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面深化改革的「溫州2017」

全面深化改革的「溫州2017」

溫州都市報2月23日報道截圖

扛起改革新旗幟,再創發展新優勢。

新時代,溫州發展面臨全面深化改革,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的機遇。

全市上下按照「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再創高質量發展新輝煌」總要求,圍繞「構建五大發展生態、建設國際時尚智城」的戰略目標,堅持改革創新不停步、先行先試勇探索,堅定扛起溫州繼續作為「探路者」的使命擔當。

2017年是我市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一年。這一年,溫州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力促政府服務提速增效;深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深入推進城市發展改革創新,強化區域統籌協調;深入推進社會治理改革,充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全力提升文化軟實力;深入推進黨建、紀檢體制改革,全面夯實基層基礎。

這一年,溫州組織實施了28個市本級和73個縣(市、區)年度重點改革項目,推出了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重點領域改革「溫州解決方案」,打響了更多的溫州改革品牌「風景線」,推動了一批重大改革試點在我市落地。

這一年,溫州切實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改革呈現各方聯動、全面發力、協調推進的良好態勢,群眾的改革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增強,為溫州加快建設國際時尚智城注入了強大動力。

新春開局的節點上,本報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社會治理改革等方面,通過一個個故事,展現溫州全面深化改革的亮點和成就。

「最多跑一次」改革

[案例]

「一村印務」體驗「全市通辦」的便利

近日,溫州市一村印務有限公司收到一個快遞,快遞內裝的是龍灣區文廣新局審批窗口寄來的《印刷經營許可證》正副本。

溫州市一村印務有限公司原本是鹿城區的一家印刷企業,因老廠房被拆遷,於是將生產車間搬到龍灣,這意味著企業要辦理登記信息的變更手續。

這家企業在了解如何辦理變更手續時,得知市文廣新局已經推行「全市通辦」便民服務,就將相關申報材料遞交給相對較近的鹿城區文廣新局審批窗口,鹿城窗口受理後將申報材料快遞轉交龍灣,龍灣區文廣新局審批科立即組織人員上門踏勘,並在1月5日下午下班前將許可證件寄出。

這本《印刷經營許可證》是龍灣區文廣新局審批窗口首例「全市通辦」審批件。去年11月,市文廣新局印發《關於試行市縣文化行政審批事項「全市通辦」服務模式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範圍內打破地域限制,改變文化行政審批原有按照屬地管轄權進行申請受理的傳統模式,積極探索文化行政審批事項「全市通辦」的有效路徑,實現全市範圍內就近辦理申請業務,建立「異地受理、屬地辦理」的文化行政審批服務新模式,促進市域審批服務一體化。

據記者了解,像這樣的「全市通辦」業務,今年將成為「最多跑一次」進一步改革的便民措施之一。「全市通辦」打破了地域限制,改變文化行政審批原有按照屬地管轄權進行申請受理的傳統模式,建立「異地受理、屬地辦理」的文化行政審批服務新模式,推動行政審批縱向、橫向全面貫通,實現全市文化窗口無差別「一窗受理」,使企業和群眾辦事「距離最近、時間最短」,真正讓辦事企業和群眾體會到改革獲得感。

[亮點]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溫州2017」

溫州市改革滿意度指數

在全省11個設區市中排名第一

事項公布

已梳理並公布「最多跑一次」的事項:市本級738項,縣(市、區)平均為737項,覆蓋85%以上事項。根據群眾需求和業務關聯性,梳理公布「一件事涉及多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即「一件事」目錄)共135件事。

窗口設置

市本級分類整合併設置了投資項目、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外經貿、綜合便民、公安服務、醫保社保、大交通、社會事務等9類綜合受理窗口,涉及45個部門940項事項,覆蓋80%以上的部門。

涉企服務

實行「六聯一模一優」涉企審批服務模式,推行階段並聯審批、時限總承諾制和主線平行辦理等機制,優化投資審批服務;對17類工業產品許可推行「先批後核」,由前置轉為後置,辦理時限從2個多月壓縮為1~2個工作日;實行證照聯辦、多證合一、施工圖聯審、區域評價,持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深化涉批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中介服務提速49.8%等。

調查評估

溫州市改革滿意度指數在全省11個設區市中排名第一,為94.32%。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實現率(實現「一次辦結」的比例)提升幅度最高的同樣是溫州,提高14.4個百分點。

經濟體制改革

[案例]

「庄吉服飾」智造推動服飾營銷模式的轉型

去年10月28日,溫州庄吉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庄吉服飾」)總投資1.65億元的智能工廠正式上線生產,將服飾這一傳統產業裝上了「新動能」——通過服裝個性化定製引領時尚產業發展,以智能製造為企業升級服務。

到目前為止,庄吉服飾的智能工廠已經運行了3個多月。前天,庄吉服飾總經理吳邦東說,庄吉智能工廠的生產環節已經完全理順,銷售的勢頭也非常好。2018年將是庄吉服飾國際化的重要一年。

庄吉服飾的智能工廠單層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擁有全球先進的智能生產流水線,可以實現一套西服從面輔料倉庫到成品入庫所有工藝環節的一體化全智能——服裝生產所需的物料從智能倉庫出發,通過各自攜帶的「身份證」(身份編號卡),實現自動輸送、自動裁床、自動裁剪。該流水線有394個工位,由「六縱四橫」的傳送帶連接,每個工位都有自己的編號和若干個感測器。據生產線工人介紹,過去要在不同工位之間來回拿料,同時要識別防止弄錯。現在有了這套智能系統,布料會直接傳送到面前,工人只需要在自己的工位上完成既定的工作內容即可。

據了解,傳統服飾銷售通過訂貨會等方式進行線下的銷售,產品先開發生產,形成庫存,再根據季節上貨,由代理商承擔很大一部分的銷售任務。而庄吉的智能製造推動了服飾營銷模式的轉型。

「C2M模式意味著今後代理商這個模式將發生變化。這個春節我們就在考慮代理商的未來定位,生產模式變了,營銷模式變了,代理商今後可能重點要在服務質量、客源拓展等方面發力。」吳邦東說。

吳邦東透露,今年,庄吉服飾將積極拓展網路銷售,開發定製客戶端,並推出「JUDGER ON LINE」定製服裝。同時,與「衣邦人」等高端定製平台合作,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

[亮點]

經濟體制改革的「溫州2017」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

打造產業集群

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電氣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千億級時尚產業集群;瞄準智能裝備、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集群,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

推廣智能製造

2家企業入選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7家企業入選工信部2017年「兩化」融合貫標試點,16個項目入選省級智能製造重點項目,2個行業入選全省首批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試點。

創建知名品牌

甌海眼鏡、永嘉玩具、平陽家用包間電器具和蒼南電子商務針織品等4個產業集聚區同時獲批創建國家級質量提升示範區,永嘉泵閥產業集聚區榮獲「全國泵閥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龍港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取得實質性突破。

淘汰落後產能

關停取締「四無」生產經營單位5.3萬家,完成204家企業落後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處理等,獲省「騰籠換鳥」先進市。創新企業減負體制機制,2017年累計減輕企業負擔122億元。

整合產業平台

浙南科技城成功獲批創建首批省級雙創示範基地,樂清市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

社會治理改革

[案例]

一集電視節目揭示規範取證的重要性

去年,央視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四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播出了這樣一件事:

2014年7月,樂清市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詐騙案件過程中,被告人尹貴當庭翻供,聲稱自己身上有傷,是受到了刑訊逼供才作出了有罪供述。對此,主審法官要求辦案民警陳曉慶出庭作證,說明情況。

民警陳曉慶說:剛開始有一點蒙了,不知所措。偵查破案過程當中,是我們去訊問犯罪嫌疑人。在庭上的話,是我們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反而要被犯罪嫌疑人進行詢問。

事實上,犯罪嫌疑人身上的傷,是在逃跑過程中被草叢劃傷的。抓捕錄像表明,尹貴身上的傷,是在逃跑過程中抗拒抓捕導致。法庭對尹貴所稱遭到刑訊逼供的辯解不予採信。

這件事讓陳曉慶和同事們認識到執法記錄儀的重要性,執法記錄儀,對他們的執法行為,既是約束,又是保護。

而司法改革環環相扣,不斷向縱深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不僅對審判環節提出了要求,更促進了公安執法的規範化。根據法院審理需要,偵查人員出庭證明結果真實性與過程合法性,這是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今,公安機關取證過程必須規範,這樣才能在庭審時經得起檢驗。

圍繞「審判」這個中心,錨定訴訟制度的短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完善權力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訴調對接,一系列改革措施從頂層陸續推向了基層。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作工作報告。在該報告中,介紹了溫州法院在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領域的司法實踐:「四川成都、浙江溫州法院大力推進偵查人員、鑒定人、證人出庭作證,充分發揮律師辯護作用,促進庭審實質化。」這是繼2016年「溫州探索」首現最高法工作報告後,溫州法院改革成果再次被最高法工作報告「點贊」。

2014年11月底開始,溫州市中院聯合中國政法大學在市中院和瑞安、平陽法院開展為期一年的庭審中心與證人出庭改革試點工作,樂清法院則專門試行刑事案件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工作,在全國率先開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溫州探索。這些探索取得一定成效,走在全省庭審實質化改革前列,得到中央政法委及最高法相關領導充分肯定。

數據顯示,2015年,溫州兩級法院共有119起刑事案件179人出庭作證,實際到庭率為41.53%,相比2014年全年僅2名證人出庭有了很大提升。2016年,溫州全市法院證人出庭作證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共有282起刑事案件469人出庭作證,實際到庭率達73.05%,出庭作證人員包括200名普通證人、46名鑒定人、91名偵查人員、5名專家證人和127名被害人,涵蓋了現行法律框架下刑事案件出庭人員的全部類型。

推動落實庭審實質化,就是要讓刑事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等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真正做到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

[亮點]

社會治理改革的「溫州2017」

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訴制度改革

溫州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

獲批全國首批「三項規程」試點

溫州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創新推進司法證明實質化、控辯對抗實質化、依法裁判實質化,獲批全國首批「三項規程」試點、全省首批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全省現場會在溫州召開,改革成果在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和《為了公平正義》中播出,改革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

家事審判改革經驗被國家相關法律吸收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等四項改革任務,以檢察官、法官員額制改革為核心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已落實到位。推進檢察機關人員分流等內設機構改革,全市檢察機關內設機構從147個整合為102個,壓縮幅度近1/3。深化輔警管理改革,全面開展輔警定崗定責工作,落實定向輔警招聘事業編製工作人員的優惠政策。深化家事審判改革,組建專業化家事審批隊伍,搭建柔性化糾紛化解平台,探索規範化家事訴訟程序、建立常態化家暴人身保護,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經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吸收。

建立立法專家庫

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出台加強黨領導立法的實施意見,建立立法專家庫,通過3部地方性法規。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機制,創新「3+X」履職模式。

探索社會組織統戰工作「溫州方案」

探索社會組織統戰工作「溫州方案」,打造網路人士統戰品牌,經驗向全國推廣。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覆蓋民主黨派、宗教界、少數民族、港澳台僑、新的社會階層等領域的代表人士「1+5+X」綜合評價體系。全國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綜合評價體系試點落戶溫州。在全市範圍內鋪開黨內規範性文件備案向基層拓展試點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深入開展群團改革,完成第一批群團單位改革,第二批群團單位改革穩步推進。

溫都記者 呂進科 周俊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吃了兩根雞翅後,浙江小伙住進重症監護室!這個教訓太慘痛!

TAG:溫州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