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拜託,別再讓孩子「逐夢山寨國際競賽圈」了

拜託,別再讓孩子「逐夢山寨國際競賽圈」了

別再讓山寨協會坑娃了,也別再讓孩子「逐夢山寨競賽圈」了。

文 | 江德斌

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大中華」杯全球華語大賽……只需要花幾十塊到幾百塊,就可報名參賽。據中國之聲報道,近來,很多離岸山寨協會舉辦了許多青少年比賽。這些比賽不僅山寨成分高,更與培訓、旅行產品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青少年比賽產業鏈。

就在2月初,民政部網站還公布了包括「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等在內的179家山寨組織。在此背景下,「中國國際節能環保科技協會」、「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等看似高大上、實則山寨的協會仍頂風作案,這無疑是對監管的蔑視。

頂風作案,無非是利益使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被曝光的很多組織都將牟利之手伸向了孩子。它們靠著「國字型大小」頭銜構織的「國際競賽」,雖然「山寨」出了天際——比賽取名隨意,參加即有獎,獲獎等級名次與報名費金額掛鉤,可端的是國家級、國際性比賽的名頭,瞄準的是投很多家長「所好」。

GIF

此處的「所好」,並非喜好虛假榮譽,而是功利性教育需求。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很大,社會上針對青少年開辦的培訓機構也很多,諸如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託管班等,課程亦是五花八門。這些社會培訓課程,有的也有考級,也會舉辦各種比賽,以供學員展示學習成績、體驗比賽、拓展視野、交流互動等。這些正規比賽均有賽程標準,獎項可能還亦有存檔、加分等價值。

而那些山寨國際競賽,就是寄附在家長們「讓孩子多一次鍛煉機會」的心態和教育投入「軍備競賽」的狂熱之上,吃准了「孩子的錢最好掙」。事實上,有的家長也心懷僥倖或虛榮,想著多個證書多個綜合素質「加分」機會,或是拿出去炫耀。

只不過,花錢買獎、獎項「分豬肉」等,讓其失去了競賽比賽應有的價值意義,成為徹頭徹尾的「挖坑」。據了解,有的山寨比賽連評選都懶得弄,出現組委會給家長發空白證書,「要幾等獎回家自己填」的鬧劇,這頗顯荒誕。

到頭來,那些家長也只是待野雞組織收割的韭菜,報名費、獎項費、培訓費、旅遊費等……割了一輪又一輪。

GIF

鑒於此,家長們顯然該多長點心。參加社團比賽應多加核實,可通過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官網等查驗其合法性,也應少些功利性——在培養孩子上,捨得投入不等於「見縫就鑽」亂撒錢。

對有關部門來說,也該秉持此前的高壓打擊態勢——該依法取締、沒收非法所得絕不含糊,涉嫌犯罪的則依法追究刑責。特別是媒體曝光後,更要循跡查究,並根據部分山寨協會靠孩子牟利的動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

總之,別再讓山寨協會坑娃了,也別再讓孩子「逐夢山寨競賽圈」了。

江德斌(職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達沃斯演講,開始軟化「美國第一」?
寵物「趕春運」,其實是個巨大的商機 | 新京報快評

TAG:新京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