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長的足跡:畫面感

成長的足跡:畫面感

談戀愛時,甜蜜美好。熱戀期過後,會發現彼此之間的不同點。當經常苦口婆心的勸說對方,感覺自己像是媽媽而不是女朋友的位置。

喜歡新鮮的事物,願意去嘗試接觸。但對方就不一樣,喜歡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沒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話題。

時間告訴我:兩個人在一起是去發現更多的新鮮事物,而不是每天都聊著相同的話題。我會覺得很沒意思,沒有活力激情四射的感覺。

我喜歡去學習。不僅僅是指讀書,更是學習自己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的東西。明白活到老學到老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希望我以後的生活充滿激情的挑戰感覺,而不是每天都安逸的過著相似的生活聊著萬年不變的生活。

我也在問自己,是真的喜歡和這個人過一輩子嗎?想想這那樣的畫面感,帶孩子,陪老公,還要自己的工作,而且兩人沒什麼共同話題和愛好。有了孩子之後,就是直接捆綁了自己。不管選擇的對與錯,時間會解答。

有時會羨慕那些生活安逸的人,安安靜靜的,不折騰,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拿著穩定的工資,每天都面對的同樣的人和事情。如果是做自己喜歡的,能一直幹下去,不是那種人本能的欲求,而是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且當做著這件事情時,會有源源不斷的快樂感從內心慢慢的溢出。在大學,我想我找到了,那就是健身和閱讀。當我在學校時,我會問自己怎樣過好每一天,今天除了上課還需要幹些什麼事情,做些什麼才會讓我的生活充實起來?

我想了很久,我希望自己在大學裡培養自己與人交流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很多新鮮好玩的事情。比如學會用新的軟體,高效的閱讀的方式,更加科學的健身方法,能接觸到更多的人,與不同的人聊天。當然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圈子小的話,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增加自己的見識。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未知和已知的事物,要保持一顆好奇心,來激發我們內心熱情。

怎樣閱讀一本書

具體的操作是找問題背誦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個閱讀方法叫做:問題閱讀法。分為三個步驟:閱讀前,閱讀時,閱讀後。第一步:閱讀前。在閱讀一本書時,找關於這本書的20個相關問題並且背誦下來。可以到百度或知乎上搜索。第二步:閱讀時。帶著這些問題閱讀,找到答案時就寫下來,寫的答案可以是你對這個問題的原文出處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理解(最好這個理解與自己的經歷有關,這樣可以更好的記憶理解這個問題)。第三步:閱讀後。解決這二十個問題,並寫成文章。這二十篇文章可以合併成為一篇,就是這本書的精華。當你和別人談論這本書時,講的都是精華部分,別人聽了會很過癮,而且你也慢慢加深對這本書的理解,別人也可以補充他的想法和觀點。我們這樣下來,就完成輸入和輸出的過程,自己閱讀就是輸入,講給別人聽就是輸出,有這樣一個輸入輸出的過程,我們就可以更加把握對這本書的理解。俗話說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閱讀和遺忘的。

我們會問,讀了那麼多的書,我還是會遺忘,那書不就是白讀了。我們會疑惑不解焦慮不安,其實答案就在我們的心裡。

讀過書,愛過的人,見過的美景,哭過的往事,吃過的美食:一切好的壞的,傷心的愉快的,都存留在心裡。我們不必擔心遺忘,那是人本能就會有的。讀書的意義在於體驗別人的人生世界,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轟轟烈烈像電影那般戲劇化的生活,這必然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遺憾,所幸閱讀可以彌補這一缺憾。所以,放心去閱讀吧!能記下來的,定是能打動我們內心的。

祝大家新年快樂!找到自己所愛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彳亍在人海的你我
不如驅車遠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