亞健康:胃口不好、睡眠不好以及由此引發的相關問題。但這已經足以讓我無法感受到什麼是享受生活了。
同樣一件事情,身體好的時候去做和身體不好的時候去做,所得到的體驗有雲泥之別。比如美食,比如旅遊,比如泡劇,比如閱讀,等等,你心情好、狀態佳的時候去做,就是各種enjoy;但倘若你身體欠安,那就無論做什麼、吃什麼,都是力不從心、有心無力。
更早一些的時候,我的吃飯和睡眠都有問題。沒胃口,失眠、做噩夢,感覺每一天都是在掙扎。就算沒做什麼事情,也會覺得整個人都非常疲憊。不管是對著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提不起勁來。
現在我吃飯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了,除了偶爾特別焦慮的時候,大部分時候胃口都還可以。雖然不能說有多麼能吃,但至少一日三餐都能好好吃飯,對著美食也會有食慾。僅僅因為有胃口了這件事情,就讓我覺得生活美好了很多。
但睡眠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之前我是超愛做夢,且常做噩夢,經常是睡醒之後比沒睡之前還要累。現在噩夢做得少多了,但還是很多夢,而且我的睡眠很淺。另外就是,如果睡得太晚的話,我會有入睡困難的問題,可能得在床上翻來覆去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
睡眠不好的後果很嚴重。睡不好覺就相當於你的身體一直在消耗,卻得不到補給和修復。長此以往,它一定會走到一個臨界點:身體這架機器整個崩潰掉。因為我並不是完全不能睡覺,所以現在還沒有到這麼嚴重的程度。但睡眠問題已經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了。主要表現有:我總是顯得很疲憊(憔悴),不管實際上我有沒有做很多事情;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感,如頭痛(偏頭痛)、脊柱痛、腰疼、口腔潰瘍、臉上爆痘、痛經等等。一個睡眠質量差的人約等於一個生活質量差的人,所以,說一個睡眠質量差的人「生活得很滋潤」,差不多就等於在講笑話。
身體狀況會影響到心理、心智。因為睡不好覺、精神不振,我也更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我會更傾向於認為:痛苦才是真切的,而快樂則是縹緲的、虛幻的。我會對別人遭遇的不幸更有共鳴,而對別人的幸福則總感覺有距離:因為我的生活體驗不是這樣的,所以我不能夠完全感受到你的感受。
因為睡不好、精力不充沛,也使得我更加沒有行動力。我有嚴重的拖延和逃避心理。總是在那裡東搞西搞,卻不能夠get to the point,最後臨時抱佛腳,以懊惱、自責和更高的焦慮水平收場。
因為身體變差,我也開始問自己:「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為什麼要把自己折磨成這樣?」我知道,我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自己不是白白來這世間走一遭,而是能夠找到一件自己擅長、且能對他人有所助益的事情。但如果我把自己的身體搞垮了,我拿什麼去做事?就算最後真的做了點什麼,以身體為代價做的事,真的有意義嗎?這種「捨己為人」的事真的值得去做嗎?更何況,這是不是真的「為人」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真相更可能是:如果我就這樣把自己的身體折磨垮了,我只不過是一個「由於自己的愚蠢而過不好自己的人生」的可憐蟲罷了,於任何人都無益。
就我現在的心境來說,我不羨慕有錢的人,不羨慕有才的人,不羨慕有名望的人,也不羨慕長相佳的人(雖然這些我都沒有啦~),我只羨慕健康的人。想想也是好笑,我真是越活越沒追求了。但這是我的真心話,和健康相比,以上所有這些品質(特質、所有物)都顯得不夠真實,或者說,如果健康缺席,以上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虛幻的,對人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身體不好,所以開始懷疑人生。因為身體不好,所以開始追問我的核心訴求是什麼。我常常用十年前一位友人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來敲醒我自己,是很平常的一句話,但我卻印象極深:「很多事情沒有必要。」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保持身心的健康,以及找到一件能夠擊敗人生的無聊感、無意義感的事情來做(正常來說,這兩件事情應該是相互成全的,但我好像是在用後者來傷害前者,哦,不對,我是在用第三者來傷害此二者)。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在瞎搞。
最後,說一下身體變差帶給我的最重要的心得吧:
1.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2.自卑和自負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往往」表示並不完全絕對)。一個人有多自卑,就有多自負。
3.允許別人,尤其是身邊的人,比我更優秀、更健康、更幸福。
4.很多事情沒有必要。
5.被人攻擊往往是因為沒有做好自己的分內事,被人抓住把柄了。
6.不要去做取悅別人的事情,允許別人討厭自己。
7.拒絕別人
接受被拒絕
接受別人的善意
信任別人對自己的接納和肯定
這四種能力需要同時培養。對我來說,前三者我都有障礙:我不太會拒絕別人;對「被拒絕」也有恐懼感;我的接受能力也很差,我太過害怕自己會給別人添麻煩。
8.相信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相信自己可以依賴別人(至少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的幫助和支持,尤其是要學會尋求情感支持。(所謂的「太獨立了」不是真正的獨立,而是逞強、硬撐;敢脆弱的人才能真堅強)
9.不要害怕混亂和失衡。越是沒有抗拒情緒,就越能夠在混亂和失衡中求得寧靜和平衡。
***************
背景音樂:
如何
作詞:張懸
作曲:張懸
演唱:張懸
你要如何原諒彼時此時的愚蠢
如何原諒奮力過但無聲
在苦心之後,看潮汐的永恆
歲月在這兒 溫涼如絲卻也能灼身
青春是遠方 流動的河
你要如何原諒時光遺失的過程
要如何才能容忍它發生
要如何才能想而不問
而我在這裡等
等濕透的心聽雨聲
等身體回溫
城裡,夜如海洋
(每夜)
所有在明滅的窗
虛但不假
你要如何離別仍需遊盪的旅人
要如何讓緣分就是緣分
如何凝視緣分看我們的每種眼神
而我
而我
不停的
無悔的
與你的
總有的


TAG:做一個平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