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支作戰勇猛的特種部隊,由乾隆欽點組建,最終卻死得很慘

一支作戰勇猛的特種部隊,由乾隆欽點組建,最終卻死得很慘

提到特種部隊,想到是卓越的作戰技能,先進的裝備,過硬的軍事素質。今天要說的這支特種部隊,大家可能不那麼熟悉,那就是清王朝的特種部隊。

這支部隊有一個給予了乾隆皇帝厚望的名字----香山健銳雲梯隊。部隊設置在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看到位於北京如果認為它最初設置的功能是為了拱衛京師,保證皇家的安全那就錯了。這支部隊的最初設立目的是為了對付偏遠地區的一少數民族。

這支少數民族舊時成為番族,也就是現在藏族的一支,位於現四川省阿壩自治州境內的金川縣。在明清時期,為了加強對西南地區的管轄,統治者們推行以番治番的土司制度。大、小金川原本只有小土司統轄,雍正元年,川陝總督年羹堯上書建議再設大金川土司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雍正皇帝批准。哪想後來發生了大、小金川土司之爭,大金川土司奪小金川土司受印,發動叛亂。在川清軍攻克不下,乾隆帝弘曆又抽調雲貴總督助戰,但還是屢戰屢敗,氣得連斬兩員大將。

其實攻不下真的不怪清軍,去過川西北的人可能見過,那裡的建築非常特殊,就地取材用堅固的石頭和著黃泥土壘砌而成。高高的戰碉聳入雲端,高至幾十米,除了底部有很小的入口外,跟外界只預留了瞭望窗口和射擊的槍眼,居高臨下,敵人前來遠遠地就能偵查到,遠可射,近可砸,敵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遊刃有餘。

憤怒之下的乾隆並沒有氣餒,他想到當年皇太極老人家怎麼就能攻克固若金湯的大明朝的城牆,暗下決心必破此番。兵家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乾隆帝弘曆下令在西山腳下修建金川樣式的碉樓,終日研究攻克它的戰術,終於於十四年平定了叛亂。

前車之鑒怎能忘,何況這支部隊也是乾隆頗為驕傲的資本,「發揚傳統、保存精銳、平時扈從、有事急用」,成為這支特殊部隊繼續存在的使命。乾隆欽此名香山健銳雲梯隊。在北京四合院盛行的建築堆里,這裡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碉樓林立,所練戰術也頗為特殊。最為精銳敏捷要數雲梯隊,雲梯隊的演習讓人拍手叫絕,數名雲梯隊員手持雲梯迅速的搭在碉樓邊沿,背插利刃的數名隊員隨即爬梯跟上,負責防護的弓箭手向城上萬箭齊發,以絕妙的配合,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城。

在所有的部隊當中這支部隊也受到皇帝特殊的關注,他們享受著優厚的物質待遇。但是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這裡的軍紀也異常嚴格,設立了十不準制度。其中一條就是不準從事工、農、商業。這一點在初期確實保證了軍隊的積極性,也使這支軍隊在平叛叛亂和起義之時發揮了巨大作用,建立赫赫戰功。

盛極必衰是必然的規律,這支部隊也難免宿命。尊貴的社會地位,寬裕的物質生活,讓這些人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於是聽曲兒、鬥蟋蟀、玩鳥、下棋、鬥雞這類文娛活動盛極一時,各種雅俗文化悄然興起。清朝實行的是軍民一體制度,入則為兵,出則為民,但到了清朝中後期,一是由於軍中人口滋多,軍餉也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加上朝廷對外賠款不斷,軍餉的發放也要大打折扣。明令禁止不許經商,軍中這些人的生計便成了大問題。加上生活習性的改變,參與各種文娛活動,遂成遊手好閒,耽於遊樂,荒廢軍訓之勢。外敵當前,這支所謂的特種部隊也如同清王朝的八旗、綠營軍頹廢,驍勇精銳也已成為昨日之事。

外戰受挫,對內作戰能力同樣很弱,同治年間,健銳營曾被命令去和南方太平軍作戰,歸來時十人九亡。清朝末年,其命運如同清王朝其他旗營一樣被解散。民國年間健銳營旗民為了生計更是變賣房產,紛紛改名換姓,或成為開荒種地的農民,或稱為走街叫賣的小商小販,昔日的威赫一時軍營,已成為斷壁殘垣的稀落村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收藏 | 碧玉花熏
甘寧青官場塌陷後閩浙再掀風暴,清朝第一大反貪案亘古少見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