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第一流!長三角26個城市經濟排名:江蘇表現最好

中國第一流!長三角26個城市經濟排名:江蘇表現最好

來源:江蘇城市論壇(ID:jsxici)

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長三角的經濟總量占我國的20%左右,在國際上橫向比較,和整個印度相當。專家認為,在這樣的基礎上,只要政府因勢利導,到2030年長三角城市群完全有能力建設成和世界五大城市群(美國東北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東海道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國中南部城市群)並肩的世界級城市群。

從「龍頭」到「龍尾」,三大城市群的發展水平不同,定位也不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聚焦提升整體國際競爭力,長江中游城市群著力在資源優勢互補、產業分工協作、城市互動合作上下功夫,成渝城市群則要充分發揮重慶、成都雙引擎帶動和支撐作用,提高一體化發展水平。

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承擔著當好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帶動全流域發展的重要使命。此次通過的《規劃》,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定位和功能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那就是要打造改革新高地,複製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改革經驗,在政府職能轉變、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先行先試;爭當開放尖兵,大力吸引外資,擴大開放,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和升級;帶頭髮展新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雙創良好生態,強化關鍵領域創新,發展現代服務業;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推進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構建綜合交通體系,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長江經濟帶作為一個整體,必須全面把握、統籌謀劃。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強化規劃引領,形成各項規劃相互銜接、有機統一的規劃體系,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

除江浙滬外,安徽合肥都市圈也被納入長三角城市群,長三角的範圍已經從「兩省一市」擴展到目前的「三省一市」。

26個城市具體分別是

江蘇(9):南京、鎮江、揚州、常州、蘇州、無錫、南通、泰州、鹽城

浙江(8):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金華、台州

上海(1):上海

安徽(8):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銅陵、池州、安慶、宣城

2017年度長三角26城GDP排行榜

No. 1 上海

2017年GDP30114億元,凈增2331億元,實際增長率6.7%,名義增長率9.1%。

No. 2 蘇州

2017年GDP17320萬億元,凈增1920億元,實際增長率7.0%,名義增長率12.5%。

No. 3 杭州

2017年GDP12556.16億元,凈增1242億元,實際增長率8%,名義增長率11%。

No. 4 南京

2017年GDP11715億元,凈增1212億元,實際增長率8.1%,名義增長率11.5%。

No. 5 無錫

2017年GDP10511億元,凈增1301億元,實際增長率7.4%,名義增長率14.2%。

No. 6 寧波

2017年GDP9846.94億元,凈增1161億元,實際增長率7.8%,名義增長率13.4%。

No. 7 南通

2017年GDP7734億元,凈增966億元,實際增長率8%,名義增長率14%。

No. 8 合肥

2017年GDP7213億元,凈增939億元,實際增長率8.8%,名義增長率15%。

No. 9 常州

2017年GDP6622億元,凈增848億元,實際增長率8.1%,名義增長率14.7%。

No. 10 紹興

2017年GDP5108.04億元,凈增319億元,名義增長率6.7%。

No. 11 鹽城

2017年GDP5101億元,凈增525億元,實際增長率7.2%,名義增長率11.5%。

No. 12 揚州

2017年GDP5065億元,凈增616億元,實際增長率8%,名義增長率13.8%。

No. 13 泰州

2017年GDP4744億元,凈增643億元,實際增長率8.2%,名義增長率15.7%。

No. 14 台州

2017年GDP4388.22億元,凈增489億元,名義增長率12.5%。

No. 15 嘉興

2017年GDP4355.24億元,凈增493億元,名義增長率12.8%。

No. 16 鎮江

2017年GDP4105億元,凈增271億元,實際增長率6.9%,名義增長率6.9%。

No. 17 金華

2017年GDP3870.22億元,凈增186億元,名義增長率5%。

No. 18 蕪湖

2017年GDP3065.52億元,凈增366億元,實際增長率8.9%,名義增長率13.6%。

No. 19 湖州

2017年GDP2476.13億元,凈增192億元,名義增長率8.4%。

No. 20 馬鞍山

2017年GDP1720億元,凈增244億元,實際增長率9%,名義增長率16.4%。

No. 21 安慶

2017年GDP1708億元,凈增177億元,名義增長率11.6%。

No. 22 滁州

2017年GDP1608億元,凈增185億元,名義增長率13%。

No. 23 舟山

2017年GDP1218.95億元,凈增-22億元,名義增長率-1.8%。

No. 24 宣城

2017年GDP1189億元,凈增131億元,名義增長率12.4%。

No. 25 銅陵

2017年GDP1164億元,凈增206億元,名義增長率21.6%。

No. 26 池州

2017年GDP654億元,凈增65億元,名義增長率11.1%。

榜單解讀:

26城經濟總量差距極大,第一名上海的經濟總量超過3萬億,而最後一名安徽池州只有654億,相差近50倍。

26城的增速差距同樣明顯,名義增速最高的安徽銅陵超過了20%,而名義增速最低的浙江舟山只有-1.8%。

長三角老大哥上海一騎絕塵,以超過3萬億的成績雄踞榜首,領先第二名蘇州1萬億以上。

蘇州復甦勢頭強勁,增量接近兩千億,繼續穩固第二的位置。領先第三名杭州接近五千億。

無錫恢復高速增長,邁過萬億元大關,與杭州、南京攜手組成了第三陣營。至此,長三角萬億GDP城市已經達到5座,佔據全國15個席位(含香港)的三分之一。

寧波距離萬億元大關也只有一步之遙,2018年將鐵定加入萬億元俱樂部。

新加入的安徽省8座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省會合肥,排名第八,增速可觀。

江浙皖三省總體來看,江蘇表現最好,最差的鎮江在26城中排名16,整體實力雄厚且發展均衡。浙江其次,最差的舟山排名23位,不過舟山經濟並不弱,因為人口較少的原因才排名靠後。安徽整體實力最弱,除了合肥和蕪湖排名尚可,其餘城市都在榜單後半段,安徽融入長三角的路還很漫長,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安徽城市增速最為亮眼,名義增速都在10%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祥遠 的精彩文章:

新規發布!全裝修商品房必須提供這樣東西……
南京最難進的17所學校,上不了我就看看…

TAG:孟祥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