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第七計:「無中生有」

第七計:「無中生有」

原標題:第七計:「無中生有」


原 典


「無中生有」出自於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揭示了萬物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尉繚子·戰權》中說:「有者無之,無者有之,安所信之?」意思是有力量裝作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卻裝作有力量,敵人怎麼能摸清我們的真實情況。此計的精髓是以「無」的假象迷惑敵人,乘敵人對「無」習以為常之際,化無為有,以虛為實,乘其不備,打擊敵人。

古代戰例


安史之亂期間(公元755年~763年),許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祿山、史思明。唐將張巡忠於唐室,不肯投敵。他率領部隊堅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縣)。安祿山派降將令狐潮率四萬人馬圍攻雍丘城。敵眾我寡,張巡雖取得幾次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奈城中箭支越來越少,趕造不及。沒有箭支,就很難抵擋敵軍攻城。張巡效仿三國時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急命搜集秸草,紮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命部隊萬箭齊發。張巡輕而易舉獲箭數十萬支。天明後,令狐潮知已中計,氣急敗壞。第二天夜晚,張巡又吊下草人。敵眾見狀,哈哈大笑。張巡見敵人已被麻痹,便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敵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護下,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營中大亂。張巡乘此機會率大部隊衝出城垣,令狐潮大敗而逃,只得退守陳留(今開封東南)。


戰例分析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方可擾亂敵人。張巡大敗令狐潮的戰例中,張巡靈活運用了「無中生有」,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使敵方判斷失誤,行動失利。實際上,一開始張巡所處的局勢並不利,張巡用計獲得寶貴作戰資源。而後,在發現草人已經麻痹敵人的情況下,又靈活改變戰術,出其不意地進攻令狐潮兵營,大獲全勝。


把握「有」「無」變換的時節是計謀奏效的關鍵。張巡運用此計具體可分為三步。第一步,示敵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藉此獲得箭支;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麻痹敵人;第三步,我方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我方派出兵力突襲敵營。敵方思想在「有」「無」變化中被擾亂,主動權已被我方掌握。同時,在突襲敵營成功後,張巡還及時率大部隊出擊,擴大鞏固戰果,徹底擊潰敵軍。


現代戰例


一千兩百多年後的貝卡谷地空戰雖然與張巡大敗令狐潮時間相隔甚久,但獲勝一方也採取了真真假假、虛實變換的作戰思路,體現了「無中生有」這一計謀的精髓。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發起「加利利和平行動」,悍然入侵黎巴嫩。而貝卡谷地的敘軍防空陣地對以色列空軍威脅很大,以軍欲除之而後快。1982年6月9日,發現來襲以色列軍機的貝卡谷地敘利亞防空陣地拉響了緊急戰鬥警報。敘軍指揮官下令雷達開機,發射導彈擊毀來襲以色列飛機。然而,敘軍打下來的實際上是以色列用來當誘餌的無人機,目的是引誘敘利亞雷達開機並發射導彈,獲取其防空導彈制導雷達的信號。無人機獲取雷達信號後,經E-2C預警機傳輸給以軍的F-4戰鬥機,F-4戰鬥機發射反輻射導彈摧毀了敘軍防空導彈制導雷達,其導彈因此無法發射。敘利亞人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才建立起來的19個防空導彈連、228枚導彈,6分鐘之內就在以軍的空襲中化為烏有。

戰例分析


創新戰術,「無中生有」欺騙對手,爭取主動權。此戰,以軍沒有採用以往派戰機冒著防空火力強行發起攻擊的做法,而是將空襲機群隱蔽在無人機機群後方,使敘軍將無人機機群誤認為是以軍空襲機群,不僅獲取其雷達信號,還保證了後續空襲飛機的安全。此外,從獲取雷達信號,到摧毀敘軍雷達,再到空襲防空陣地,各個環節、各個攻擊波次緊密銜接,有一處出現問題,即全盤皆輸。而以軍的嚴格訓練和人員素質也為行動的成功提供了保證。


古今「無中生有」計謀的成功應用,都抓住了兩個關鍵:一是抓住敵方指揮員過於謹慎的特點,使「無中生有」計謀奏效;二是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找到了!這可能是65式軍裝的第一批彩色照片
兵哥哥神技能丨網友:你還有啥不會?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