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看別的同學,這個狗年都是怎樣過的?

看看別的同學,這個狗年都是怎樣過的?

GIF

春節的時候,無論回不回家,儘管「各處鄉村各處禮」,那個叫故鄉的地方,都會一直縈繞在每個遊子心上。

不回家的同學可能在學校思考人生,可能在實習單位加班,也可能在環遊世界順便制霸朋友圈……

大多數回家的同學,則免不了要接受七姑八姨的靈魂拷問,在同學聚會裡或尬或戲,晝伏夜醒時被爹媽狠狠嫌棄……然後在即將開學之際,突然覺得這些都成為了捨不得離開的理由。

「苟」年伊始,開學之際,讓我們重溫一下年味,都來看看其他同學是怎麼過年的?

新疆伊犁

@胖三斤的吃貨

你可能不信,經歷了初高中全封閉式教學,今年是我七年來第一次回家過春節。

春節,是隔著5600公里的T304鐵路線的思念,終於可以回家過年的時候,心情開心得要飛起來。

今年,你春運了嗎? 圖/yijing

除夕夜,我和全家人圍坐一起,左邊是手抓羊肉,右手邊在煮火鍋,中間的碗里盛滿了香噴噴的餃子,這一口邊疆特色的年夜飯,還是童年的味道。

接下來的初二初三初四,我又吃了抓飯烤肉拌面烤包子饢坑肉烤腰子粉湯油塔子炒麵大盤雞酸湯水餃……直到把自己吃成了「六斤同學」,因為回到學校後可就吃不到了。(採訪/李丹陽)

廣西桂林

@斯微

這些年大家離家越遠,去大城市裡見識了不少光怪陸離的都市風景,卻時常會在遙遠的地方,想起一句桂林話來。

很多人說我講方言很嗲,其實這種嗲是「甜而軟糯」的意味,不像北方話那種脆生生的清爽。南方的方言大多很「黏牙」,留在舌尖還不散,從滋味蔓延到語音語調,伏到別人的耳朵上,然後鑽到心裡去。

廣西的年,是米粉味的 圖/匯圖

以前我們在學校里都不講桂林話,一是學校里不允許,二是我們臉皮薄,覺得說家鄉話土,如今講起來還覺得蠻有意思的。離家越遠,才知道原來覺得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也妙不可言,總有一方土地、一方鄉音記錄了我們遠去的少年時代。(採訪/維安)

遼寧瀋陽

@恍然一夢

從小我就不太習慣和親戚們交流,每年見面都基本是打招呼問好,坐定,有問則答,無問微笑,今年亦是如此。

但我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看有沒有要搭把手的活兒,什麼時候該輪到自己說「吉祥話」。生怕哪裡做得不好,讓親戚笑話,我倒不是怕自己被說三道四,而是不想讓他們捎上我的父母,說我沒家教。

「是是是,您說的都對!」

我的父母不是處世圓滑之人,從小也沒有教過我說討人喜歡的話兒,也很少帶我出去應酬,所以我在這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間,就比其他「見多識廣」的兄弟姊妹顯得木訥。然而,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有必要活成圓滑的樣子。

一個年過下來,和親戚們吃了N頓飯的我,感覺無異於「過五關斬六將」,比跑馬拉松還累,不如趕緊開學吧。(採訪/李丹陽)

河北秦皇島

@佛系好青年

臘月二十五那天,父母就拖著我去唐山走親戚,而且「兵貴神速」,一天走三家,把我的臉都笑僵了。

生活教我學會微笑

幸運的是,整個春節下來,還算一派祥和。七大姑八大姨沒有問我那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我也沒有被父母特別嫌棄。可能是他們覺得我長大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操碎了心。

有趣的是,準備考研的我在家時,老爹會一直催我用功學習;而不在家的時候,他就會抱怨我不陪他,要麼出去玩要麼去親戚家,委屈得像個小孩。(採訪/李丹陽)

貴州貴陽

@小雪

貴陽人喜歡麻將,春晚則成了麻將的最佳背景音樂,大人的感情交流都在牌局裡。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春晚的人,反而成了我們這些「中年少男少女」,只有到了凍齡臘肉帥哥出場的時候,牌桌上奮鬥著的媽媽們才會停下手中的大業,露出久違的羞澀少女之微笑。

春晚配麻將,新年新氣象

另外,在茅台的故鄉,我們過年總是要喝個人仰馬翻的。讀了大學也意味著我成年了,可以喝酒了。

幾盞下肚,貴陽人骨子裡奔放的本性就開始展現出來:那個永遠正確的「別人家的孩子」,也開始昏頭昏腦地主動交代高中情史,七十齣頭的爺爺也能給我傳授點葷段子。這時候,說胡話是被允許的,一家子聚在一起暢所欲言,是我最喜歡的「年味」。(採訪/張瑾)

台灣

@李圓圓

我在靜宜大學做交換生,因此在台灣待了一個學期,便也順勢在台灣親戚家過了新年。

過年期間,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太忙了!確實,農曆十二月起,家家戶戶開始準備置辦年貨:甜粿、發糕、香腸、臘肉、開心果、瓜子、牛軋糖、茶葉……一家老少一起到年貨街採買,是一年一度的例行事項。

過年期間,寺廟裡擠滿了拜拜的人們,祈求家庭安康幸福 圖/匯圖

不過2018年,我多了一項人生初體驗——「花蓮地震了」!

當時,我和從大陸來玩的同學一起在民宿準備睡下,突然間,地動山搖。在持續大概有5秒的時間裡,整座樓左右搖晃、幅度極大,而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在床上一動不動。

就算從小就學習地震防護知識,但身臨其境時,我還是發現自己只會發抖。直到身邊的檯燈、落地鏡碎了一地,我從窗外看到當地許多對地震習以為常的花蓮居民都走到空曠地方「避難」,才終於清醒過來逃到戶外。

花蓮傾斜45度的雲門翠堤大樓 圖/杭州日報

凜冽的寒風中,我和同學抱著兩床被子在大馬路熬了整整一夜。每次我們幾乎撐不住,想不如回樓里睡時,餘震就會發生。後來看新聞才知道,這一夜裡發生了51次餘震。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包車離開花蓮,一路上看到爆裂的大馬路和在半空巡視的直升飛機,以及距離我們住處不遠的那座倒塌的統帥大樓,我才終於後知後覺:這都不是夢,我真的曾經離危險很近很近。(採訪/楊雪梅)

寧夏固原

@長大了的彼得潘

去年我20歲,就覺得自己特別牛,不想要壓歲錢,想證明自己長大了。誰給我我都不要,還因為這事和我姑姑發脾氣。

打臉的是,今年的我,又腆著臉開始要壓歲錢,以至於大家都在調侃我。

其實我覺得壓歲錢就是一種傳統吧,長輩們除了遵循習俗,也是真的想給晚輩一個美好的祝福。

「二姑,沒事,我不...不要紅包」

我也開始知道心疼姥爺姥姥。我覺得二老最盼著過年,但孩子們大年三十烏泱泱全來了,大年初二烏泱泱又全走了。大家平時工作都忙,回家的次數也很少,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多抽出時間陪陪家人。(採訪/李丹陽)

河南鄭州

@小Q

鄭州市這幾年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相比從前整個城市都顯得冷冷清清。不過今年初三這天,爆竹聲還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傳來,在我耳邊此起彼伏。但是比爆竹聲更震耳欲聾的,是墓地斜上方不足30米處鐵路軌道上的呼嘯聲。

圖/攝圖網

印著「和諧號」三個大字的高鐵動車高速駛過,聲響壓過鞭炮聲。每當列車經過,正在交談的村民們都會抬頭看向車軌處,等它過去後再繼續與鄉鄰寒暄。

但我不太在意這一切。因為站在太姥姥墓前的我,感覺眼前的畫面像一個割裂的世界。如果她依然在世,看見眼前這幅景象的時候,不知會欣喜地驚嘆這世界的日新月異,還是會氣得跳腳,說列車會吵得她睡不著覺?(採訪/維安)

山西太原

@米菲

今年太原市裡過年的氛圍不濃,但在鄉下倒是很有很有感覺,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時不時從遠方傳來。

大年初三和爸媽回老家給親戚拜年,一個親戚招待我吃烤地瓜,然後熟練地對我進行盤問:「多大了,在哪讀書,學什麼專業呢?」

我訓練有素:「學攝影的…就是,拍片子的。」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大群親戚上來助攻。

親戚A:「以後開個影樓給大家拍證件照吧,可掙錢了!」

親戚B:「以後我兒子結婚了找你幫他他拍婚紗照。」

親戚C:「拍片子啊…你是在哪個醫院上班啊?」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很頭疼,只好從包里掏出相機,然後招呼一家人拍張全家福。一聲「咔嚓」下去,大家彷彿就都明白了。果然,向我的親戚們解釋清楚自己的專業是一門技術活,而且動口不如動手。(採訪/維安)

四川成都

@小蘇同學

四川人,無論什麼節日都要吃火鍋。對於我來說,家裡的麻辣火鍋讓人無比有歸屬感。

麻將則是成都人的另一個執念。也只有上了麻將桌,才能停止三姑六婆對我學業感情生活的「問候」,畢竟,什麼事能比胡一副清一色重要?

成都的年是麻將聲配著火鍋味的 圖/拍信

在火鍋氤氳的霧氣中,伴著麻將碰撞的聲音,這種煙火氣息溫暖安定,構成我對「年」的童年記憶,也是我現在的生活。或許等我老了還是一樣,這就是成都人對安穩、幸福最深刻、執著的堅守。(採訪/張瑾)

香港

@Mary

我老家是廣州,但常住香港。跟去外地打工逢年回家不一樣,父母已在香港安家落戶,即使過年會回老家,但春節這幾天都在香港。

香港的年味相比內地是要淡一點。比較傳統的活動也就是年前大掃除了。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每年除夕年夜飯之後的通宵麻將。一晚「豪賭」之後年初二可以睡很晚。

港味春節 圖/圖蟲創意

到了年初三,香港人喜歡跑馬。在香港有沙田馬場和跑馬地馬場,年初三去馬場跑頭馬似乎成了傳統,每年沙田馬場都會舉行「賀年杯」和「經典杯」,得獎的馬主會在比賽之後發放新年利是,很多香港人都會來拿個好意頭。(採訪/楊雪梅)

福建泉州

@子車七

在閩南一帶,每年的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敬拜神明,我也會和家人一起支起紅木桌,放上各種祭品,擺上香台和幾杯酒,以感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

到了初九「天公生」(玉皇大帝誕辰)的時候,漫天煙火,從午夜至凌晨三四點,鞭炮聲、煙花聲都不會斷,甚至比除夕夜更為熱鬧。而元宵的「跳火堆」也是極具年味兒的。

歌仔戲是閩南傳統劇種,也是福建五大劇種之一 圖/閩南網

除了貼春聯,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這裡的方言里「蔗」與「佳」近音,此舉寓意進入佳境。此外,春節期間,各種歌仔戲的「巡演」也都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年味」。(採訪/郭莉莉)

安徽合肥

@老黃

家裡的人多,每年做一家人的年夜飯是一件特別費心的事,往往要從三、四天前就開始準備了。

從很小開始,我最期盼的就是媽媽過年炸糯米圓子的那一刻。我家每日年都會準備三種餡的圓子:山芋、豆腐、糯米。剛出鍋的圓子對我而言,就是一年最珍貴的味道。

糯米圓子是安徽一帶春節前必備的年節食品 圖/搜狐

春節最有意思的是,總能發現很多周圍親戚朋友的變化:表哥家生了一對雙胞胎,阿伯家的老弟突然長得比我高了,表姐家的孩子才5歲就會和我們一起打牌......有些親人雖然一年只見一面,卻每一面都在提醒你時間都去哪裡了。(採訪/郭莉莉)

上海

@鍾碩圃

我在上海最東南邊上學,平時要去趟市中心參加一些大型的活動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真心累。今年春節,因為實習的關係,我留在了上海過年。

直到除夕之前,上海的街道依然會車水馬龍,人群熙攘與平時無異,如果沒有看到掛滿新年紅的商店和櫥窗,還有一個個新年相關的廣告牌,我根本察覺不出這個城市正在過春節!

空蕩蕩的上海街頭 圖/貼吧

但是一到年初一,街頭瞬間冷清,上海幾乎成了一座空城,放假的大軍基本都回老家過年,或者趁著難得的假期旅行去了,作為留守空巢青年的我,只能刷刷朋友圈沾點喜氣。(採訪/楊雪梅)

海南三亞

@有間大學粉絲,大二

在三亞,我們過年有買橘子的習慣,因為「橘」和「吉」諧音。

我今年已經大二了,但總感覺在父母眼裡,自己永遠還是個小寶寶呀。不過初中同學聚會時,我發現大家的變化都很大,都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帥了。我忍不住許下了2018年的新年願望:脫單、脫單、脫單……

(小編決定扶這位粉絲上牆)

甘肅古浪縣

@有間大學粉絲,大三

在我的老家,到了小年的時候,大家會祭灶。聽老人們說,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今年我大三了,過年的時候許了個不大不小的願望:希望自己一能多孝敬父母,二不惹兩老生氣,一家人開開心心、平平淡淡,就好。

圖/粉絲提供

甘肅慶城縣

@有間大學粉絲,大二

在我們這裡,春節的時候,晚輩要給長輩拜年磕頭。到了元宵節,我們還會在鄉下點一堆超大的火,然後全家人從上面跳過去。社火是這裡一個比較特別的習俗,有點類似京劇,不過只在街頭表演,通過旁白唱出來,沒有具體的台詞。

今天我感覺自己又長大了,和媽媽的關係也比從前好多了。過年找了幾個老同學出來聚會,大家都沒怎麼變。今年的願望很簡單:希望考過英語四級,專業知識更上一層樓。

江蘇吳江七都鎮

@有間大學粉絲,大三

每過年回到老家,我們這裡都要拜利市,拜去世的親人。年夜飯前,我們會插香、燒紙、擺一桌菜,並等去世的親人「享受」完了後才能動筷子。今年最有意思的事情大概是奶奶一聲不吭就點了「百響」,把我嚇得捂著耳朵發出殺豬般的尖叫……

現在慢慢覺得,其實父母很辛苦,自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總是「兇巴巴」地和他們講話了(要改要改)。至於同齡人,我除了和要好的朋友出去玩玩、買買衣服,也沒再參加什麼其他的聚會。怕尷尬,都不聯繫了。

戊戌年也沒什麼特別的願望,希望自己好好學習吧~

同學們

就像小編感覺「怎麼剛放假就開工了」一樣,

可能你們也有「怎麼剛放假就開學」的感覺,

Anyway,

新的一年,新的學期,新的希望!

打起精神來,讓我們一起好好加油吧~

編輯 | 子非

排版 | 秋褲

*未標註圖片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間大學 的精彩文章:

別小看麻辣燙,它們已經「一桶」大學美食江湖!
「我現在不能再聽張韶涵唱歌了。」

TAG:有間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