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半路夭折的顯卡們——聊聊那些年我們聽說過卻沒見過的顯卡

半路夭折的顯卡們——聊聊那些年我們聽說過卻沒見過的顯卡

Hello大家過年好,今天初八了,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我們的科技年輪也要繼續更新啦~本周五呢,小天哥就來跟大家聊聊顯卡歷史上的「短命卡」——那些未曾被發布,或者發布後並未進行量產的顯卡們。

▌HD2900XTX

高頻高位寬GDDR4策略的犧牲品

我們第一塊要聊到的,就是ATI的HD2900XTX。2007年5月,HD2900XT發布,卻打出了$399的價格——這明顯不是對位高高在上的8800Ultra($829),甚至比8800GTX($499)還低、僅僅與8800GTS打對位。問題在於,8800GTS可是老黃一刀下去閹割出來的產物,而HD2900XT已經代表了ATI R600核心的完整規格,這讓當時的玩家們為ATI捏了一把冷汗:HD2900XTX,能肩負起挑戰8800GTX/Ultra的重任嗎?

然而,玩家們左等右等,沒有等來HD2900XTX,卻等來了HD2900XT 1GB GDDR4版——沒錯,真正的HD2900XTX,生產到ES版時,被永遠留在了工廠里。(也有說有部分產品流入評測媒體手裡的、也有說北京奧運會投影用的電腦用了這張顯卡的,但都無從證實就是了)

由於R600的核心頻率在超過750MHz後功耗上升堪稱恐怖,所以800MHz的XTX被官方放棄。特別是512bit的顯存控制器,複雜的布線對於這顆核心無疑是雪上加霜。再加之GDDR4顯存延遲高、功耗大等缺點,HD2900XTX最終僅僅泄露出寥寥數十張工程版樣卡。而HD2900XT 1GD4卻陰差陽錯,挑起了「首塊1G顯存顯卡」這個本該屬於HD2900XTX的稱號。曾經被寄予厚望的一代卡皇,如今只剩傳說。

▌影馳GTX470+GT240

給你們看看就好

在講這張卡之前,我們要先說一下這張卡出現的「動機」。大家大多以為,這張顯卡就是影馳做出來,為了顯示自己的研發實力——「看,我們能做這種卡,牛逼不?」然而,這張卡的出現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懟」另一張卡——EVGA GTX275 CO-OP。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張「奇怪」的GTX275:

這是一張由EVGA在GTX200時代打造的,由右邊的GTX275與左邊的GTS250共同組成——目的很簡單,讓GTS250充當PhysX的計算卡,用於給GTX275作物理加速,從而使得GTX275可以全身心投入3D遊戲的模型渲染中,給玩家提供更好的遊戲體驗。可惜由於採用了雙芯策略,使得GTX275的頻率和GTS250的規格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閹割」。

影馳看的心痒痒,於是在GTX400時代,就也仿照EVGA搞出了一個GTX470+GT240:

這回影馳學聰明了,由於PhysX並不需要太強力的核心,因此我用GT240,比你GTS250還省電;這就使得我的GTX470可以滿血,甚至超公版頻率運行。然而,這張顯卡就像一開頭所說的,它的主要使命還是為了「炫技」,因此影馳也就僅僅讓其出現在ComputeX的展台上,並未真正量產。

▌R9 285X

被老黃打的找不著北

2014年下半年,由於AMD把精力都放在了Fiji核心及與之相配的HBM顯存上,無暇應對NVIDIA即將發布的GTX980 / 970,僅僅推出閹割後的Tonga PRO核心——R9 285來匆忙應戰。然而,就在玩家們熱切期盼完整版Tonga XT核心的R9 285X時,AMD卻宣判了它的死刑。384bit顯存控制器帶來的高功耗、高成本,使得R9 285X面對GTX970毫無還手之力,因此便像當年的HD2900XTX一樣,被永遠的以ES版工程樣品留在了工廠里。

從GPU-Z圖中可以看出,R9 285X擁有完整的2048SP以及384bit顯存控制器,與HD7970如出一轍。雖然在兩年以後的2016年,它以神秘的「復活卡」身份從工廠中流出,出現在了小天哥的手上,但也僅是寥寥數十片。而此時市場上RX470 / 480正混的風生水起,R9 285X這張HD7970的正統繼承者只能黯然離場。

影馳雙芯GTX460 HOF / 雙芯GTX470 Dual

時間回退到2010年,又是影馳這個「不甘寂寞」的公司。GTX480上市,性能雖然強大,功耗卻也堪比核彈——這導致雙芯的GTX480直接流產,根本做不出來:太熱了。影馳就開始想歪(xuan)門(ji)道了,GTX480雙芯不行,我用GTX470呢?於是,雙芯GTX470 Dual就這麼出現了——

然而,GF100核心過高的功耗,連影馳都掉以輕心了——這張卡雖然在2010年的ComputeX上展出,玩家們卻遲遲等不來它量產的消息。沒錯,它與雙芯GTX480一樣,被散熱這個問題徹底打敗。影馳甚至嘗試了三槽三風扇散熱,都無法壓制住兩顆GF100核心的巨大發熱量——就這樣,影馳的GTX470 Dual只留在了PCB打板階段,我們最終也沒能見到它穿上散熱器的樣子。

(話說回來,不知當年的影馳看到R9 295X這種「風冷不行水冷來湊」的公版卡時,心裡會是什麼樣的滋味……)

雖然GTX470 Dual流產了,但緊接著老黃的GTX460發布了。影馳又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就在半年後的2011年,說來也是巧合,影馳選擇與EVGA在同一天「搞個大新聞」——2011年3月11日上午,影馳曝光了它的雙芯GTX460 HOF,下午EVGA就發布了EVGA GTX460 2Win……可以說是繼GTX275 CO-OP之後的又一次「針鋒相對了」。

可以看到,由於GF104核心不那麼「方方正正」,影馳選擇將其豎起,以縮短整張卡的長度;但是隨之而來的,便是越肩式PCB的設計——長度不夠,高度來湊嘛!在GTX480 / 470功耗太大,無法做成雙芯之時,EVGA與影馳的雙芯GTX460可謂是幫NVIDIA守住了最後的一道防線。然而由於EVGA與NVIDIA有著種種PY交易,加之影馳慢了EVGA一步,別人卡都發布了它還處在曝光階段,導致影馳這張顯卡又成為了炫技的作品——只是曝光,而非量產。

▌華碩EAH3850 Trinity

只滿足雙芯?算什麼男人!

讓我們把時間再往回撥兩年。2008年,9800GX2和HD3870X2的戰爭正如火如荼,華碩卻已經不滿足於雙芯卡,開始向著「N芯卡」的腦洞進發(在此暫不表Voodoo系列)。然而,全球板卡第一大廠畢竟不是蓋的,2008年5月,華碩就推出了第一塊「三芯顯卡」——EAH3850 Trinity。

把這款手工打造的全球獨一顯卡稱為「HD3850X3」並不為過,從該卡的外觀我們已經能夠看出它非同尋常,並不是傳統的將GPU焊接在PCB上,而是通過三個筆記本的MXM顯卡模塊連接了三顆RV670核心。其中一側安放了兩顆,另一側只有一顆。並且,所使用的核心也是移動版的RV670核心——由於低電壓的功勞其相對桌面版功耗控制更佳,可是頻率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移動版GPU的默認頻率比較保守,該卡核心默認668MHz,與公版HD3850核心頻率一樣,大幅低於HD3870X2。

每個MXM模塊都連接了兩條熱管,然後最終接駁在Thermaltake 5.25寸水冷模塊上,僅PCB的長度就相當於全尺寸ATX主板。再加上水箱、冷排、風扇等一套複雜的散熱模塊,可想而知這塊顯卡必然沒有可能進行量產一說。甚至華碩都沒有專門為其開發優化的驅動,送測媒體時都直接使用催化劑打開三卡CrossfireX就算完事。相比因散熱問題而擱淺的影馳GTX470 Dual,華碩這張前輩可謂是造化鍾神秀了。

好了,本期的科技年輪就到這裡了,小夥伴們如果還知道其他半路夭折的顯卡,歡迎在下方留言呦~下一期的科技年輪我們來聊聊歷史上那些真正的「神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灣 的精彩文章:

科技年輪|浪子回頭金不換——聊聊AMD GCN顯卡架構史(上)
八代新U現身資料庫,10nm正在路上

TAG:極客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