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寫在土地上的詩歌……——「詩詞之村」村民墨香詩情慶新春

寫在土地上的詩歌……——「詩詞之村」村民墨香詩情慶新春

新華社太原2月23日電 題:寫在土地上的詩歌……——「詩詞之村」村民墨香詩情慶新春

新華社記者霍瑤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20年來,在山西省翼城縣南唐鄉曉史村,有一群農民詩人,放下鋤頭、拿起筆,用一首首詩歌,延續鄉土千年文脈,描繪鄉村振興的時代新篇。

「臘梅迎春鬧雪霜」「春風鑽進莊園,飛蝶輕舞,在枝頭縈繞情懷」……曉史村廣場一側的三塊黑板上,詩歌正在「鬧春」。走進曉史村,到處是詩歌的氣息:小廣場上有人在朗誦自創小詩,文化小院里筆墨飄香,手繪的文化牆上,都是村民的詩歌。

每年春節,這座澮水河畔的小村莊都會舉辦詩歌節。今年村裡的「賽詩會」別出心裁,村裡人以「新春」為話題,各自尋找意象創作,有70多個村民「投稿」,最後選出了25首詩,「登載」在村裡的新春黑板報上。

「這個年過得有韻味!」黑板前,村民崔志敏笑著說。

在《春暉》《今昔》《春之韻》等小詩里,荷花、溪水、農機聲、清晨的鳥啼、新修的房舍都成了村裡人的寫作源泉。「詩歌是寫在土地上的。」村民姚燕感慨道,自己詩歌中描寫的鄉村,大多是那些漸漸消失的古老樸素的東西。

曉史村村主任趙忠告訴記者,村裡從1998年就在退休老教師趙文台的帶領下成立了「新田園詩會」,從剛開始的生疏到後來慢慢熟練,曉史村漸漸成長起了一批「農民詩人」。如今,村裡人在田間地頭勞作之餘,經常提筆寫作,以詩歌會友、用詩歌抒情。

老詩人趙文台今年87歲,仍然堅持走村串戶,給村民講詩、改詩,講解押韻、取材、立意等技巧。趙文台說,只要貼近生活,寫農家事,細心觀察,仔細琢磨,「家長里短可入詩,白菜蘿蔔有詩味」。

就這樣,詩歌在曉史村「熱」了起來。如今,曉史村被山西省詩詞學會命名為全省唯一的「詩詞之村」。全村累計創作詩歌6000餘首,創作書畫2000餘幅,已出版詩集27本。在曉史村的帶領下,南唐鄉村村成立詩書畫協會、建設詩書畫活動室,詩歌也成了翼城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30歲的崔小藤是曉史村人,在北京工作的她今年回村過年,發現村裡的文化氣氛越來越濃了,「最明顯的感受是鄉親們好像都變得『浪漫』了,大家都能吟上兩句,很有詩情畫意」。

這兩天,曉史村的幾位村民又忙碌起來,他們在為縣城裡即將舉辦的元宵晚會做準備,「江天遙望春如繪,誰把燈火蘸筆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