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河流的典故

河流的典故

河流,尤其是一些大的河流,歷來與人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在與河流打交道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與河流有關的成語、諺語或傳說,往往蘊含著很有趣的地理知識。

黃河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與黃河有關的掌故是很多的,都與黃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關。

"中流砥柱"。這一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樣。砥柱山其實是一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一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衝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一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船隻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說到黃河的航運,在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秦粟輸晉,泛舟之役"的記載。西漢及唐朝均建都長安,利用黃河及渭水水道,溝通運河、江淮,使長安運輸便利,成為國際大都市。但黃河上中遊河段險灘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於航行。自清末以來,公路、鐵路興起,航道久不整冶,黃河水運遂告衰敗。

歷史上曾有"黃河清,聖人出"的說法。但黃河的水能變清嗎?黃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經黃土高原後,各支流帶入大量泥沙。這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破壞的結果,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在每年入黃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雖經長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減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億噸,黃河仍然清不了。出聖人是很難的嘍。出了聖人,首先把黃河治好,這句話就改做了"聖人出,黃河清"了。

"鯉魚跳龍門"。龍門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北距壺口瀑布65公里。龍門之南就是開闊的關中平原了。黃河水從狹窄的龍門口進入寬闊的河床中,河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龍門之形成,因其東龍門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攏,成為一個只100多米寬的狹窄口門,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水位升高,而出了狹谷後河谷變寬,水位驟降,落差很大,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就是指跳躍此處。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爭跳這個成龍的門關。能跳過者,立時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傳說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博,奮鬥不息。古人認為此龍門峽為大禹所開,故又稱之為"禹門口"。

黃河的彎多,素有"九曲黃河"的說法。黃河在黃土高原轉了許多的大彎之後,呼嘯奔騰遠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遊民歌還在我們耳旁回蕩:"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說明黃河的彎曲多。黃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彎曲,幹流的主要大彎有6個,小彎更多了,大多在黃土高原。大彎中,180度的大彎有3個,90度的大彎有2個,45度大彎有1個。而黃河總的走勢就構成一個"幾"字型的大彎,總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東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線距離僅為2068公里,但實際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線距離的2.64倍。

黃河有一個馬蹄形的大彎叫做"河套"。俗語云:"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這裡說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區。本來自西而東的黃河由甘肅到了寧夏的中衛,沿賀蘭山轉而向北,至內蒙古的臨河受陰山阻擋又折而向東,到托克托縣突然掉頭,沿呂梁山南下,繞了一個大彎,這個特有的大彎曲,好比套在寧蒙平原上的一個大布套,所以人們稱這裡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賀蘭山、大青山,東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南達鄂爾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縱貫寧夏、內蒙。寧夏部分稱西套,也叫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內蒙部分稱東套,並又分為前套和後套,統稱為河套平原。黃河流經這裡,地處平原,河面開闊,水流平緩,人們興修了許多引黃水利工程,形成黃河灌區,使得糧棉富足,稱"塞上江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黃河的泥沙。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成了"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游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游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游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現在黃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由於河道高出地面,一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的由來。三門峽是黃河進入大平原以前最後一段峽谷是最險要的一座山峽。這裡地勢險峻,水流湍急,兩岸石壁陡峭,河中兩座石島把急流分為三股。人們把這三股水路分別叫做"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由此而來,鬼門、神門中水勢險惡,彷彿只有鬼神才能通過;而人門則水勢稍緩,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難行。如今,"三門天險"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橫亘峽谷的大壩,像一條銀色的緞帶把山西、河南兩省連接起來,這就是1957年動工興建的黃河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毛澤東。歷史上,黃河多次決泛,縱橫亂流,河道大幅度擺動,導致黃淮之間大面積地區經常蒙受慘痛災難,歷代統治者都把治河做為大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十分重視冶黃工作。1952年毛澤東第一次出京視察,就選擇了黃河,並把公元1855年蘭考東壩頭銅瓦廂決口處作為視察的重點。他從濟南礫口到徐州黃河故道,蘭考到開封北郊柳園口,從邙山腳下到黃河北岸的人民勝利渠,在這次視察中,毛澤東提出了"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

「涇渭分明」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涇水濁而渭水清的。這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那麼,現在還能不能在兩河交匯處見到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觀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看到的卻是渭水濁於涇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涇清渭濁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混,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涇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自甘肅烏鼠山流經陝西入黃,流涇的是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涇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涇水大於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涇濁渭清,尤其在枯水季節。但到了現代,由於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也同樣為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表面上看,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於涇水了。並不是古人搞錯了,這是後人人為對環境發生的影響,不能不引起重視。因為這一成語的緣故,每年來涇渭會合處看"涇渭分明"的人不少。現在,當地人已經準備開發這一旅遊資源,利用遊艇,載送遊人到"涇渭分明"去看。

錢江潮神伍子胥

成就了錢塘江一世盛名的東西,那就是潮汐。錢塘江海潮的形成與涌潮的壯觀景象與杭州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有關。古時的錢塘江從富陽鸛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漲落,天長日久,北面的長江從上游挾帶泥沙逐漸在杭州灣北岸形成太湖沖積平原,與相對穩定的南岸形成獨特的河口形狀。現在,杭州灣口從北岸的南匯咀至南岸的鎮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鹽官,江面竟縮小到2.5公里寬,在平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喇叭形,喇叭形的河口結構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匯入杭州灣,推動灣口附近沉積的泥沙向灣內移動,慢慢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壩,進入灣口的潮波遇到一個個沙壩的阻礙,前鋒變陡,湧出水面,不斷湧來的後浪又推動著受阻的前浪滾滾向前。與此相同,由於受喇叭口形狀的約束,河口越往裡縮,潮水與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涌潮就此形成。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長驅直入的潮水至達海寧鹽官附近時,潮頭最高可達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蕩蕩向上游挺進,勢如破竹,蔚為壯觀。

傳說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打敗,勾踐夫婦被押往吳國,做了三年人質,吳國大夫伍子胥屢諫吳王警惕,吳王不聽,反而賜劍要他自殺。伍子胥臨死前留下遺言,要人把他的眼睛掛在國都南門上,以觀越國滅吳。吳王聽了大怒,命人將吳子胥的屍體用鴟夷草包裹起來投入錢塘江中。從此,錢塘江潮水大發,波濤翻滾,怒浪洶湧,傳說這是伍子胥的忠魂所致。民間傳說伍子胥死後成了潮神,每當他發怒時,就乘著素車白馬,在錢塘江中奔騰吼叫。《吳約春秋》記載有:"吳王賜子胥死,乃取其屍,盛以鴟夷之革,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盪激崩岸,勢不可御。又,越王賜文種死,葬於國之西山,一年,伍子胥從海上穿山脅而持種去,與之俱浮於海。故前潮來審候者,伍子胥也,後重水者,大夫種也。"《史記索隱》記載:"言子胥怨恨,故雖投江而神不化,猶為波濤之神也。"

弱水三千的來龍去脈

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由於水嬴弱而不能載舟,因此把這樣的河流稱之為弱水。因此在古書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並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載的崑崙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些稱謂流傳到現在還在用,比如甘肅省現在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弱水河。弱水也用來特指位於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當然也只限於特定的地理學著作。

後來的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這是弱水第一次與具體的數字連用。張孝祥的《水龍吟--望九華山》中也有一句"縹緲珠幢愚衛,望蓬萊、初無弱水"。其他的詩詞中就很少見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後來的小說中用的比較常見些。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魯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說道:雖弱水四繞,孤立獨成,猶將如何如何...《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樣: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蓬萊弱水西。這裡也是指遙遠的意思。

再到後來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這便是我們現在口邊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出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麼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黛玉道:"禪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從此男女之間信誓旦旦就開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話了。稍微少人知的是近代詩人蘇曼殊的《碎簪記》,裡面有段對白:余曰:然則二美並愛之矣。**(電腦里無此二生僻字且用符號代替)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當知吾心。又問:然君意屬誰先?余曰:淑芳。

至於現在,弱水三千的提法比比皆是。古龍和金庸的小說里提過不下幾十次,每次英俊瀟洒的男英雄被一大群春心萌動的美少女騷擾追求時,他都會對女主人公說: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放心吧,然後男英雄便花開一春又一春

文成公主的眼淚----倒淌河

倒淌河位於青海省境。發源於日月山,西流入青海湖。從西寧向西,地勢越來越高。盤旋曲折,就來到一座大山,這就是日月山。此處是青藏高原牧區的大門,自此向西,茫茫草原一望無邊,人煙稀少。當地人稱:"過了日月山,兩眼淚不幹。"

在日月山的西邊,有一條河流,規模不大,全長只有42公里,這就是有名的倒淌河。因其倒著流淌,故名。一般的河流,尤其是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從西向東流的,可倒淌河卻偏偏從東向西流,源出日月山。一直向西流入青海湖。平時,倒淌河裡的水不多,只是涓涓細流,但一到春季化雪或秋季多雨季節,河水驟然增多。

倒淌河為什麼會從東向西流呢?當地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至今在藏族人民中流傳。當年,文成公主和親入藏經過這裡,從此地再往西去就不能坐轎子了,而必須騎馬才能進入草原。文成公主因越向西走離家鄉越遠,就越發思念親人和故土。她拿出唐太宗和皇后給她的一面日月寶鏡,從寶鏡中可以看到親人和長安的景象。當她看到長安巍峨的宮殿和美麗富饒的家鄉景色,想到從此遠離父母之邦一去難返,不由流下眼淚。一路上,公主的眼淚流成了小河,從此,草原上就有了這條從東向西流的倒淌河了。文成公主為堅定和親信念,毅然將日月寶鏡甩向赤嶺,決心一心一意西去。從此赤嶺改名日月山。

青藏高原河流大多東流。倒淌河倒淌的現象其實是受地勢的影響自然形成的。地質學家解釋了它的成因。幾億年前,青藏高原是浩瀚的古海洋。後因地殼變化,變成平坦的年輕高原。古黃河的一條支流布哈河就流經這裡,橫穿青海湖,東流入黃河。當時的青海湖因與黃河相連通,還是一個外流淡水湖。在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後,布哈河的河床下陷,青海湖東出口被隆起的日月山阻擋,青海湖遂成內陸湖。新隆起的日月山彙集諸多溪水,因地勢遠高於青海湖,所以河水就向西流入青海湖,於是出現倒淌奇觀。

其實,在我國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等省,還有一些向西流的河流被稱為"倒流河"的。

灧澦回瀾

在白帝城下瞿塘峽口,有一龐然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這就是古來船工望而生畏的灧澦堆。船工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

灧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灧澦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灧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

灧澦大如袱,瞿塘不可觸。

灧澦大如龜,瞿塘不可窺。

灧澦大如鱉,瞿塘行舟絕。

這首《灧澦歌》,不僅形象地說明了灧澦堆在長江不同水位時的形態,而且成為古代船家舟子的航行守則。

灧澦堆,俗稱燕窩石,古代又名猶豫石。北宋《太平寰宇記》上說:「灧澦堆又名猶豫,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也。」秋冬水枯,它顯露江心,長約30米,寬約20米,高約40米,好似一頭巨獸橫截江流。此時,下水船可順勢而過;上水船則因水位太低,極易觸礁。故有「灧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之說。夏季洪水暴發,一江怒水直奔灧澦堆,狂瀾騰空而起,渦流千轉百回,形成「灧澦回瀾」的奇觀。這時的灧澦堆已大部浸入水下,行船下水,如箭離弦,分厘之差,就會船沉人亡,故必切切記住:「灧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當灧澦堆露出水面部分如牛、袱、龜、鱉一般大小時,那就更需十分警惕了。古代船民為消災避禍,有投牛祭江的風俗。杜甫在《灧澦堆》中寫道:「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長。沉牛答雲雨,如馬戒舟航。」「沉牛」就是祭江。現在,由於流水的沖刷,白帝城腳下,已經形成一處河灣,成為天然有避風港,短途船隻就在此停泊。

灧澦堆雖為夔門雄姿更添景色,但在航運上畢竟是一大障礙,因此已於1958年冬炸除,「灧澦回瀾」成了歷史的陳跡。「不知灧澦在船底,但覺瞿塘如鏡平。」北宋詩人范成大的「瞿塘如鏡」,在當時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幻想,現已成為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海洋災害有哪五種你知道么?
中國第二大半島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