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步的人,過的是另外一種人生

跑步的人,過的是另外一種人生

一個普通的人到了76歲,很有可能連日常行走都問題,更別說跑馬拉鬆了。而他卻還能跑100公里山路,很多人都被震撼到。

他叫Seongjae Park,今年76歲,韓國人。在上個月舉行的2018年香港100公里越野賽以22小時05分27秒的成績完賽,成為今年港百完賽年齡最大的選手。而這個成績對於年輕人來說都稱得上是優異,男子排名727位,總排名901位。

賽事志願者說,看他矯健的身姿,堅毅的眼神,瞬間被打動。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60、70、甚至80歲的時候,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當被問到這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健康,家人,生活等等。

是像那位76歲韓國老大爺那樣,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地享受奔跑的快樂?還是像大多數人那樣,顫顫巍巍地在公園遛彎?

這樣不同的人生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來看看下面這幾位跑者的故事,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跑步的人,過的是另外一種人生。

他叫孫國章,今年74歲,山東萊州人,堅持跑步50餘年。

小時候因為家境不好,孫國章經常吃不飽,導致營養不良,身體很瘦弱,還患有嚴重的胃病。初中畢業的時候,身高只有145厘米,體重只有80斤。高考前體育測試,老師看到這個身高體重時大笑了起來。因為體重不夠限考體育專業,身高不夠限考駕駛專業,他感到了欺侮,便開始跑步鍛煉身體。

高中3年堅持不斷的跑步,不僅身體體質增強,胃病也去無蹤。嘗到甜頭的孫國章從此便一直堅持跑步,大學五年,工作十九年從未間斷,還多次獲得單位運動會1500米比賽前三名。

退休後,他沒有閑下來,開辦了一家公司,可是工作繁忙加上作息不規律,堅持了幾十年的跑步習慣被丟棄了。

短短几年時間裡,體重就從120斤增加到155斤,身體狀態也是每況愈下!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孫國章被年輕的員工們甩得很遠,想加快速度來追趕他們,但是感覺兩條腿邁不開,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堅持跑步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才意識到身體是第一位的。

於是他關掉公司,重新開始跑步。體能逐漸恢復後,開始參加馬拉松比賽。到目前為止他參加了40多場全馬和半馬的比賽,50公里的越野跑比賽也多次參加。每到周末,他和許多喜歡跑步的年輕人一樣,不是在奧森跑長距離,就是在全國各地參加比賽,根本不像一個年過70的老頭。

如果不是跑步,他可能就會像其他70歲老人一樣,雙腿行動不便,還時常要去醫院。

他叫關景學,今年69歲,遼寧本溪人,堅持跑步40餘年。

在紡織廠當了20多年工人之後,他感覺自己身體大大不如從前,便開始跑步健身。工廠附近有一個田徑場,他就下班之後,先去田徑場的操場跑一跑,然後回家。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狀況大為好轉。而那時當地正好有一家跑團在哪個田徑場訓練,他就加入了他們一起訓練。

跑著跑著,速度越來越快,也讓他自己對跑步更加有信心。2001年和跑團的隊友一起去參加泰山國際登山節,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同年還參加了登遼寧千山比賽,拿了第一名,獲得2000塊獎金。家人也從反對他跑步開始支持他跑步。

2004年,他來北京參加北京馬拉松,首次跑馬拉邊距離破3就只差一點點,成績是3小時01分40秒。

從這以後,關景學就與馬拉松結下了不解之緣。2009年退休後,來北京為工作繁忙的女兒照看外孫女,但跑步這項愛好一直堅持。同年的北京馬拉松,他跑出了3小時05分的成績。

2012年的廈馬,63歲的他跑出了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56分42秒,成功破3。這個成績讓很多人都對他表示由衷地敬佩。2014年的北馬,關景學的成績是3小時02分46秒,年齡組第一。2015年的北馬,因為足底筋膜炎的困擾,他仍跑出了3小時18分的成績,位列年齡組第二。2016年,關景學只要參加比賽,秦皇島馬拉松,北京國際長跑節,北京馬拉松,鳥巢半程馬拉松,都能輕鬆拿到年齡組第一。

堅持跑步,也讓關景學十幾年沒有吃過什麼葯。有一回因為牙出問題了,要去醫院拔牙,醫生就問他,打過什麼針,吃過什麼葯沒?怕他會有什麼反應。他回答說,自己十多年沒打過針,吃過葯。醫生聽後感到非常驚訝。

如果不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跑步,關景學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體質,在將近70歲的年齡跑出國家二級水平,成為很多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他叫馬亮武,今年49歲,雲南楚雄人,堅持跑步30餘年。

17歲時,因為體育老師的一句話,「你要多跑步,多吃飯,長高點,不然以後找不到老婆。」馬亮武開始跑步。每天早晨在煤渣跑道上跑步,寒來暑往,春夏秋冬,從未間斷。

37歲時,已經堅持跑步20年的他,偶然在一次周末跑步時碰到了正在訓練的甘肅省體工大隊馬拉松運動員,於是嘗試著加入訓練,沒想到竟一直跟著隊員們跑完了全程,絲毫不落下風。教練看到這一幕後,跟他說:「你能跟著我們用這樣的速度跑下來,成績很不錯,應該去參加馬拉松比賽。」

從沒參加過任何比賽的他,內心從此埋下了一粒種子,開始生根發芽。2006年,他邁出第一步,報名參加了廈門馬拉松賽,同年成為在一年內完成那時的中國馬拉松「大滿貫」廈門、大連、北京、上海四站的唯一雲南跑者。

十幾年來,他克服地域、語言的困難,用自己不高的工資收入,在業餘時間內參加了80多場國內外馬拉松比賽,足跡遍布亞洲、歐洲、美洲。成績還很不錯,成為「在德國賽道上跑得最快的中國人」、「第一個跑到歐洲的雲南人」、「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舉辦118年來跑得最快的中國業餘選手」。

2012年,他創立雲南跑吧,2014年,又創立楚雄跑吧,填補了雲南省、楚雄市沒有跑步組織的空白。同年,他首創並在楚雄成功舉辦了中國第一場家庭馬拉松比賽。在他的激勵和鼓舞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這項運動中。

如果不是跑步,他的業餘生活可能就是打麻將或者釣魚什麼的,然後安心上班到退休,走過平淡的一生。

她叫邢如伶,今年55歲,北京人,堅持跑步18年。

18年前,她被查出功能性心率不齊,熟睡的時候心跳會驟降到每分鐘27次,吃藥也不見好轉,令她苦不堪言。一位喜歡跑步的同事建議她跑步試試,「之前他有輕度的心率不齊,跑步之後就緩解了。」

跑步還能治病?抱著懷疑的態度,邢如伶第二天一早就跟同事跑步去了。平生第一次跑步,他倆邊跑邊聊,不知不覺跑了10公里,「跑完之後還洗洗涮涮的,忙活了一早上,反而覺得很精神。」這麼一連跑了一周,邢姐覺得「跑步真不錯」。兩個月後,她的心率就正常了,癥狀也都消失了,「所以說跑步救了我的命也不為過。」

自此之後,邢如伶愛上了跑步,每天早上5點起床去晨跑,一跑就是一個小時。還參加了一個長跑隊,開始和大傢伙一起跑步。而這也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

2001年首次參加全馬比賽跑出3小時20分的成績,同年參加攀登中央電視塔賽,以12分32秒打破最快記錄,獲得冠軍。隨後的8年時間裡,大大小小參加了100多場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09年開始,她逐漸在越野圈嶄露頭角。以46歲的年齡首次參加TNF100公里越野比賽獲得冠軍,轟動一時,後來就成為The North Face的簽約運動員。從這以後,她開始征戰國內外各大越野賽,都取得了不錯的名次。

如果不是跑步,她可能還會是一名醫院的護士,並一直與心率不齊做鬥爭。

他叫陳進,今年55歲,江蘇海安人,堅持跑步15年。

他是一名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斤8兩,一直到6歲都無法正常走路。長大後開始運動,身體才漸漸好轉。

40多歲的時候,參加鄉里的農民運動會,跑贏了不少20多歲的年輕小夥子。當地的體育老師看到後,便跟他說,「老陳啊,你體力不錯,可以去跑個馬拉松!」

那個時候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馬拉松,一點概念都沒有。通過別人了解和自己搜集資料之後,他對馬拉松算是有了一些了解,就這樣他開始訓練。天天早起在村子附近長跑,同村人覺得他是不是精神出問題了。

但是他沒有理會,繼續堅持跑步。2004年他懷揣著2000元來北京參加馬拉松比賽(半程項目),獲得了第91名的成績,一下子成為了當地的體育名人。

從此便開啟了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堅持不懈的奔跑讓他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還先後獲得2010年CCTV體壇風雲人物體育未名人士提名獎,2014年江蘇省體育達人稱號,2013—2016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

如果不是跑步,他可能還是一位勤勤懇懇,樸實無華的農民,根本沒有機會去外地參賽,甚至出國參賽,並成為奧運會火炬手。

他叫毛大慶,今年48歲,北京人,堅持跑步5年。

4年前被發現抑鬱症之後,醫生很明確的建議他用藥物治療。而這些藥物都不是常規性的葯,都是精神類的,副作用很大,一次要吃六種。這輩子活了40多歲都很少吃藥,突然要和藥物相伴,甚至一生,這對毛大慶的打擊很大。

當時恰逢萬科要求管理層帶領員工跑步,而那時毛大慶是極度反感跑步的,一旦看到電視放跑步的畫面就要關掉。不得已只能逼迫自己去跑,最初從健步走開始,800米、2公里到5公里。當教練帶到他可以跑完5千米,毛大慶覺得自己好像成了傳奇人物。就開始瘋狂迷戀跑步,當他跑完第一個5公里時,他覺得人生好像被推開了新的一扇窗。此後6天,他每天去跑5公里。

到現在為止,毛大慶不僅抑鬱症沒了,還跑了70場馬拉松,翻譯了一本暢銷書耐克創始人菲兒·奈特親筆自傳《鞋狗(shoe dog)》,並且創辦了優客工場,去年年初估值70億。

如果不是跑步,毛大慶這後半輩子可能就要以藥物為生,哪還會有這麼精彩的下半場。

跑步與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2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跑步意味著和同齡人拉開距離,別說自己沒時間跑步,其實越忙的人反而越注重跑步。

比如下面這些大佬: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閑時、忙時都要跑步

「新年第一刻從健身跑步開始。」在企業圈中,跑步達人非潘石屹莫屬了。他經常會在微博中分享自己的跑步經歷,常在天壇、北海公園、後海、奧森公園附近出沒。就算出差,也會備受球鞋,在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跑過。

「閑時跑步,因為有時間。忙時要跑步,可以放鬆減壓。高興時跑步,讓人更高興。沮喪時跑步,讓人高興起來。」若是當天空氣污染指數很糟糕,他會選擇在室內跑,並會為所有堅持跑步的朋友們加油。

「人生要有目標。跑步也要有目標,我的目標是1000公里向國慶獻禮。」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時,老潘已經跑完10公里回來跟粉絲們分享了,然後又充滿正能量地投入到工作中了。每天6-10公里,潘石屹一直在堅持跑著。

SOHO中國CEO張欣:晨跑是每天生活的必需品

「我現在就後悔20歲的時候怎麼不知道跑步呢?你別等了,現在就開始跑。」潘石屹的夫人張欣也是跑步愛好者,兩人實力相當,兩口子經常在微博中大喊「跑完後好有幸福感!」。「在室外跑步,不僅你的腿動,心臟跳動快,你的皮膚,眼睛,耳朵,鼻子,你所有的感覺宮能都被調動起來,是全身心的運動。」

「很多朋友一聽說跑步都搖頭,都說一跑就胸口疼。我以前也那樣,後來一位長期長跑的朋友教我:1、跑步用嘴呼吸,不用鼻子;2、吸2口氣,呼1口,這樣才有足夠的氧氣,不會上氣不接下氣。3、腳落地時不要用腳根,盡量用腳的前半部。你試試這個辦法,明天一定可以跑30分鐘。」這是張欣的「跑步經」。

萬科總裁郁亮:管住嘴,邁開腿

郁亮的運動之旅是從減肥開始的。那一年,郁亮還是個微胖男,萬科也未到千億。對於減肥,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管住嘴,邁開腿。沒有時間運動,就有時間生病。不打針,不吃藥,也不能讓自己餓肚子,是郁亮堅持的減肥方針。

「健康豐盛」,這是郁亮掛在辦公室里的四個大字。每周至少跑5次已成為郁亮的必修課,5次裡面,一半10公里,一半5公里。實在因為公務繁忙或是條件不允許跑,他就原地做幾百個下蹲運動,用以彌補。2013年6月份,郁亮參加萬科發起的城市樂跑賽,跑5公里只用了20分多一點!

台塑創始人王永慶:人生就像跑步一樣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常說:「人生就像跑步一樣,需要不斷地學習、磨鍊,才能跑得穩、跑得好;也唯有從不間歇地跑,才能遙遙領先他人,捷足先登。」這句話正是他奮鬥人生的真實寫照。

從衣衫襤褸到億萬富翁的台灣本土神化的締造者,王永慶一直非常節儉,他最愛吃的飯是家常滷肉飯。他在中年以後堅持每天跑步一個小時,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早上跑步穿的運動鞋,每一雙總要穿上好幾年。

搜狐張朝陽:跑步不是與別人比賽,而是對自己的超越

2015年4月7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在公眾平台上宣布自己開始「嚴肅認真的跑步」,同時要監督自己將跑步進行到底,之後不到100天的時間,他跑了900公里,完成了兩個馬拉松。

關於跑步,張朝陽表示,我在跑步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其實跑步就是一個鍛煉精神強度的過程,不論進入腦海的想法多麼恐怖,你還是要繼續跑步,還是要繼續做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這是一種意志品質,這種意志品質決定了你人生的意義以及高度。

股神沃倫·巴菲特:接班人都要能跑步

巴菲特本人是跑步愛好者,開始跑步是由於發福以及健康問題。巴菲特熱愛長跑,他認為跑步有時候不需要速度,只需完成的毅力。其實長跑與巴菲特的投資之道有許多相似之處,巴菲特也曾對外表示,長跑與投資的相通點是忍受枯燥的過程以及控制自己的慾望。

不僅自己喜愛,巴菲特還積極將跑步融入了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當中,如今馬拉松已經成為伯克希爾企業文化中的一部分。2013年5月,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大會舉行了一場名為「投資於自己」5公里長跑比賽,據悉巴菲特為其命名。

巴菲特在挑選接班人時,將長跑作為一項硬指標。而他最熱門的兩位接班人也的確都是長跑高手。

托德·康姆斯(左),特長是鐵人三項全能運動,5公里跑步的最好成績是22分鐘;泰德·韋斯勒(右),馬拉松最好成績為3小時1分鐘。

此外,扎克伯格、馬英九、村上春樹、小布希、柯林頓、奧巴馬、卡梅倫等名人都是深度跑步愛好者。

這麼多大佬在跑步,跑步到底有什麼魔力?在古代奧運會的舉辦地奧林匹亞旁邊的阿爾菲斯河岸,崖壁上鐫刻著古老的希臘格言或許能解釋:

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New Balance/NB 997.5系列 男鞋女鞋復古鞋跑步鞋運動鞋
冬季跑步前如何熱身?推薦4項高效訓練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