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城明天多雲轉陰局部雨夾雪!今兒最高溫16℃明兒最低溫度0℃

聊城明天多雲轉陰局部雨夾雪!今兒最高溫16℃明兒最低溫度0℃

23日全市氣溫依然保持回升趨勢,午後最高氣溫將達到16℃左右,天氣剛剛轉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脫掉冬裝,換上輕便漂亮的春裝。剛剛沐浴著春日陽光一轉眼就要迎來雨雪天氣,秋褲、羽絨服趕緊重新穿起來。

根據春運氣象服務專報: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受冷暖空氣共同作用,我市多雲轉陰局部雨夾雪,請注意交通安全!具體預報如下:24日多雲轉陰局地有雨夾雪,北風3~4級,陣風6級,0~8℃;25日多雲轉晴,北風轉南風3~4級,-4~9℃;26日晴轉多雲,南風3~4級,2~16℃.

天氣轉暖,一些愛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絲襪,露出美麗的雙腿。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掌握春季養生法,才能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對此, 聊城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谷萬里表示,民間有句養生俗語:「春捂秋凍,百病難碰。」這句老百姓千百年來的生活經驗總結,有一定科學道理。意思是說春暖時節不要因升溫脫衣太多,寧可捂著點;秋涼時節也不要加衣太多,寧可凍著點,使身體逐漸適應寒暑變化,有利健康。

當前正是乍暖還寒,老幼病弱者尤其要做好春捂。「春捂」就是說在春季,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正如俗話所說「春天孩子兒臉,一天變三變」。

「春捂」,主要是指在立春過後氣候雖然在逐漸轉暖,但氣溫還是比較低,早晚溫差較大。體質較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如果把衣服減得太快,很可能會因遭受風寒而引發感冒等疾病。春天到來後氣溫總體上開始回升,但天氣也會忽冷忽熱,出於保暖禦寒的需要,人們仍然需要「捂一捂」。

在「春捂」時應該注意幾個部位:背心、肚子、雙腳、膝蓋和腰部。背心與心肺相通,風寒之邪極易透過背部侵入人體,背心一旦受涼就會導致肺寒,引起感冒咳嗽等癥狀。老年人和兒童在出門時可以穿件背心馬甲,或者套件毛背心,以防背心受寒。膝主筋,多「捂」膝蓋可以預防風濕性關節炎,增強腿部運動能力。應該注意腰腹和膝蓋的保暖,必要時可以套上護膝以加強保暖。

聊城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谷萬里提醒市民,「春捂」的重點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濕氣較大,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經常搓腳和按摩腳掌心,在晚上睡覺前用熱水燙腳都能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果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

「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般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就需要捂,當氣溫持續保持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人體已能適應就可以不捂了;當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就提前一兩天先增添衣物捂起來,因為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發病高峰與降溫幅度及持續時間密切相關。春捂的「捂」要恰到好處。一般是指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比如有時日最高氣溫超過22℃,不能像夏季那樣只穿單衣,但也不能連棉衣也不脫地捂著。捂過頭反而使人上火、血壓升高。

「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一般來說,春季可以讓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今日聊城 的精彩文章:

TAG:齊魯今日聊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