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昌之後,北京冬奧前景如何?國際奧委會「四大總監」這樣說

平昌之後,北京冬奧前景如何?國際奧委會「四大總監」這樣說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道(文/王亞宏 朱萍妃 張釗維 趙艷)隨著中國春節假期的結束,平昌冬奧會也進入尾聲。《參考消息》記者在冬奧期間對國際奧委會高層進行了系列專訪,邀請奧運運營總監、品牌與可持續發展總監、醫學總監以及戰略溝通總監等「四大總監」,分別從各自的角度暢談對本屆冬奧會的看法,以及對北京冬奧會的展望。

2月13日,在平昌冬奧會單板滑雪女子U型場地決賽中,中國選手劉佳宇獲得銀牌。(吳壯 攝)

奧運運營總監杜比:讓更多國家參與冬季項目

雖然被不少人稱為國際奧委會僅次於主席的二號實權人物,但奧運運營總監克里斯托夫·杜比卻顯得很低調。「當你每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投身到奧運中,是因為相信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能夠改變別人的生活,改變城市的面貌,改變國家的形象。」他說。

奧運會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他自信的來源。不過冬季奧運會受到的關注度始終不如夏季奧運會,提升冬奧影響力是杜比工作的重點之一。他認為要讓冬奧影響力更大,首先要讓更多國家參與到冬季項目中來。「要讓那些沒有冬季運動傳統的國家舉辦比賽。在1972年札幌冬奧會、1998年長野冬奧會,現在的這屆冬奧會,以及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都是這樣。通過讓一些新的國家舉辦冬奧,使人們理解參與這些運動。」杜比說。

杜比認為,在北京舉辦冬奧是擴大冬奧群眾基礎的絕佳機會。「中國提出讓三億人上冰雪是個很好的計劃,當讓這麼多對冰雪感興趣的人參與到運動中來,冬奧的影響力自然就會增大」。

提升冬奧影響力的另一個途徑是體育層面的推廣。「我們在一些新的國家推廣冬季運動,比如吸引巴西等國加入進來。當參與進來後,人們就會受到激勵從而讓該運動擁有機會。」他說。

人們普遍認為,阻礙冬季運動進一步推廣的因素除了氣候外,參與冰雪運動的花費更高也不容忽視。畢竟一雙冰鞋的價格要遠遠高於一雙跑鞋,裝備一支冰球隊也比裝備一支籃球隊要花費更多。對此,杜比認為其實冰雪運動也能「豐儉由人」。他說:「冰雪參與也分不同的程度,大部分非競賽類的冰上運動,比如時不時去滑冰並不貴。所有的運動都在尋求如何讓大量的人參與進來,國際聯合會和體育產業界企業也都清楚價格親民才能吸引人。因此如果要提升參與度,就要把價格降下來。」

作為奧運會的大主管,杜比對北京很熟悉,「首鋼公園」「延慶山區」「張家口」等一個個名詞都從他嘴裡蹦出來。杜比至今對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記憶猶新,認為其「不可思議」。正是基於這些美好回憶,他也對2022年的北京冬奧充滿期待。「北京奧運從一開始就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一直延續到2022年冬奧的日程中。中國人能夠展示出高水平的奧運會。其次中國人在賽事組織方面能做到廣泛參與,這對我們和中國都很重要,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奧運」。

北京舉辦的冬奧契合杜比一直重視的《奧林匹克2020議程》。之前奧運會經歷了高成本、大規模、多項目的膨脹過程,而之後控制規模和節約成本則成為奧運的發展方向。「組織者可以讓奧運適應於自己的長期計劃,而不是讓城市適應奧運。現在可以靈活地根據交通解決方案選擇比賽場館,充分利用之前的設施。我們要以更加簡單和便宜的方式辦奧運。」杜比說。

品牌和可持續發展總監瑪麗:讓奧運熱度更持久

奧運會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盛事,不過從搜索引擎反映的數據看,近年來奧運的熱度卻在下降。而保持奧運的吸引力則是法國人瑪麗·薩盧瓦-當布勒維爾的職責。作為國際奧委會品牌和可持續發展總監,她對於奧運持續發揮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頗為自信。

「越大型的活動,就需要越多的資源,這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以及更重要的遺產。奧運會就是這樣的。」瑪麗說。

至少在奧運期間,瑪麗一點都不用為奧運會的關注度感到擔心,因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奧運賽場上。可問題是冬奧會和夏奧會每兩年才有一次,在讓奧運持久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方面瑪麗需要拿出更多的辦法。

對此,瑪麗稱除了奧運會外,國際奧委會其實每天都在全球各地做大量的工作,以推進奧運在人們生活中持久的影響力。她說:「我們的使命是在賽場內外支持運動員,我們扮演著促進奧運精神的角色,特別是要讓年輕人認識到這種價值觀。我們資助大量的比賽,實際上平均每天要在發展體育運動上投入340萬美元。我們以多種形式推動奧運,比如設立奧林匹克日慶典、資助奧林匹克學術研究項目等。因此在每一天、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奧運在活躍著。」

保持奧運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個秘訣是不斷根據現實情況進行調整和改變。「體育在現代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帶來積極變化。」瑪麗說。正因為如此,聯合國在每年4月設立了體育促進發展與和平國際日,以提升人們的健康水平。

瑪麗從2004年起加入國際奧委會,在這十幾年的工作中她認為重視可持續發展是奧委會最大的變化。她強調說:「我們考慮為主辦城市帶來奧運遺產,這改變我們遴選奧運主辦城市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思路。」此外,瑪麗還提到國際奧委會在重視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推進數字戰略方面也都做出了積極的變化,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外部環境和保持奧運的影響力。

但改變並不意味著拋棄傳統。薩馬蘭奇基金會去年發起「奧林匹克博覽會」活動,每年舉行一屆,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奧運的文化與傳承,今年的主題是「舉辦兩次奧運的城市」。

「未來四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2020年的東京、2022年的北京、2024年的巴黎以及2028年的洛杉磯都會是至少兩次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這既是體現奧運遺產的良機,也是審視未來的新機遇。」她說。

學總監巴杰特:讓反禁藥行動更加高效

對畢業於劍橋大學的理查德·巴杰特來說,他的冬奧會要比別的同事更長一些。因為在平昌冬奧會開幕前,國際奧委會醫學總監巴杰特領導的反禁藥團隊就對運動員進行了超過1400次藥物檢測。

「賽前葯檢是國際奧委會非常重視的項目,而在奧運會開始前的六個月里進行的賽前葯檢有更強的威懾效果和教育效果。實際上,這可能比在奧運會期間所做的葯檢更重要。」巴杰特說。

但賽前檢測並不能取代賽後檢測。本屆冬奧會將進行超過2400次的尿樣檢測和血液檢測,其中賽後檢測超過1000次。「運動員都知道他們將在奧運會上進行比其他4年中任何時候都更密集的葯檢。」巴杰特說,「在奧運期間,在3周的時間裡,我認為這是在任何運動員的運動生涯中面臨的最密集的葯檢。」

冬奧會比賽通常約有15個不同的場地。在夏奧會的比賽中將有大約40個不同的場地。從不同地點收集的樣本都會進入同一個檢測實驗室,在每天24個小時檢測連軸轉,處理獲得的大量樣本,以在第一時間得出結果。「如果有人愚蠢到在比賽中作弊,我們很可能會抓住他們。」巴杰特說。

平昌冬奧和上屆索契冬奧的興奮劑檢測數量基本持平。巴杰特認為在之前每屆奧運會上,人們總會盡量要比上屆多做一些檢測,這是一種「通貨膨脹」。「我認為我們所做的檢測對於奧運來說已經足夠多了。」他說。

巴杰特認為本屆平昌冬奧會在反禁藥方面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採用了更新的檢測技術,預計到北京冬奧會時,檢測的效率還會進一步提高。「現在我們進行血檢和尿檢,以後可能採用新的檢測方式,比如引入干血斑檢測法等,這對運動員來說更加方便快捷,我們儘可能選擇讓運動員覺得更友好的方式檢測。」他說。

葯檢在每屆大賽上都是充滿爭議的話題。本次平昌冬奧尤為如此,因為有報告稱俄羅斯在索契冬奧會期間存在系統性操縱反興奮劑系統的情況,國際奧委會禁止俄羅斯代表團參加平昌冬奧,取而代之的是邀請符合條件的運動員以「來自俄羅斯的奧林匹克運動員」名義參加個人或集體項目,任何儀式都不得出現俄羅斯國旗和國歌。

對於這一史無前例的事件,巴杰特稱這對於國際奧委會以及涉及的人來說都是艱難時刻,國際奧委會也會竭盡所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當涉及有組織的興奮劑計劃時,無論是由個人決定,還是國家或機構行為,這會成為一種威脅,我認為我們必須與之抗衡。」他補充說。

此外,在反禁藥方面,從平昌冬奧起反禁藥行動將更加獨立。以往國際奧委會負責奧運會反興奮劑方面的各項工作,從2016年里約夏季奧運會開始,國際奧委會把對涉禁藥運動員的聽證會全部交由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處理。在平昌冬奧會上,國際奧委會把與反興奮劑有關的工作和任務進一步分解。

巴杰特稱,從平昌冬奧會開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將負責決定哪些人、何時以及何地參加興奮劑檢測。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還將決定哪些異常的分析結果會成為證據,用來指證運動員服用了違禁藥物,因此整個過程變得更加獨立,奧運會中的禁藥控制也變得更加專業。

「獨立性意味著我們能夠擺脫任何利益衝突,這會讓反禁藥行動更加高效與活躍。」巴杰特說。

戰略溝通總監愛德華茲:讓奧運精神更加豐滿

國際奧委會戰略溝通總監麗貝卡·愛德華茲希望在四年後,她的女兒能夠為北京冬奧服務。

愛德華茲的女兒琳達已經學習了7年中文,在平昌她能用流利的中文和記者打招呼,並能祝賀春節快樂。據愛德華茲稱,琳達還會唱中文歌曲。

對於下屆北京冬奧,愛德華茲表示很期待,因為屆時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運動中來。她說:「北京第一次舉辦的奧運會令人驚艷,我希望這次做得更好。」愛德華茲聽說過中國「三億人上冰雪」的計劃。她說:「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這是一個偉大的目標。我認為重要的一點是吸引那些並不經常運動的人參與進來,激起他們的運動熱情。」

像北京計劃的那樣讓大眾充分參與奧運、感受奧運精神是愛德華茲一直樂見的,在平昌冬奧會上她也認為要更多關注一些普通人的故事,這樣會讓奧運精神更加豐滿。

愛德華茲認為,在平昌冬奧期間應當不僅關注運動員,而且要更多關注一些普通參與者的故事,比如志願者也是冬奧的一部分,在他們身上有不少感人的故事,「沒有他們就沒有奧運會」。

她還提到國際奧委會90%的收入都被用於發展體育運動,資助運動員和教練。這些人從體育運動中學會了領導力、合作、分享精神和理解其他文化。「我希望講述他們的故事,分享他們的奧林匹克。」愛德華茲說。

在奧運會期間,人們會通過報紙、電視以及網路等各種媒體關注比賽,但在奧運結束後,人們的奧運記憶會逐漸淡去,直到兩年後再一次奧運會召開時才會重新投入激情。如何讓人們一直關注奧運,這對愛德華茲來說是一個挑戰。她認為,通過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能讓奧運的元素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會進一步提高奧運的活力。

對於平昌冬奧,愛德華茲印象最深的部分包括藝術家演唱「披頭士」樂隊的經典歌曲《Imagine》,因為「這向世界傳遞出希望的信息」。愛德華茲堅信體育是有利於促進全球和平與進步的力量,「通過奧運平台可以實現跨文化交流,讓奧運精神傳向全球」。

「奧運精神」是愛德華茲經常提到的辭彙。在去年加入國際奧委會前,愛德華茲在工業巨頭通用電氣公司工作。比較前後兩份工作,她認為傳播奧運精神的工作更有激情,在奧運平台上「有很多好的故事可以講述」。

但奧運也並非總與正能量相關,奧運也會爆出一些負面新聞,比如前幾年傳出的美國鹽湖城在申奧過程中的一些醜聞,以及本屆冬奧會也爆出日本選手服用禁藥事件,這都讓奧運蒙羞。對此愛德華茲說:「通常情況下人們對奧運會有著積極的情感,但是全世界任何組織都會有無效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努力直面事實,在了解情況後做出反應,不混淆視聽。」

日本男子短道速滑選手齋藤慧在平昌冬奧會前的賽外葯檢中被查出興奮劑陽性,這也成為平昌冬奧會期間爆出的第一例興奮劑違規事件。愛德華茲稱:「如果是和禁藥有關的事件,我們會和藥物團隊聯繫,讓他們發聲,但不是讓事件政治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莫迪在達沃斯捍衛自由貿易 外媒:對中國主張的強烈呼應
境外媒體:中國在達沃斯重申反對保護主義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