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國第二家「華為」誕生,正悄悄征服全世界!

中國第二家「華為」誕生,正悄悄征服全世界!

點擊政商參閱關注我

2018是汽車業的爆發時期,如果說有一個企業能夠在汽車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極有可能就是比亞迪,它或將成為中國汽車品牌打入世界市場的關鍵一步!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 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作者:淺夏

比亞迪這個名字,最近有點火。

一是,在2017年底比亞迪成立23周年慶典上,董事長王傳福放下狠話,要在2025年達到萬億元營收!

「萬億元」是什麼概念?

2016年,比亞迪實現營收1039.75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739.33億元(市場預計全年也在千億上下)。也就是說,在接下來8年的時間裡,要實現萬億目標,王傳福得再造9個「比亞迪」。

二是,前不久,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期間,中國商務部和英國國際貿易部共同牽頭成立了中英企業家委員會。出席的企業有建行、工行、中石油、中石化......

這其中,代表中方民營企業出席的,只有兩家。一是華為,二是比亞迪。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右三)受邀出席「企委會」發言

華為大家都能理解,但對於比亞迪,不少人卻要打個問號:憑什麼?

但是,聽完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會上的發言,疑慮盡散。

「比亞迪佔據英國純電動大巴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倫敦,這一數值更是超過90%。」

低調的國產品牌比亞迪居然這麼牛?而且牛到了海外!很多人的反應彷彿發現了新大陸。

(一)

國產品牌就這樣征服了全世界

或許比亞迪在許多國人的眼裡,只是一個電動汽車品牌,再深一點,或許你知道它有秦、唐、宋DM系列。

但你不知道,它生產的電動大巴已經不知不覺征服了海外!

致力於用新能源解決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比亞迪,宣布正式進軍純電動客車領域是在2009年。

2010年,在巴菲特、芒格、比爾·蓋茨見證下,首台K9純電動客車在湖南長沙基地下線。


巴菲特成為比亞迪純電動客車K9首名乘客

2013年,比亞迪電動大巴車K9獲得歐盟整車認證,拿到了進入歐盟國家的「入場券」和無限制自由銷售權。

要知道,5項整車評審項目、幾十項單品認證……從申請認證到正式拿到認證證書,複雜、漫長的過程,讓順利拿到認證的純電動大巴企業寥寥無幾。

接下來進入倫敦,比亞迪可謂大費力氣。

在那裡,人口數不足千萬,公交大巴每天的運載量卻超過600萬人次。

所以,倫敦的大巴標準很高,世界罕見,他們不太相信一個中國企業能做出完全適合倫敦的、先進的、超前的產品。

但是當倫敦交通局一行遠渡重洋,來到比亞迪的總裝廠、電池工廠考察後,他們沉默了。比亞迪的電機、電控、電池在全世界都是排得上名的,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掌握這3個核心技術的廠家,所有人無不驚嘆「中國製造」的強大實力!

打敗其它競選者之後,2013年12月18日,比亞迪紅色純電動公交大巴正式在倫敦運行。作為倫敦的象徵,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會上,紅色大巴正是「倫敦8分鐘」的主角。

如今,進入客車市場還不到10年時間,比亞迪純電動大客車銷量連續四年穩居全球第一,累計向全球合作夥伴交付各類純電動客車超過3.5萬輛。

不止英國,比亞迪K9到現在已經出口全世界59個國家。

比亞迪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已僱用近800人,在匈牙利的工廠今年已經投產,預計到2018年將僱用300人。比亞迪在巴西、印度、日本和法國也設有工廠。

工人們在美國蘭開斯特的比亞迪北美工廠總裝車間工作

在國內,因為有政策支持,不僅比亞迪K9,K8、K7、C9等多種純電動客車型號相繼投入深圳、湖南、杭州等城市。

2018是汽車業的爆發然後,如果說有一個企業能夠在汽車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極有可能就是比亞迪,它或將成為中國汽車品牌打入世界市場的關鍵一步!

(二)

那些年,王傳福吹過的牛B一一實現

1、蘋果誕生之日,能想到自己是智能手機的革命者嗎?谷歌創立初期,誰能想到他會無孔不入,改變世界?阿里巴巴剛上線的時候,如日中天的EBAY根本不屑於與之競爭。

王傳福,有色金屬研究院院士,中國最年輕的教授。1994年,他毅然離職,帶著從表哥呂向陽那裡借到的200餘萬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和十幾個人,創立了比亞迪。

當時,三洋是世界第一的鎳氫電池製造企業,王傳福在95年初,就吹下了第一個牛B:幹掉三洋!很多員工都認為他是個「瘋子」。

圖為比亞迪深圳坪山總部,六角大樓的雛形和成形

十年後的2004年,比亞迪已經是全球鎳鉻電池第一,鋰離子電池第二,鎳氫電池第三的電池大王。

而今天,全球每5台手機等移動設備中,就有2台使用比亞迪的電池。當初的最大競爭對手三洋,在2008年宣布破產,後被松下收購。

2、2003年,王傳福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收購瀕臨破產的陝西秦川汽車,進軍汽車行業。當時很多股東不同意這個決定,甚至以撤股相威脅。王傳福不僅堅持了自己的決定,還把牛皮吹大了,造電動汽車!業界一片嘩然。

10年後的2014北京車展,沒有新能源汽車的廠家才成了嘲笑的對象。而比亞迪,秦、唐、商、E6、騰勢等車型,都已經遍地開花,陸續開賣。

3、2007,王傳福誇下海口,2015年要做到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

10年過後的2017年,比亞迪從一個電池企業,發展成為「新能源汽車引領者」、「股神」巴菲特投資的汽車企業,擁有被譽為「比亞迪速度」的成倍增長銷售業績。

2017年,比亞迪累計售出新能源汽車113,669輛,同比增長13.4%,超額完成10萬輛的銷量目標。

2018年1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售出7151輛,同比增長1082%。在技術門檻更高的插混領域,更是售出7109輛,同比增長約1363%

2018年一整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將挑戰20萬輛的銷量目標。王傳福宣布,比亞迪要成為一家百年老店。2025年要整體實現萬億元營收的規模。

2017年,比亞迪斥資請小李子代言BYD唐汽車

亮眼的成績背後,2萬多名研發人員是比亞迪最寶貴的財富。技術出身的王傳福為自己定「位」:「我首先是一名工程師,其次才是一個企業家。」

作為一位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王傳福並非看不到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領域正在遭遇的挑戰,他在高管會議上表態,「比亞迪早已不是一家電池公司,也不僅僅是一家車企。」

王傳福此番表態,一大緣由也是比亞迪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後,成功研發出雲軌技術。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這是讓他敢放出萬億目標豪言的底氣之一。

雲軌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是比亞迪將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延伸到軌道交通領域的一項技術。

與地鐵相比,這種在空中行駛的跨座式單軌交通模式建造成本較低、建設周期相對短、不佔用路權以及極強的地形適應能力,為主要城市提供軌道交通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比亞迪已與廣東省汕頭市、深圳市,四川省廣安市等城市達成戰略合作。海外市場方面,也已和菲律賓伊洛伊洛、埃及亞歷山大、摩洛哥等簽署合作協議。

從電池到汽車,再從新能源到軌道交通,比亞迪數次轉身,但卻屢攀高峰,這位工程師出身的企業家在外界看來更像「戰略大師」。同事們說,王傳福至今還花很多時間和研究人員接觸,討論電池科技問題。

事實上,王傳福每句驚世駭俗的言論,都來自於對產業發展的準確預判,對比亞迪研發能力的強大自信,對不久將來汽車工業革命的啟示與布局。

(三)

企業大了,要有產業報國之心

在王傳福看來,「企業大了,就要有產業報國之心,要解決社會問題,要承擔社會責任」。

現如今,電動車只是比亞迪的業務之一,擺在比亞迪面前的是更大的課題。

王傳福在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央視《開講啦》列出了當前我國面對的一系列嚴峻考驗。

當前,人類差不多用了地球上一半的化石能源。假如不改變現在的消費方式,250年後所有的煤油將消耗殆盡,有沒有替代能源?

中國60%的原油依靠進口,而60%的進口原油要途經南海,機動車消耗了60%的石油,如果不改變,我國的石油警戒線將進一步攀升,該如何破解?

我國正經歷著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進程,每年有2000萬農村人口轉為城市人口,這讓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了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等一系列城市病,怎麼解決?

面對這一系列的嚴峻形勢,王傳福給出了他的思考: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將是終極的電力來源,「假如中國1%的沙漠鋪上太陽能電池板,就能滿足中國13億人的用電需求」。

針對擁堵問題,比亞迪經過長期的摸索和調研,認為「車輪上的城市」不符合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軌道上的城市」才是更佳選擇,為此,比亞迪歷時5年,耗資50多億,打造了被外界稱為治堵神器的跨座式單軌「雲軌」。

王傳福掌舵的比亞迪早已不局限於做電動汽車,而是聚焦於能源的獲取、存儲和應用,打造由太陽能、儲能、新能源車及雲軌各業務板塊構建的零排放新能源閉環。

2016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報告指出,電動巴士雖然要比柴油巴士多花費30萬美元,但它的使用壽命會長出很多,因而更具成本效益。預計一輛電動公交車可以節省39000美元的燃油成本,相當於一輛使用壽命為12年的巴士。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近一半的公交車將會實現電動化,而中國將成為這一全球趨勢的主要參與者。因為國內政策力挺,預計中國的電動公交車將佔全球市場的99%以上。

今天,英國首相的訪華,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另一家華為的存在!隨著世界主要國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車計劃表,傳統燃油車的時代即將告一段落,而汽車行業無疑迎來大洗牌!

早在之前的一檔電視節目中,主持人讓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評價比亞迪,他直接哈哈哈大笑,認為BYD價廉質更次,根本不構成對特斯拉的威脅!

而王傳福直接回話,你信不信我分分鐘給你造出一輛特斯拉,同樣的價格,性能絕對超過你!

在《開講啦》演講時,王傳福還回應了汽車按鍵堅持中文標識的質疑。

王傳福說,「這個涉及到中國文化的東西,底子的東西我們還是堅持。當然也可能是錯的,但是我們就這樣走了,錯就錯了,我認了。」

王傳福堅持認為,中國人要有骨氣和信心:中華民族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漢字,為什麼不能用?

當然,比亞迪並不全然被人看好。

網友綠野仙蹤說:

無論是性價比還是質量,比亞迪都已經被大多數消費者認可,但外觀設計一直是比亞迪所困擾的一個問題,不管是車型外觀還是車標都被消費者吐槽「丑」,隨著前奧迪設計總監艾格的加盟,比亞迪的顏值直線上升。

結果,新設計師被戴上抄襲的帽子……

甚至有自媒體質疑,抄襲真的是國產車的出路?

國產品牌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當某一天,我們乘坐著出行便利的「雲軌」,大口呼吸著清潔的空氣,或者迎著藍藍的天空開著一輛電動車自駕游時,我們對王傳福今日的「思考」和「責任」一定會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那時我們再談起比亞迪,再談起王傳福時肯定會有別樣的感受,會由衷地為國產品牌比亞迪點贊。

臨走請點下方留個手印,如覺得文章不錯,請分享給親朋好友讓更多的人看到。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拇指處點贊

您的肯定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雄安太牛了,這是要征服全世界呀!
今天,又一大佬墜落了!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