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難捨難忘!回蕩在北京城上空的聲音!

難捨難忘!回蕩在北京城上空的聲音!

原標題:難捨難忘!回蕩在北京城上空的聲音!


對於住在西單、府右街、六部口一帶的居民而言,聆聽著西長安街電報大樓的報時鐘聲,怕已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習慣。



每當時針對準整點,電報大樓就會傳來《東方紅》的背景音樂,清晰、洪亮又鏗鏘,無冬歷夏,一年四季循環往複,聲震西長安街。


每天清晨,鐘聲叫醒了尚處睡夢中的居民,提醒他們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


每天中午12點的鐘聲響起,附近中學的學生就該盤算著中午吃什麼了,雖早已飢腸轆轆卻也要再忍上5分鐘,12:05分,上午最後一堂課的鈴聲才會響起......



自1958年國慶節前夕,北京市長途電信局電報大樓落成,直到2017年6月中旬,電報大樓的業務正式關閉,這報時的鐘聲陪伴著北京人走過了一個「甲子」的光陰。


長安街「地標」,電波不斷


做為新中國第一座新式電報大樓,北京電報大樓自投入生產後,即成為中國電報通信的總樞紐,其營業廳曾為亞洲最大的電信業務綜合營業廳。



上個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電報作為重要的通信手段,最高峰時電報大樓一天的收發報量達到10萬餘封。電報是按字數計費的,只有在大喜或大悲時刻,大家才會咬咬牙發報。



1976年夏季發生了「唐山大地震」,大家全靠電報和災區的親人聯繫,電報在傳送帶上不停地傳輸,高達一米的大桶中被電報紙填充的滿滿當當。

電報大樓由此成為了當年北京的地標建築,電報大樓的工作人員,因為收入高、工作體面,在婚戀市場一度成為了搶手貨。



進入90年代,移動網路運營飛速發展,漢顯尋呼機的出現,讓「電報」到達親朋好友身邊,電報不可替代的地位漸行漸遠。



固話、手機,直到今天的4G智能技術,電信日新月異的進步,終於讓電報大樓完成了使命,如今這裡成為了中宣部的對外發布廳。


細論起來,電報大樓所在的西長安街附近,在京城中就地位顯赫,非同一般。


紅牆在側——府右街


位於電報大樓東側的府右街,南臨長安街,東接中南海,紅牆高聳,綠樹成蔭,部委大樓一字排開,彰顯著這條街的不平凡,而在明清時期,府右街還只是一條無名小道。



直到民國初年,袁世凱把「總統府」遷入中南海,由於它正好位於總統府的右側,才得名「府右街」。

將門英烈——張自忠舊居


府右街丙27號這處宅院,是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在京的一處居所。



1937年「七七事變」後,張自忠受命代理北平市市長,但他不願在淪陷後的北平與敵偽周旋,遂棄職南下,離開北京,參加了「台兒庄大戰」,因對日作戰軍功卓著,升任為第33集團軍中將司令。



張自忠將軍


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親率部隊在湖北與日本作戰,身中6彈犧牲,就此成了中國抗戰犧牲在前線的官階最高的將領。壯烈殉國後,毛主席為他題寫了「盡忠報國」的輓詞。



抗戰勝利後,這座宅院重新回到張氏後人手中。為了紀念張將軍,他們在此開辦學校,初名「北平市私立自忠學校」。


後又曾易名為椅子衚衕小學、豐盛學校、光明小學,直到1988年才恢復現名。


廟堂與市井的連接點——中南海郵局


中南海西門附近的府右街乙27號院是一座低矮的暗色仿古四合院,這裡乃是中國最顯赫的郵局——中南海郵局的所在地。



郵局的營業廳里懸掛著各位開國領袖們的標準照,在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座郵局是中南海的內設郵局,不對外開展業務。



當年各地寄給中共中央、政府各部門和領導人的信件、郵包和報紙雜誌都是先發送到這裡,蓋上「中南海」的落地郵戳,才能被投遞到中央和國家機關以及中央領導的家庭郵箱中。



直到1997年,「中南海郵政支局」的招牌終於懸掛出來,開始對社會開放,府右街上這座神秘的郵局向世人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衙門「過道」——六部口


府右街和西長安街交匯的十字路口南側,名為六部口。


在明清兩代,官員去「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衙門辦事,從這個街口斜插過去比較近便,六部口因而得名。



早年間,六部口這一片連帶著西單,生意人很多,所以百貨店、糧店、票號異常多。有同盛食品店、沙利文甜品店、銀星照相館、天源醬園等。



最著名的就數陳記六合棚鋪,他家經營喜棚、商棚、靈棚、祭棚、經棚、客棚等,曾承辦慈禧太后六十歲、七十歲兩次萬壽大典的席棚;光緒帝、慈禧太后奉安大典的蘼棚;袁世凱喪葬蘼棚;溥儀大婚的喜棚等。簡直是宮廷御用!



沈宅憶夏衍


大六部口街的14號院門,高台階,廣亮門,院里曾住著一位文學大家——夏衍先生。


夏衍,中國著名文學、 電影、 戲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 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作家夏衍


夏衍的著述頗豐,代表作品有話劇劇本:《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創作改編的電影劇本:《狂流》、《春蠶》、《祝福》、《林家鋪子》等。


崇德學堂匯名人


在六部口南側西絨線衚衕的東口路北,是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74年由英國中華聖公會創辦的崇德學堂,後幾經變遷,1911年10月,崇德中學在現址正式開學。



它是北京最早的完全中學,以優異的教學質量和嚴謹的校風聞名,培養了許多蜚聲中外的傑出科學家、藝術家。



梁思成 楊振寧




鄧稼先 孫道臨




黃宗江 叢珊



張光北

杏林傳奇——關幼波診所


西舊帘子衚衕69號院,曾是前三門一帶的名醫、關幼波先生的「國醫館」所在地。關幼波,中醫學家,在中醫內科、婦科、兒科以及外科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多年從事肝病的臨床及理論研究,比較全面地總結了中醫治療肝病的臨床經驗。



在這所四合院里,關老以辨證施診的精湛醫術治癒了多少疑難雜症,挽救了多少患者的寶貴生命。只是如今,西舊帘子衚衕已經在市政建設的塵煙中一去不返。


領導會餐——四川飯店


西絨線51號曾是康熙皇帝第24子、誠親王胤祕的曾孫,貝子綿勛的府邸。這是北京現存較完整的一座貝子級府第,院內朱門碧戶,曲徑迴廊,靜謐幽雅。



建國後,監察部一度在此辦公。1959年經朱德、陳毅等提議,周總理批准並親自命名,在這裡開設了四川風味的飯莊「四川飯店」,成為了北京第一家由王府改建的庭院式飯莊。



在以後的30多年裡,一直是北京最高檔次的飯莊之一。當時的許多國家領導人都在這裡宴請過外賓,許多文化界名人也常在這裡聚會。

到了上世紀末,四川飯店與香港中國會合作,將這座古香古色的宅邸又換名號———「北京中國會」,成為京城裡最高級的私人會所之一,出入的都是商界、金融界的精英。如今,中國會貌似也離開這裡了。



北京音樂廳


六部口這塊兒的地標建築除了電報大樓,要數北京音樂廳了。解放前,這裡曾是民國政府開辦的中央電影院,到了建國後,改建為北京音樂廳。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裡都是北京人欣賞西洋交響樂、高雅藝術的場所,尤其是新年音樂會。直到東邊不遠處的國家大劇院落成,這裡才稍顯落寞。



首都電影院


六部口的西安福20號院正好對著首都電影院的後門,而影院的正門臨著長安街,對著電報大樓。1964年這裡上演大型歌舞史詩《東方紅》的時候,還給安福衚衕的不少居民送過票呢。



小北對首都電影院的印象更多的是在90年代,設立「希都廳」、「望都廳」等新式放映廳後才有的。《泰坦尼克號》、《獅子王》,這些大片,小北可跟首都里沒少看呦。


如今,首都電影院已搬遷至西單大悅城,原址建起的是中央組織部。而這一帶的很多風物都如此這般捲入了歷史長河中,只是這些記憶的點滴,就如電報大樓上的整點鐘聲,在人的腦海中,耳畔處,不絕如縷,歷久彌新。



電報大樓附近美食


西單翅酷



推薦:微辣雞翅及原味雞翅、土豆沙拉、 單面辣、 烤培根


人均:56元


地址:西單圖書大廈東側鐘聲衚衕15號(民航大廈旁)


立春小館



推薦:春餅、招牌炒合菜、賽螃蟹、 招牌鍋貼、 炸灌腸、醬爆鴨片、 酸辣湯 、 自製醬肘花


人均:50元


地址:北新華街62號(近六部口音樂廳)


六部口附近房價



六部口小區


當前均價:134486元/平方米。


文/壹月陸日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大北京 的精彩文章:

有人已經上當!準備買年貨的注意,這些東西不能隨便買!

TAG:最愛大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