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尊重是賺來的

尊重是賺來的

1

看過李安導演的一個採訪,當被問到,現階段您最大的幸福感是什麼?李安回答:「我太太能夠對我笑一下,我就放鬆一點,我就會感覺很幸福。」

「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可以很自然的可以得到他們尊敬,你每天還是要賺來他們的尊敬。」

「你要達到某一個標準,因為這個是讓我不懈怠的一個原因。」

尊敬是賺來的,這個說法,我聽到的時候不由得心為之顫動。

我覺得這樣的處世哲學簡直就是真理,不管與誰,包括父母,愛人,在相處的過程中,那份尊敬都應該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去賺來的。

這樣才能明白自己本就不是世界的中心,才能知道尊重每一個個體有多重要。

李安導演已經擁有很高的物質條件,地位條件,但他依然清晰的知道,幸福感其實並不是隨著物質而與日俱增的,幸福感來源於本心。

而他擁有「賺得尊重」這樣的處世原則,所以他擁有掌握幸福感的本心,

我們一生大部分的時候本來就是處於被動的接收狀態,那些大的暴擊也好,大的欣喜也好,其實都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就這麼發生了。

我們要做的只是按照它發生之後的步調,去決定自己的走向而已。

也就是說,事情發生與否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對待事件發生的態度,以及所採取的措施。

這些才是決定你之後生活基調的東西。

2

一個人是否會有為他人著想的習慣,這與自身的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

從小父母的處世方式,會耳濡目染,在心底形成一種認知。

所以那些父母為人還不錯的人,子女的為人都不會太差。

我有個朋友的姐姐,她的父母就是那種不懂處世的父母,人情來往之類的,他們一概都不在乎,所以我也在朋友口中聽說了很多她姐姐的那些不怎麼良好的事迹。

有些人儘管已經結婚生子,有些甚至已經子孫滿堂,但他們依然不會做人,也就是自私自利的品性貫穿了他們一生。

這些品性都無關年齡,關乎教養。

所以我一面聽著他們的故事,也一面告誡自己如若以後有了小孩兒,一定要為之負責,注重小孩兒的教養。

在他們幾歲的時候所形成的待人處事的認知,往往都會對他們造成一生的影響。

當然有很多人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扭轉能力去改變慣有的處世原則,但這很難,並且很少。

3

人的一生都會擁有很多類型的朋友。

善良體貼的,自私自利的,熱情奔放的,含蓄內斂的等等,但你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了留在你身邊最親密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

這種「什麼樣的人」不單單是指人的性格,就像很多含蓄的人,他們最好的朋友很可能是非常外放的。而是指你的內在本質,你生而為人所具備的三觀。

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簡單來說世界觀決定了你怎麼看這個世界;人生觀決定了你對人生的看法,你覺得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價值觀決定了你對待事物的選擇,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

一個人的價值觀會有一定的準則,所以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之間一定是有某一程度的準則是相似的,你們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所以才說為什麼越好的朋友之間,越會知道有什麼該說該做,有什麼不該說不該做,他們會非常清楚這樣的界限,並且會小心維護。

那些自認為我們是好朋友,所以無下限的指責調侃的,那不算是真的好朋友,他們只是玩的較熟的那一類而已。

他們根本沒有體察到你的喜怒哀樂,沒有真正的為你著想;甚或是他們可能也察覺到了你的不適感,但他們不在乎。

《芳華》中的劉峰就是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人,但卻沒有得到善待,他們把這種奉獻當成了一種習慣,覺得他的好都是理所當然。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所以何小萍才知道他的善良。

人只有先善待自己才能善待別人,

或許你生性體貼,你對所有人都體貼,從不談傷害。

你的體貼讓他們產生了錯覺,覺得那些都是你應該做的。

但他們錯了,沒有人天生是該為別人著想的,為別人著想比較多,那只是基於你的本性,你的成長環境,你的家庭教養,讓你自帶了這樣的屬性。

這是屬於你的一個發光的特質。

不是「本該是」,更不是「不得不」

我不覺得一昧的付出是一件好的事情,也不覺得一昧的奉獻是提倡的處世原則,但不是說要自私妄為,不管別人的感受。

為別人著想是一生都要遵從的事情,只是「著想」不是「妥協」,而是靠自己贏得的尊重。

珍惜身邊那懂你尊重你的朋友,

你要靠著自己的努力去賺得那份尊重,並且這份「賺得」是持續不斷的,沒有期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拯救我20㎡蝸居的幾個細節
一個委婉的獨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