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一生都在修什麼?

我們一生都在修什麼?

本期導讀:如果我們皈依心沒有真正生起來,沒有持續下去,三寶對我們是很遠的,乃至於內心當中就沒有三寶的形象,沒有真正三寶的內涵。本期推出「敬修皈依」系列之六《由自誓受及不言余而皈依》,告訴我們對皈依的理論、方法,以及皈依的一些下手處,要學懂、學明白。然後慢慢去實踐,去體會佛法僧的殊勝處,讓我們更加堅定信仰,堅定信心。

我們一生都在修什麼?

佛言祖語:於是二歸依,真實及方便。不善知差別,是則世童真。——《央掘魔羅經》卷二

學誠法師法語:受了皈依以後,應該要怎麼做,天天應該怎麼堅持,乃至盡形壽,一直到我們生命的結束,所以在皈依當中都是有很好的說明。也有好多的大德都說我們一生都是修皈依,我們早晚課都是念三皈依。無論我們是漢傳的、藏傳的、南傳的,都非常注重皈依。所以不能把皈依當成一個很簡單的好像初學的入門,它是非常根本的一個法類。



文章:我們一生都在修什麼?

「此二所有差別之中,師差別者」,就是佛差別。「謂佛圓滿無邊功德,所余大師與此相違。」與此相違,不等於說他們一點功德沒有,就是他還沒有達到圓滿的一個境界。

殊勝贊云:「我舍諸餘師,我歸依世尊。此何故為尊?無過具功德。」又云:「於餘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於依怙。如是非遍智,宗過壞其心;心壞者不見,無過大師尊。」這個指教主的差別。

下面指法的差別,「教差別者,謂佛聖教,由安穩道得安樂果,息生死流,凈諸煩惱,終不欺罔樂解脫者」,是說如果我們好樂解脫的人,追求解脫的人,這個法,是不會來騙我們。

「唯一善妙,清凈罪惡,外道教法與此相違。」如殊勝贊云:「何故由尊教,安樂得安樂,故於說法獅,尊教此眾生。」贊應贊亦云:「謂應趣應遮,清凈及雜染,此是雄尊語,與余言差別。此純顯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語與余言,除此須何殊?此專一妙善,彼唯障礙法,尊語與余言,除此有何別?由彼染極染,由此能清凈,此即依怙語,與余言差別。」僧伽差別由此能知。」

我們一生都在修什麼?

僧伽是我們修行的助伴,這些段落的文字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殊勝。目的也就是讓我們能夠更加堅定信仰,堅定信心,知道「佛法僧」的殊勝處。我們受了皈依,都是因為自己要受的,自己發願要受的。

受了皈依以後,應該怎麼做,天天應該怎麼堅持,乃至盡形壽,一直到我們生命的結束,所以在皈依當中都是有很好的說明。也有好多的大德都說我們一生都是修皈依,我們早晚課都是念三皈依。無論我們是漢傳的、藏傳的、南傳的,都非常注重皈依。所以不能把皈依當成一個很簡單的好像初學的入門,它是非常根本的一個法類。

透過我們這幾天的學習,大家對三寶的恭敬心,對三寶的皈依心,對皈依的理論,對皈依的一些方法,以及對皈依的一些下手處,慢慢多多少少也會有所認識。我們法會完了以後,也可以回去借著這個錄音帶再好好學。

這個學,你不要貪多,一個要學懂、要學明白,要能夠給自己的行為配上套,然後要慢慢去實踐。要一直去實踐,實踐到任運無間,這很重要。你不能任運,人就會造作。你不能無間,就斷斷續續。斷斷續續,你狀態好了之後還可以,你狀態不好就完了。這樣的話,一個法類實踐的有效果,你再修別的法類就比較容易,我們就講到這裡。(5)(完)

——摘自學誠法師2009年10月北京龍泉寺開示《敬修皈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龍泉寺 的精彩文章:

我們到底在執著什麼?
佛法在恭敬中求

TAG:北京龍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