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個最容易被忽略的拍照壞習慣,你有中招么?還來得及改哦!

十個最容易被忽略的拍照壞習慣,你有中招么?還來得及改哦!

在大家購買了新相機,開始學習拍照之後,肯定會慢慢形成一些習慣。但是很多習慣並不一定是正確的。這些被忽略的點往往在日後會成為「致命」的壞習慣。那麼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歸納一下,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一、出門帶哪個鏡頭好?

很多人拍不好總認為拍不好是器材不夠好,那麼就會不斷買很多鏡頭。那麼問題就來了,每次出門都要糾結帶哪些鏡頭的問題。往往最後的結果就是把能背上的全都背上。這是壞習慣么?是的!最明顯、最直接的對於你個人體力的消耗,等你真心想拍照的時候,都快沒有力氣了。除了這個原因,頻繁更換鏡頭還是很容易錯失精彩的瞬間。換鏡頭的過程中還能容易進灰。更重要的一點的是沉迷於多個鏡頭,很難讓你靜下來拍照。

二、快門不值錢隨便按

很多人的一個壞習慣就是數碼時代產生的,反正快門不值錢,就狂按個不停。其實這也是一種壞習慣。少去了很多思考!相比於膠片的昂貴,數碼確實一張照片的成本很低。但是這也不能成為我拍之前不構思的理由。每次按下快門之前多想想,你或許能拍的更好。

三、下次拍之前再準備

每次拍完之後,電池都會充好電么?有多備著一張卡或者電池么?如果沒有這樣的好習慣,可要慢慢建立起來哦。攝影的魔力在於隨時準備著,隨時準備去拍。不要等下次拍之前再準備這些。

四、 「寧欠勿曝」還是「向右曝光」?

對於曝光這個問題,一般老法師老司機都分為兩派,一派贊成「寧欠勿曝」的習慣,另一派主張「向右曝光」。那麼誰對呢?其實過曝拍或者欠曝拍都是很片面的觀點和習慣。通常來說,能準確曝光,先保證準確曝光。然後根據實際拍攝的場景環境,再適當考慮欠還是過曝。比如拍天空,整體畫面大部分都是亮調,那麼欠曝就能保存到更多的細節。

五、防抖原來還是要關的么?

進入數碼時代之後,鏡頭或者機身多了一項黑科技,那就是防抖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掉手抖導致畫面模糊。那麼是不是就常年不關了呢?很多就養成了不關防抖這個習慣。但是當你相機放到了穩定的三腳架上的時候,怎麼還模糊了?是不是買到假的三腳架了?其實並不!有一定程度是防抖功能造成的。另外某些測評顯示防抖還有影響畫質,當然這種細微的差別我們也別糾結了。只是想說明一下,防抖功能要酌情使用,而不要常年開著。

六、忘記調回重要參數

相機內有很多參數不需要調整,有些參數一旦調整了一定要調回來。否則後果你想不到哦!比如說最常見的就是iso我們在室內調高了,到了室外就忘記調整回來了,結果拍出來的圖片出現很多噪點。除了iso,還有比如像曝光補償啊、手動白平衡啊或者對焦等等。一旦調整了千萬記得調回來。這個壞習慣可別有哦。

七、痴迷於低感光度

老法師畫質黨都恪守的一條準則是「低感畫質好」。雖然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千萬不要痴迷於這個習慣,要懂得提高iso。因為拍到了永遠比畫質重要!畫質再好,如果主體模糊了或者抖動了,就沒有意義了。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提高iso,避免自己手抖。而且現在的相機高感也越來越好,大家也完全不用擔心畫質啦。

八、jpg太方便了

方便不代表就好!長期使用jpg就是一種壞習慣。為什麼不嘗試一下raw格式呢?數碼時代最大進步之一就是raw格式。更大的寬容度可以獲得更好的畫面表現。

九、大光圈用最大,長曝用最小光圈

這裡所說的是使用鏡頭的時候,直接用到最大光圈,不然總覺得不划算。要麼就是為了長曝光就直接打到最小光圈。還樂此不疲,這樣真的好么?一般鏡頭在最大或者最小光圈的時候,鏡頭表現都不是最好的。光圈太大還容易景深過淺,造成不必要的模糊。至於最小光圈的長曝,倒不如最佳光圈下加個減光鏡好了。

十、直出黨拒絕後期

很多人認為攝影就是純粹拍的藝術,不要後期。我也不提倡過分的後期,加入一些畫面原本沒有的東西。但是適當優化完善照片的光線色調、對比反差之類的還是很有必要。至少能讓畫面看起來更美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夢享家 的精彩文章:

拍攝人像很平淡?五個方法超管用,不信你就試試看
13個最易忽略的相機設置,每個都足以毀掉你的大片!正確該這樣做

TAG:影像夢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