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月初五詩詞選六首並配圖兩幅

正月初五詩詞選六首並配圖兩幅

游斜川並序(魏晉·陶潛)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開歲倏五日,

吾生行歸休。

念之動中懷,

及辰為茲游。

氣和天惟澄,

班坐依遠流。

弱湍馳文魴,

閑谷矯鳴鷗。

迥澤散游目,

緬然睇曾丘。

雖微九重秀,

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

引滿更獻酬。

未知從今去,

當復如此不?

中觴縱遙情,

忘彼千載憂。

且極今朝樂,

明日非所求。

陶淵明的這首詩,把普通一天,變成了節日。每逢此日,歷代文人雅集歌詠,追隨不絕。甚至這一天因故不能出門的,也要專門寫詩說明下。比如劉克莊《春日六言其六》:「病不禁茅柴酒,寒添著木綿裘。寄語斜川魚鳥,先生改日來游。(詩人自註:五日)」「斜川」,也和「曲水」一起,雙峰並峙,成為流播人口的詩意名詞。《圍城》里的名父之子,同光傳人,死活看不上蘇東坡那位,就叫董斜川。一脈斯文,綿延千載,這就是傳承。

不過歷代斜川詩里,比較有味道的,我覺得仍當推蘇軾那首《江城子》。前有小序:「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後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

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

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

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日境,

吾老矣,寄余齡。

詞作於元豐年間,大蘇因烏台詩案,正貶居黃州。當時作者自負寫道:「走遍人間」,其實這才到哪兒呢?半生飄蕩,不過剛剛開始。十七年後的元符二年(1099),也就是去世前二年,他還寫過一首《和陶游斜川》,小序說:「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遊作。」此時,他已經穿過大半個中國,在大海之南的儋州,生活了近兩年。衣食艱窘,北歸無望,只與兒子蘇過相依為命。唯有達觀,方可解救人生。

謫居澹無事,

何異老且休。

雖過靖節年,

未失斜川游。

春江淥未波,

人卧船自流。

我本無所適,

泛泛隨鳴鷗。

中流遇洑洄,

舍舟步層丘。

有口可與飲,

何必逢我儔。

過子詩似翁,

我唱而輒酬。

未知陶彭澤,

頗有此樂不?

問點爾何如,

不與聖同憂。

問翁何所笑,

不為由與求。

最後幾句用孔門「侍坐」典。人生不得意,散發弄扁舟。人生若得意,長做斜川游。豈必良朋與金樽,忘筌忘言即休休。

正月五日出遊(宋·陸遊)

久作閑人不慣愁,

新春天氣更清柔。

未為遼海千年別,

且繼斜川五日游。

細柳拂頭穿野徑,

落梅黏袖上漁舟。

此身定去神仙近,

倚遍江南賣酒樓。

此詩作於嘉泰二年(1202),其時陸遊七十八歲,退居山陰。送給紹興的朋友。

倚遍江南賣酒樓,羨煞。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江南。

南宋楊萬里《庚子正月五日曉過大皋渡二首其一》

霧外江山看不真,

只憑雞犬認前村。

渡船滿板霜如雪,

印我青鞋第一痕。

庚子,即淳熙七年(1180),楊萬里當時五十四歲。淳熙六年(1179),楊萬里被任命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第二年正月離開家鄉吉水赴任廣東。這首詩就寫於赴任途中。

極喜此詩最後兩句。

配圖:梁楷《雪景山水頁》

潑墨聖手梁楷,潑墨人物畫獨步古今,代表作《潑墨仙人圖》、《李白行吟圖》

楊萬里另一首也是正月初五所作

秀州嘉興館拜賜春幡勝

中使傳宣下紫宸,

鏃頭濃染御香雲。

綵幡耐夏宜春字,

寶勝連環曲水紋。

痴似土牛鞭不動

老登金馬愧無聞。

強簪華髮知難稱,

只有新詩頌萬分。

舊時立春,皇帝有賞賜臣下春幡春勝的習俗。楊萬里這首詩就記錄了自己庚戌歲立春時接受賞賜的情形。春幡、春勝,原是兩物。春幡造型如信幡,幅面為縱向的旗幟,旗上著字。春勝則是由四齣花演變而來的菱形花樣。勝若用作懸墜,則上有提系、下有瓔珞流蘇之類,和幡的樣子差不多,也可稱為「幡勝」。

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紫宸:指皇宮,宮廷。鏃頭:詩人自注「幡勝用鏃頭紙貼」。土牛:古代立春,有鞭打土牛的習俗,象徵春耕開始。金馬:漢代國家藏書之所,楊萬里時任秘書監,管理國家藏書,故稱。

配圖:十竹齋箋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年輪 的精彩文章:

豪放派大家辛棄疾的二十首好詞,少年不懂稼軒愁,讀懂已非再少年
美人在骨不在皮,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TAG:歷史的年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