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內容大爆發,短視頻將迎來全民變現時代?

原創內容大爆發,短視頻將迎來全民變現時代?

縱觀國內,當下的短視頻領域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直播熱潮還未褪盡,短視頻就吸引了大量資本進駐。從澎湃新聞創始人邱兵出走打造梨視頻,「一下科技」圍繞短視頻領域多元發展,到全民玩「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已然成功佔據了用戶的碎片化時間。

網紅Papi醬、谷阿莫的視頻吐槽生活、吐槽電影,淘寶、京東上的短視頻展現產品特性,連旅遊業、美妝業等也紛紛進入短視頻領域。有人說短視頻的下一個戰場是內容運營,但如何變現依舊是熱議話題。我們不禁發出叩問:短視頻的內容質量是否因參差不齊難以變現?直播當道,短視頻能否搶贏流量?

《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曾感嘆過,花3年時間積累600萬用戶都抵不上Papi醬花4個月便粉絲過千萬。在這個碎片化時代,爆點很難預測,任何人都不知道下個「網紅」是不是自己,但做出有辨識度、有創意的內容還是有跡可循的。下面,記者就帶您一探各「短視頻大V」。

酷酷的騰另闢蹊徑,以黑底+彩色字幕的形式演繹平民打電話的有趣橋段。無畫面,僅通過滾動的字幕便將反詐騙、打電話、調侃及情話融合一體。「酷酷的騰」個性鮮明且有著清晰的自我定位,據悉,其每條微博視頻的點擊率幾乎都突破了千萬次播放量。

冒險雷探長以迷你紀錄片、自拍視覺的形式展現旅拍過程。視頻內的雷探長不走尋常路,放棄買房、探索世界的態度戳中當代人的觀看慾望。一個人帶著一台攝像機環遊世界,這估計是許多人幻想的生活,獵奇+窮游的視頻題材很獨特。

短短三個月,「辦公室小野」便在Facebook收穫了超300萬粉絲,視頻播放量突破2億。視頻內的小野以素人白領模樣給予觀眾代入感,無刻意討好與嘩眾取寵,也無視領導,在辦公室內大膽利用飲水機煮泡麵、給食物化妝、自製熱水工具……在視頻中,她似乎用任何工具都可以製作美食,且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辦公室不止有KPI,還有吃和遠方」,簡直創意十足。

平日我們看手機視頻,經常被各種特效、貼圖、背景樂等所吸引。那麼,小白用戶是否也能快速高效地剪輯出有趣內容?顯然這離不開實用又有趣的剪輯工具。下面,記者評測了四款手機剪輯軟體,讓我們一起看看哪個更實用。

日前,記者走訪了來畫短視頻峰會。會上,來畫CEO魏博表示,中短視頻在中國基本分為兩種——拍攝類與動畫類,其中動畫類佔據中國短視頻領域的30%左右,而來畫獲得B輪融資也驗證了短視頻+動畫的形式受資本青睞。如今來畫更是創新性地將AI與短視頻結合起來。

魔芋短視頻創始人錢俊提到,越豐富有料的內容越容易引發共鳴。對短視頻來說,娛樂性、共鳴性、沉浸感是最好的表達。而同道大叔聯合創始人李晗認為,同道大叔發展至今源於很強的稀缺性,通過有趣的卡通形象結合植入,進而產生較強的辨識度和商業化能力,再通過IP的內容、合作、產品,構建IP生態圈。

二更視頻副總裁劉玉龍表示,雖然已經有用戶能夠接受內容付費,但還不足以成為短視頻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的變現模式還是以廣告為主。他建議內容創業者應該往垂直領域發展,只有聚焦好的內容+好的傳播,才能夠創造真正的價值。聽了眾多創業者的經驗分享,記者發現,短視頻領域除了「AI+短視頻」的創新受到熱捧外,如何產生更多優質內容也是短視頻創業者急需解決的問題,而變現模式也將隨著渠道的增多而逐漸實現。

短視頻為什麼火?

短視頻App的數量在2017年得到爆髮式增長,泛娛樂化、垂直領域的內容成了新爆點,風頭一度蓋過網路直播,短視頻為何如此受熱捧?下面,就讓我們聽聽各方的聲音。

Q:《消費電子》

A: 三感故事

Q: 「三感故事」以歌述說故事,引起人們情感共鳴,在創作過程中需要哪些環節呢?遇到過「瓶頸期」嗎?

A: 在內容生產的上端,三感希望帶給用戶感知、感悟、感動三個維度,以大數據分析受眾喜好和抓住用戶的情感宣洩口,源頭上解決用戶的觀看慾望。在下端,注重視頻觀感和質感。在短視頻領域,因為用戶對質感的追求和業內精品化生產的趨勢,我們首先把住演員顏值和表演關,也要求演員有過一定網劇、院線等專業表演經驗。創作難點就是尋找用戶G點,內容形式是否具備傳播性,人設、選題是否有討論點,內容質感是否超越同類競品都需要斟酌。至於瓶頸期,那太多了。不快速成為大眾認可的頭部內容,很容易就被乾死。而且短視頻生命周期短,如何拓展多領域的內容矩陣,都需要考慮清楚。

Q: 您認為短視頻受到全民熱捧的原因有哪些?

A: 創投圈裡,幾乎所有人都同意:短視頻是個風口。5G即將商用,網速會越來越快,流量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消費端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難度雖然變大,但短視頻會更火,資本會更密集進入。短視頻有著短平快的特點,而超微劇更抓住年輕人的心理,單集可看、多集也可連看,且更易被年輕人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

Q: 短視頻與直播總被大眾所比較,短視頻平台的崛起會影響直播平台的流量嗎?

A: 國內移動視頻行業月度用戶總規模向10億邁進,同比保持36.5%的增長,可以說「短視頻」絕對是2017年的關鍵詞之一。短視頻都是錄完經過剪輯的,而直播是實時的影像視頻,直播的互動性較強,而短視頻提供的密集內容可能是笑點、淚點等,內容價值高。直播最核心的弊端就是內容和可觀性的缺乏,經過一輪風波後直播也開始轉向知識講座,戶外直播基本會在未來被邊緣化。

Q: 一旦短視頻開啟會員收費模式,播放量會下降嗎?

A: 好的內容應該讓更多人知道,相比新聞與資訊應用,更垂直、更偏知識分享的平台上,消費者為內容本身的付費意願更高。而短視頻在內容付費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想讓用戶接受從免費到付費,這其中不僅是時間問題,還要讓用戶真正認可你的內容。我們認為,收費內容要有用,免費內容要有趣。

Q: 都說原創內容現在是風口期,您認為未來的短視頻領域會衍生出哪些產品?

A: 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短視頻發展很快但仍在碎片化競爭階段,整個行業看起來生命力旺盛。但隨著行業整體增長,商業模式不明朗、創作成本高等問題層出不窮,會使創作者與平台的發展受到阻礙。在這個節點,短視頻創作者該怎麼做,生態型、平台型公司如何為行業出力,將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關鍵。通過三感video的內容,我們將會打造IP,也許是人、也許是一個劇,圍繞打造的IP衍生出周邊的變現模式。

我認為互聯網發展初期,視頻業就衍生了小視頻(以秒計算)、短視頻、長視頻。過去一年,大量的資本進入短視頻領域,加上3G、4G、無線網路的高速發展,流量的增加以及與廣告商的合作,令許多創業者摸索到了盈利模式,引起短視頻大熱。

個人認為短視頻不會達到全民變現的程度,因為它與其他互聯網模式一樣,只有小部分群體能變現。按照趨勢,專業內容生產者才能盈利。而在盈利渠道中廣告的價值最明顯;其次是遊戲行業,短視頻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跟遊戲開發商合作;然後短視頻也會涉及電子商務方面,與網紅、微商等合作電子商務。至於會員收費模式,我認為短視頻之所以發展快速是因為免費,一旦收費,必死無疑。據了解,任何一個短視頻平台想火,必須具備以下因素:1.平台參與者具備一定曝光度、傳播率、播放量;2.內容創業者、參與者有盈利能力。

我認為短視頻不會令直播的流量大受打擊,因為兩者是不同的展現方式。現在很多短視頻平台也曾做過直播,「一下科技」就涉足了這兩個領域。不同的展現方式可以分割用戶不同的時間,對比直播,短視頻的時間、內容更自由,消耗的手機流量也更少,它們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現在淘寶網上很多店主都開始用短視頻展現產品,讓消費者更直觀、更形象地看清楚產品的功能特性,增加消費者購買慾。

短視頻最主要的痛點是行業門檻太低,生產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導致標題黨、惡俗的短視頻佔據了許多用戶的眼球,一些真正做內容的人反而被掩蓋了。由於行業門檻低,數以百萬計的人在牽引行業,反而限制了市場分紅,行業發展太慢,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跟不上,最終只剩下少部分內容生產者活下來。如何使行業快速發展且符合監管需求是短視頻行業目前需要面臨的問題。

一開始因為喜歡錶演,也有拍攝想法就機緣巧合進了一家短視頻新媒體公司。對於引起觀眾共鳴的短視頻,我的理解是拍得接地氣點,通俗易懂,內容跟日常生活相關的。

我拍的短視頻里比較受歡迎的是搞笑、獵奇或者蹭熱點的。短視頻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時間短,現在人們生活太豐富、選擇太多,很難花幾十分鐘認真看一個視頻,而幾十秒的短視頻不費腦子,車上、路上,甚至蹲廁所時都可以看,短視頻填充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

短視頻開啟會員收費模式想讓大眾認可確實有點難,目前短視頻的質量良莠不齊,人們對視頻內容的質量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不過我還是很希望進行內容付費或開通會員付費,這樣至少能督促大家多拍點好東西。現在用戶體驗比較好的短視頻平台有美拍、抖音等,我認為短視頻軟體除了有拍攝功能,還要有剪輯、配樂以及社交功能。至於想要全民變現,我認為不做電商內容才能實現。

最初接觸短視頻是因為失戀,鑒於前期拍攝過跑酷視頻和寫真,所以入門快,也拍了第一個失戀視頻。我覺得視頻比照片更能表達情感,拍攝短視頻需要前期的構思,包括劇本、音樂以及文案等,中期拍攝需要引導演員,且有時後期處理剪輯出的整體效果比前期劇本還要好。

短視頻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往往是愛情、友情、親情等人類共情。短視頻拍攝難度低且普遍受大眾喜愛的類型是MV獨白式,一首好聽的歌、一個好的文案,再搭配好的拍攝畫面和剪輯節奏就可以了,且對演員演技的要求比較低。

一般下班族回家路上或睡前會看短視頻,比看直播省時間,應該會對直播流量造成一定影響。我喜歡用「美拍」、「推薦法則」等短視頻App,對於短視頻開啟收費模式,我覺得目前應該很難收益,因為人們偶爾才會看短視頻,不像看電影、網劇一樣有目的性地打發時間。所以我不認同「短視頻即將迎來全民變現時代」的說法,短視頻想變現主要基於網紅經濟,只有金字塔尖的平台和拍手才有變現能力。

我喜歡「V電影」短視頻平台,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音樂、創意跟混剪類型的短視頻。對比直播,觀看短視頻的時間更自由,且短視頻可隨意拖動進度條。直播平台則更注重主播影響力,平台粉絲也多是「老顧客」。此外,短視頻內容短,推送時間不定,所以短視頻平台會吸走一部分直播用戶,但對「老顧客」影響不大。短視頻的播放時長逐漸成熟,用戶粘性也在增加,可以預見在不久後即將迎來全民變現時代。不過,由於平台、拍手的大量湧現,也伴隨著內容同質化、參差不齊等現象,甚至出現「不可描述」的內容。好在許多平台已經預見這一點,正以各種形式打破同質化僵局,抓管質量低下、內容媚俗的短視頻。

我經常看微博的短視頻,主要是美食、美妝、點評類和電影解說的短視頻,反映時代現狀或者社會性事件的時事點評會更能引起我的共鳴。

短視頻往往有明確的主題,而直播更隨性一點,有時候主播會即興想到什麼而跑題。現代人的時間比較碎片化,短視頻恰好滿足了用戶需求。不過我身邊很多朋友會為了喜歡的明星、電競主播守著直播平台,偶爾還和主播互動,這確實是短視頻無法帶給用戶的福利。

至於付費,我認為視頻內容要有連貫性才適合付費收看,但短視頻的內容往往偏低俗化,看完即過,黏性較低,難以引起反響。因此短視頻想實現全民變現仍比較困難,需要一場改革才能迎來變現時代。

《消費電子》雜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一本集人物訪談、產品評測、行業風向、消費導購為一體的大型消費電子全產業鏈資訊刊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費電子 的精彩文章:

春節回家了嗎?聽說年夜飯加黑科技很有feel…
解密:蘋果復活了哪些技術?這些你知道多少……

TAG:消費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