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亞伯投身革命

曹亞伯投身革命

提到曹亞伯,很值得說道一番。史書上多記載曹亞伯肄業於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卻鮮有人知曹亞伯其實是湖北農務學堂蠶桑科第一屆學生。

曹亞伯像

曹亞伯(1875-1937),原名茂瑞,字慶雲,光緒元年(1875年)出生在湖北興國州(今陽新縣)北鄉曹家灣柯海村。曹亞伯幼年喪父,母親勤儉持家將他撫養成人。幼年的曹亞伯經在一次看戲時對皇帝角色很感興趣,鄉人告訴他當今的光緒皇帝是外國人,於是他對滿清專制感到厭惡,萌生了「殺掉皇帝,自己做皇帝」的幼稚念頭。

當時,基督教剛剛傳入華中地區不久,對這個外來的新鮮事物,曹亞伯認為是異端,也是十分痛恨。15歲時,他特意跑到大冶縣的福音堂,斥責駐堂教士張長善邪言惑眾,並且威脅張教士說,日後他要是發達了,肯定將他們這些「洋奴」統統殺光。

不過,張教士沒有對這個小孩子大發雷霆,他拿出一本上海廣學會翻譯出版的《格物探源》給曹亞伯翻看。自小生長在崇山峻岭中的曹亞伯哪見過這種新書,心裡極其快意,想要借走閱讀,無奈張教士就是不借,於是曹亞伯動用了潑皮耍賴的看家本領,強行借走。

《格物探源》給曹亞伯展示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世界,自此加入了基督教,開始使用「亞伯」這個教名,並且心裡開始有了家庭革命、社會革命的意識。

光緒24年(1898年),24歲的曹亞伯乘船離家至武昌,進入剛剛設立的農務學堂求學,並補博士弟子員。光緒26年(1900年)7月,唐才常等所領導的自立軍失敗,幹部數十人先後被捕棄市。身在武昌城的曹亞伯親眼看見林圭、博慈祥、李炳寰、蔡承煜、王天曙、黎科、瞿河清等人被殺,對清廷愈加恨之入骨,於是和農務學堂日語譯員中的革命黨人徐傳篤、唐寶鍔有了更加頻繁的來往,自此走上革命黨之路。不過,這也導致他和另外其他4名同學在羅振玉的整頓中被迫離開學校。

幸運的是,曹亞伯離開農務學堂後,正好趕上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招考新生,於是他於1900年冬天進入該校肄業,並和黃興同班。

孫中山手書「博愛」條幅贈與曹亞伯

(原件藏於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在以後的人生歲月中,曹亞伯創辦科學補習所,參與創辦同盟會,為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孫中山曾對他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曹亞伯於黨國革命,曾盡大力」「輔佐革命,奔走國內外,無役不從,尤其辛亥武漢革命,曹亞伯功勛特多」,並親書「博愛」「山高水長」條幅讚頌。辛亥革命元勛黃興也曾手書一聯「天下引以為己任,我事皆可對人言」贈給曹亞伯,高度讚賞他「天下為公,心胸坦蕩」的高貴品質。當然,這是後話。

關於農務學堂的整頓工作,羅振玉還向張之洞建議撥給公地用以建設農事試驗場,以便師生實驗。張之洞對羅振玉的一系列改革頗為滿意,於是接受了他的建議。要知道,美國教習布里爾曾幾次三番要求張之洞劃撥公地建設農事試驗場,都沒有下文。

作者|濤子

來源|校慶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中農業大學 的精彩文章:

來自華農新媒體聯盟的22個紅包,祝你新春快樂!

TAG:華中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