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國為什麼如此受追捧,火到一塌糊塗?

舌尖上的中國為什麼如此受追捧,火到一塌糊塗?

從第一季首播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如同一股狂風,席捲了五湖四海吃貨的味蕾。如今已經到了第三季,開播之前就已讓人期待滿滿,開播後更是令人追捧,頻上熱搜,甚至第一集就讓一把章丘鐵鍋迅速賣斷貨。《舌尖》究竟有何魅力,竟能有如此大的能量波?今天筆者就試著為大家剖析一番。

1、製作團隊功不可沒。但從表面來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會令人反感。鏡頭細膩清晰,色彩明快,尤其是鏡頭角度、鏡頭轉換邏輯以及聲畫配合上都給人舒服甚至震撼的感覺,讓人身臨其境,猶如在親自跟隨美食從選材到成型的整個過程。正是這些藝術上的修飾,使得「舌尖」自從一播出就讓人耳目一新,一幀幀畫面觀來如飲甘露。可見舌尖的製作團隊有著深厚的技術功底和敬業精神,所以說,製作團隊應當是頭功一件。

2、小說通常要比教科書好看。我們學生時代都有這樣的體會,看教科書讓人昏昏欲睡,而看一本小說則能深陷其中,甚至通宵達旦,原因就在於教科書講的是理論,而小說講的是故事,而人們更喜歡看故事。以往的美食紀錄片不免會落入這樣的俗套,要麼是找一個所謂的美食家,尋得一個所謂的老店,品咂之後嘖嘖稱讚,然後用一句外酥里嫩,令人陶醉之類的話打發觀眾;要麼就是找一個技術高超的廚師,一邊教人做菜,一邊煞有介事的介紹食理、藥理、食材搭配、運刀火候等理論知識。《舌尖上的中國》則刻意避免或摒棄了這一點,把美食融入到一個個人物生活和故事當中,介紹美食的同時將故事娓娓道來,令觀眾不覺入境。

3、重要的不是美食,難以割捨的是情懷。對於家園、故鄉、節日等貼近生活場景的感觸,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於傳統所產生的細膩而含蓄的情懷,極易引發共鳴。而無論是結婚嫁娶、久別重逢還是一家團聚,中國人都慣於用食物來表達這些含蓄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國》完美的把美食與這些情懷糅雜在一起,讓人不覺觀美食而動真情,成功撥動了觀眾的小心弦。在喪文化盛行的今天,不少人對生活多多少少有些悲觀情緒,而在「舌尖」的故事當中,又不乏有這樣的主人公,他們來自平凡的市井,憑著自己一雙手來支撐生活。這些正能量的故事,無疑又給不少觀眾打了點雞血。

綜上可見,《舌尖上的中國》不單單是一部美食紀錄片,而是透過美食的窗口來認識中國人,認識中國人的生活。美食本身可能並不是重點,在這部片子中,美食只是人們情感的一種寄託。在第三季當中更換了解說,在預告片出來的時候,當人們聽到的配音不再是李立宏老師的嗓音時,有些網友發出悲觀論調,有人甚至說只有李立宏的聲音才能讓觀眾產生飢餓感。這只是一種先入為主的不習慣而已,實際上當第三季播出之後,觀眾並沒有因為配音的換人而降低節目帶來的享受,或許原因就在於這部紀錄片最珍貴的不在於食物本身亦或是配音,而在於美食背後的東西。

正是這些藝術和情感上的升華,讓《舌尖上的中國》成為了一部讓人追捧的紀錄片,而這對於其他的電視媒體從業者而言,或許有不少可以借鑒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九妹 的精彩文章:

TAG:十九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