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伏羲《八卦》的原理、為什麼流傳?其實很簡單

伏羲《八卦》的原理、為什麼流傳?其實很簡單

不解的是,很多人把《易經》看成天書,很難。怎麼可能難呢,因為《易經》是六七千年前上古發源,中古時周公加以擴充,都是很遠古的人類對思想的探索,它不可能很深奧。但是,它可能很科學。它為什麼會科學呢?

我們在看《易經》之前,一定不要把當時年代,三千多年間,只有這一部思想著作,肯定不止,而是有多種思想,互相爭論,反覆被驗證和淘汰,適者生存:科學的才留下來,流傳後世!因此,它的科學性,是有時間檢驗了的。

所以,與《易經》相伴的,一定是多種思想,但是,它最科學,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伏羲畫八卦圖,相當於《易經》第一版,周公寫《易經》,相當於《易經》2.0版本,孔子作《十翼》,相當於《易經》3.0版本。這三個版本越來越嚴瑾,只是孔夫子水平太高,後世居然無人超越,是中華民族之幸,也是後來學者之不幸。

《易經》的三個版本講了什麼主旨?為什麼流傳?我今天先講伏羲《八卦》,也就是《易經》1.0版本。

一: 伏羲所畫的八卦圖,首先是記錄作用,主要是用來記錄原始人類的身邊基本元素的:天、地、雷、風、雨澤、火、水、山。就這麼簡單,它並不高深。處於那個尚沒有文字的年代,它就是用來記錄人們的語言,和身邊基本的事物。同時發展的還有甲骨文,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可以稱為二次元古文,這不會有人反對的,因為它實在就和現在流行的漫畫差不多,它只不過是「簡筆漫畫」而已。

記錄它的載體,也極簡陋:獸皮,細小的木棍,龜甲等。

二、其次,八卦的占卜用途,當時的民智未開,人們對世界了解程度極低,萬事皆迷惘的情況下,很多事需要占卜來預測和決定。因此,伏羲必須思考,讓這個符號,除了記錄,還有這個功能。描述身邊的元素,簡筆漫畫甲骨文更為稱職,而占卜,則是簡單結構的,易操作的八卦,更稱職!載體同樣是小木棍,龜甲。我個人認為,是占卜的需要,促使伏羲和後人,定義八卦的基本元素為:陰、陽。

很簡單,原始人類的占卜肯定不至於太複雜,需要有顯而易見的邏輯判斷結果出來,比如扔小木棍,粗的一頭朝我,為吉,細的一頭朝我,為凶;扔龜甲,正面朝我,為吉,凹面朝我,為凶。那時候的古人也只占吉凶,一定是從最簡單的邏輯結構佔起,所以,自然會定義兩種原因,兩種結果:陰和陽,對應的是吉和凶。

以棍子的粗細,龜甲的正反面,太陽的東升和西落,天色的明亮和黑暗,如此種種,簡單的對比現象,定義出事物的陰和陽,然後通過扔卦行為,預測出吉和凶!

就這麼簡單,大家別想太複雜,現在把你衣服褲子除掉,只給你一張獸皮,扔進原始森林,與現代文明隔離,你會不會占卜,你會做多麼複雜的占卜?

三、 八卦圖,是如何出來的呢?仍然回到原始森林,你需不需要知道太陽的方位?需不需要知道現在是早上還是中午還是下午還是晚上?需不需要描述天氣情況?晴還是雨?需不需要描述身邊的地形?山還是有山有河,你在河邊還是山區?所以,八卦圖就是用來描述原始人在某天,某個時刻,所處位置的!它描述兩個基本的元素,一個是地,一個是時,首先是伏羲其人,通過親自體驗,去繪出這個基本的圖,然後,教給周圍的族人使用,大家通過伏羲所畫的圖表,判斷周圍的自然界大的變化,比如天氣變化,比如火災,比如水災,等。比如你身處湖邊,可能風大,身處山腳,可能暖和,身處崇山峻岭,則風雨無常,變幻莫測,等等!

四,流傳: 陰和陽, 吉和凶,都是二分之一的邏輯結構,無論如何,它最少有50%的成功率!各位,做為一種預測行為,平均統計成功概率達到50%的,不多了!正是因為它簡單之至,所以才有50%的準確率,原始人類和現代人的心理並沒有什麼大不同,預測失敗的,大家多半會默不作聲,默默讓它過去了,一般不敢來指責你有錯;相反,預測準確的,則會廣為傳頌,因此,八卦在人們心目中的準確率,遠遠高於50%,這個道理,很顯而易見吧。所以,它能流傳最廣,不排除當時有別的族群,用三個元素,或多個來預測,他們的準確率,一定大不如《八卦》!就這麼簡單!

八卦圖,記錄了兩種基本元素:陰和陽,它幾乎能囊括世間萬物,這是伏羲萬萬不能預設的,我可以肯定,他根本沒想到。另外,八卦圖,記錄了變化,事物的幾種元素,會陰陽錯變,導致事情發展呈現的結果,紛繁複雜。這與後世哲學思想裡面的矛盾論,辨證思想等,甚至科學理論里的分子運動、生物科學等,都高度吻合。

當然,我個人估計,這種高度吻合,肯定不是伏羲的功勞,是當時和後世人論對這個理論的反覆檢驗、補充的功勞。智慧,來自群眾,勞動創造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卜 的精彩文章:

安迪情感測試:心裡想著他,占卜他是本著和你結婚而交往的嗎?
真實算命小故事:真正的算命高人出自民間,准到讓人拍手稱讚!

TAG:占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