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歷史事兒:縱橫張儀,孔明拒劉表,誰知司馬師

談談歷史事兒:縱橫張儀,孔明拒劉表,誰知司馬師

張儀,張儀是第一個提出秦國應該一統天下的人,他在任期間,秦國領土擴張了 一倍,並真正開始統一全國的進程。

張儀,魏國安邑人,相對於貧苦出身的蘇秦而言,張儀可謂是當時社會的上等人,因為他是魏國貴族後裔,而且在他所在的那一輩,家道也沒有中落,所以也算是養尊處優之輩。大家都知道,富家子弟本不缺衣少食,也多紈絝之輩,故一般富家都很現實,相對於只是無形無體的名譽,他們更側重於利益。

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秦惠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

張儀見到楚王后後若懸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明了齊國,楚國,秦國之間的關係。誘導楚王和秦國聯盟並許諾歸還商,於的六百里土地,當即楚王就樂的前仰後合,於是命人去齊國商議斷交之事,時候楚王派人詢問土地之事,張儀卻說你們還在藕斷絲連,楚王沒有辦法只好找人去齊國當庭辱罵齊國。事後使者詢問張儀土地之事時原來的六百里變為了六里。使臣只好作罷回國告訴了楚王,楚王當時就氣的翻白眼。這也成為了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的最大誘因!

劉表。他年紀輕輕,據說在學問領域上被稱為「八俊」,在政治上還是荊州刺史,後又被拜為將軍。劉表當時所領屬的荊州,地理位置極佳,是當時的重要地區。況且當地一直免受戰亂之苦,水土肥沃,是大多數文人騷客的集聚地。當地的文人才子眾多,按理說劉表也應是門下賢才甚多,可為何他的在招納賢士的道路上卻是一路磕磕絆絆。特別是諸葛亮,當時正是在荊州,大家要知道,當時劉表可是手握10萬精兵,諸葛亮卻為何不願意跟隨他打江山呢?很多人才埋沒在當地,有人就說劉表沒有能力,只會安圖享樂,真的是如此嗎?漢末一直流行著幻想和保守的思想,他們一直都堅信大漢王朝一定可以重新煥發昔日的輝煌。因此劉表不覺得自己需要太多考慮未來的事情,自己干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然後,每個鎮守一方的守將都有自己的殺手鐧。而劉表的殺手鐧就是防守,他深知自己對侵略其他地方領土的能力不足,故而知曉保住自己領屬的荊州太平就好了。因此就算他的兵馬高達10萬,糧草充裕,有足夠的能力擴充自己的領土時,他依舊是恪守成規,沒有侵犯他人。其次呢,荊州可以說一直是逃過戰爭的威脅,所以當地居民對和平擁有一致的認同感,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家園安寧和諧。他們大都與劉表有著一樣的想法,都想在荊州建一個桃花源,與世隔絕。一生都在這個桃花源里安樂度過,遠離世事紛爭。可以說劉表他生錯了時間、生錯了時代,那個年代戰爭註定是無法避免的,他的桃花源也是不可能一直逃離於世間的。

但他的這個短暫的桃花源卻為文人墨客提供一個住所,也引發了眾多的創作題材。還有就是劉表的兒子十分懦弱,手下的將士倘若由他帶領,必將不會聽命於他,畢竟這樣一個少城主,根本無法帶領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孫權那般的能力,劉表卻只有2個無能的兒子,他也只能是固守自己的領地了。劉表在這些原因的牽絆下,可以說是胸無大志,一生的作為也就那樣了。故而他在招納賢才龐德公時,一度遭到謝絕,最後甚至躲在了深山老林里去了。是龐德公不願做官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龐德公知曉劉表沒有遠大的抱負,故而自己的才能肯定得不到展現,因此他推辭了劉表的多次招賢。

諸葛亮作為龐德公的弟子,自然也是知曉這些,故而也是不可能答應劉表的邀請,跟隨劉表打江山。但由於龐得公大力舉薦與推崇,龐統和諸葛亮這對「卧龍」、「鳳雛」早已是家喻戶曉。因此諸葛亮在遇到劉備這個伯樂後,就欣然出山了。面對劉表那對老弱病殘,還有很多賢士也都拒絕了。他們都不願見到自己志向還未施展,但自己的少主人,也就是劉表的兒子,就已經向敵軍投誠了。

司馬懿的九個兒子中,最出名的有三個,一個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馬昭,一個是導致八王之亂的司馬倫,還有一個就是幫司馬懿篡權出力最多的司馬師!很多人都覺得司馬昭司馬懿兒子中最為腹黑的,其實不然,司馬師才是!

為何這樣說,在電視劇中司馬昭可是為司馬師的腹黑背了很多的鍋,因為司馬師的髮妻夏侯徽,其實是司馬師親手殺死的,畢竟夏侯徽是夏侯玄的妹妹,而夏侯玄只忠於曹魏。

倘若司馬師叛亂,夏侯徽一定會告訴夏侯玄的,而作為司馬師枕邊人的她不難發現司馬師偷養死士的秘密,因此司馬師也是為了以防萬一把夏侯徽殺掉的。儘管夏侯徽可是替他生了五個女兒的女人!

司馬懿在準備發動叛亂的時候,告訴了司馬昭和司馬師兩人,並同時觀察他們兩人的異動。司馬昭知道後,整夜的沒有睡覺,都是在房間里走來走去的,而司馬師卻是很安靜的早早入睡,完全沒有慌慌不安的樣子。這也看的出兩兄弟的心裡素質,司馬師要比司馬昭穩重一些。

等到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了司馬懿的爵位,在司馬師輔政時期,政局並不是很穩定,因為曹魏經歷百年,大魏的基業已經根深蒂固很難靠著文治去動搖,很多忠於曹魏的權臣,都是對司馬家族充滿著仇恨的,於是司馬家族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就是靠著司馬師穩定下來的!

只可惜司馬師僅僅只活了四十八歲,就因為舊疾複發而亡,而司馬師死後,沒有一個兒子繼承他的爵位,只有五個女兒,唯一的兒子也是從司馬昭那裡過繼過來的,因此從輪到了司馬昭輔政,而司馬昭很大程度上是在吃司馬懿和司馬師留下的老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便侃侃雜談 的精彩文章:

戰國最厲害的四位將領 誰能登頂第一

TAG:隨便侃侃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