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春運「天價」機票真的不合理嗎?

春運「天價」機票真的不合理嗎?

春運「天價」機票真的不合理嗎?

航空公司在旺季時大都只出售全價票,造成機票上漲錯覺。其出售的任何艙位票價都需經民航局認定。

伴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春運返程高峰受到外界關注。近日,被大霧籠罩的海南現出島難題,機票難求、機票價格等問題備受爭議。眾多網民及自媒體刊文指出,三亞出發的機票高達萬元,航空公司坐地起價。然而航空公司真能「趁火打劫」嗎?

要想知道航空公司是否坐地起價,首先要了解中國民用航空國內運輸市場是如何定價的。2004年,《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出台,該方案明確了在政府宏觀調控下,逐步擴大民航運輸企業定價自主權的原則。上述方案更是放開了部分航線票價下浮幅度。

此後,民航局、國家發改委多次完善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政策。根據《民用航空國內運輸市場價格行為規則》(下稱《規則》),對頭等艙、公務艙旅客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從事航空運輸市場營銷研究的副教授謝立告訴《財經》記者,所謂市場調節價,就是把定價權下放給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可以根據運營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對頭等艙、公務艙票價進行市場化的定價。

因此,此次海南萬元機票都是出自於頭等艙和公務艙。謝立表示,頭等艙和公務艙乘客只佔飛機乘客的極少部分,航空公司設立的高票價都是乘坐兩艙的高端人士能接受的,不會超出高端人士的承受能力。

國內某航空公司曾參與機票定價的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頭等艙、公務艙是主要贏利點,基礎運價較經濟艙會高出不少,屬正常現象,同樣得到局方認定。

而對於普羅大眾所能承受的經濟艙來說,其客運價根據不同航線市場競爭狀況分別實行市場調節價和政府指導價。實現市場調節價的具體航線由民航局和國家發改委協商確立。

由於經濟艙面向廣大普通消費者,因此其市場調節價也並不是像頭等艙和公務艙票價那樣,完全由航空公司來決定。

首先在航線條數上,民航局就有所規定。每家航空運輸企業每航季(註:每年共有航季,夏秋和冬春航季)上調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經濟艙旅客無折扣公布運價的航線條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本企業上航季運營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線總數的15%(不足10條航線的最多可以調整10條)。

在價格方面,每條航線每航季無折扣公布運價上調幅度累計不得超過10%。國內某航空公司曾參與機票定價的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市場調節價並不意味著航空公司可以任意定價。所有航空公司各艙位運價都是確定的且對外公布,一切折扣以此為基準。

以國內經濟艙為例,業內稱之為YB運價,即該機票全價價格,折扣機票價格=YB運價*折扣率。上述人士表示,航空公司以YB運價為基準,通過折扣程度調整機票價格,折扣規定一般是航司根據市場競爭狀況和銷售進度不斷浮動,不需要民航局審批,但YB運價需局方認定。

此外,具體航線實際執行的運價種類、水平和適用條件,都要在執行前至少提前7日報送給民航局和發改委。

而對於執行政府指導價的航線經濟艙來說,就更不可能存在肆意漲價的問題。根據《規則》,航空公司以政府規定的基準價為基礎,在上浮不超過政府規定最高幅度、下浮幅度不限的範圍內來確定運價。

以這次被網友炮轟的三亞-北京航線來看。該航線執行的是政府指導價模式,經濟艙最高限價為2530元,不存在暴漲至萬元的問題。

春運「天價」機票真的不合理嗎?

曾參與機票定價的相關人士表示,旺季時航司為抓住贏利點,減小折扣力度,因此,票價會給人「上漲」的感覺,但實質上仍是在YB運價基礎上進行操作,再漲也不會超過YB運價,不需報備局方,屬供求關係影響的結果。

海南航空(600221.SH)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航空機票價格制定在民航局規定範圍內參照市場需求及競爭情況制定,並根據市場淡旺變化調整價格。嚴格按照局方規定執行,春運機票價格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機票價格受市場情況波動影響有高有低。

民航局監測的全國主要城市始發航班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期間,民航出港旅客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亞、西雙版納、黃山、井岡山、張家界、麗江、成都、洛陽、哈爾濱、長春、南寧、鄭州、瀋陽、武夷山、濟南、烏魯木齊、寧波等旅遊熱點城市和外出務工旅客集中城市,其中海口、三亞、西雙版納、黃山、井岡山等機場7天平均出港客座率超過90%。

可見,在空運處於飽和的情況下,要解決一票難求的問題,需從整個交通體系著手,加大陸運跨海大橋的建設,方能解決海南出島難題。不然下一次仍將面臨霧鎖海南的窘境。



《財經》記者 陳亮/文 施智梁/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公共場所禁煙,為什麼難?
罕見!「世紀大雪」襲擾多國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