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慢性淺表性胃炎,艾灸治療很簡單,治癒率達96%

慢性淺表性胃炎,艾灸治療很簡單,治癒率達96%



慢性淺表性胃炎

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之一 ,西醫以對症治療為主,近期療效尚可,但停葯後易複發。 


其發病多認為與幽門螺桿菌 ( Hp)感染、飲食和環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等相關,這些因素單個或多個導致胃黏膜水腫、通透性增加,最終引起本病的發生,治療以抗 Hp感染及對症治療為主。


中醫學無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記載,根據癥狀多將本病歸屬於「胃痛

」「

痞滿

」 「

嘈雜

」 等範疇,認為本病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脾,病因多為飲食不潔或不節、感受邪氣、情志內傷等,病機主要為胃黏膜受傷、胃失和降,治療以健脾和胃為主。


臨床資料

某院收治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 115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對照組

 57例中,男21例,女36例,年齡20~64歲。


治療組

 58例中,男24例,女34例,年齡20~60歲。


診斷標準


a. 有消化不良、噁心、厭食、泛酸及與進食有關的上腹部疼痛等。


b. 可有左上腹部輕壓痛。


c. 符合胃鏡診斷標準或病理檢查標準。


中醫辨證標準


主症: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喜溫喜按,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


次症: 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療方法


對照組

予香砂養胃丸,9g /次 ,2 次 /天口服。 



治療組

採用無瘢痕灸法,取上

中脘、足三里

 ,每穴灸 2壯。治療期間患者還需調情志、節飲食、忌生冷油膩,2周為 1療程。







治療結果


臨床痊癒: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黏膜炎症好轉達輕度;



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減輕 ,黏膜炎症好轉;


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者。




對照組(中藥)

:痊癒18,好轉28,無效11,總有效率80.70%


治療組(艾灸)

:痊癒29,好轉27,無效2,總有效率96.55%




小  結



艾灸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外治法,具有溫陽固脫、散寒止痛等功效。「北方者…… 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火芮」 ,說明艾灸具有獨特的適應症,特別適用於治療虛寒性的疾病。


艾灸通過局部的溫熱刺激,可以產生一系列獨特的功效,皮膚局部溫度的升高 ,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及各種病理產物的吸收和代謝,故具有改善局部癥狀的功效;當刺激特定的反應點或刺激點時,通過經絡溝通上下內外、聯絡形體官竅,又可以產生整體的調節作用,治療全身的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5555 的精彩文章:

手少陰心經
帶 脈

TAG:艾灸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